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三釋言第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畫,形也。(畫者為形象。o畫音[b118]。)[疏]“畫,形也”o釋曰:郭雲:“畫者為形象。”《考工記》雲:“畫繢之事,......土以黃,其象方,天時變,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龍,鳥獸蛇。”是畫者為形象也。

賑,富也。(謂隱賑富有。o賑,之忍反。)[疏]“賑,富也”o釋曰:皆豐財也。郭雲:“謂隱賑富有。”局,分也。(謂分部。o分,部問切。)[疏]“局,分也”o釋曰:成十六年《左傳》雲:“離局,也。”杜注云:“遠其部曲為離局。”忄齊,怒也。(《詩》曰:“天之方忄齊。”音薺。)[疏]“忄齊,怒也”o釋曰:舍人曰:“忄齊,怒聲也。”郭雲“《詩》曰:天之方忄齊”者,《大雅·版》篇文也。

亻悉,聲也。(謂聲音。o亻悉音屑。)[疏]“亻悉,聲也”o釋曰:郭雲:“謂聲音。”言聲音亻悉亻悉然也。

葵,揆也。(《詩》曰:“天子葵之。”)揆,度也。(商度。o度,徒各切。)[疏]“葵,揆也。揆,度也”o釋曰:轉相解也。皆謂商度法。

“《詩》曰:天子葵之”者,《小雅·采菽》文也。《風·定之方中》雲:“揆之以。”逮,及也。

[疏]“逮,及也”o釋曰:亦謂相及也。《大雅·桑柔》雲:“{艹並}雲不逮。”,飢也。(然飢意)[疏]“,飢也”o釋曰:李巡雲:“,宿不食之飢也。”郭雲:“然飢意。”《周南·汝》雲:“如調飢。”傳雲:“,飢意也。”鄭箋釋雲:“,思也。”然則之為訓本為思耳。但飢之思食,意又然,故又以為飢。是飢之意,非飢之狀。故郭及傳皆言“飢意”鄭箋以為思,義相接成也。

,重也。(謂厚重,見《左傳》。o,之忍切。)[疏]“,重也”o釋曰:“謂厚重,見《左傳》”者,隱三年衞大夫石昔曰:“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者,鮮矣。”杜注云:“如此者少也。降其身則必恨,恨則思亂,不能自安自重。”是也。

獵,也。(凌獵暴。)[疏]“獵,也”o釋曰:亻謂從禽也必暴害於物,故云。郭雲:“凌獵暴。”土,田也。(別二名。)[疏]“土,田也”o釋曰:別地之二名也。《白虎通》雲:“中央者土,土主吐舍萬物,上之為言吐也。”《釋名》雲:“土,乙耕者曰田。田者填也,五稼填滿其中也。”戍,遏也。(戍守所以止寇賊。)[疏]“戍,遏也”o釋曰:遏,止也。郭雲:“戍守所以止寇賊。”《秋》:公子買戍衞。

師,人也。(謂人眾。)[疏]“師,人也”o釋曰:師,眾也。《周禮·大司馬》:“二千五百人為師。”故郭雲:“謂人眾。”吉,鞏也。(吉然堅固。o告,苦角切。)[疏]“吉,鞏也”o釋曰:謂牢固。《易·文言》雲:“確乎其不可拔。”又《革卦·初九》雲:“鞏用黃牛之革。”若如此説,吉(苦學力)當從告。《説文》別有吉,苦八切,石堅也。字雖小異,其義則同。

棄,忘也。

[疏]“棄,忘也”o釋曰:心遺忘。《小雅·穀風》雲:“棄我如遺。”囂,閒也。(囂然,閒暇貌。o囂,丘力切。)謀,心也。(謀慮以心。)獻,聖也。(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疏]“囂閒”至“聖也”o釋曰:郭雲:“《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諡法》者,周書篇名也。

裏,邑也。(謂邑居。)[疏]“裏,邑也”o釋曰:謂邑居也。《論語》雲:“里仁為美。”《王制》雲:“凡居民,量地以制邑。”襄,除也。(《詩》曰:“不可襄。”)[疏]“襄,除也”o釋曰:謂除去也。注“《詩》曰:不可襄”者,《風·牆有茨》文也。

振,古也。(《詩》曰:“振古如茲。”猶雲久若此。)[疏]“振,古也”o釋曰:言久故也。注“《詩》曰:振古如茲,猶言久若此”者,案《周頌·載芟》雲:“匪今斯今,振古如茲。”傳雲:“振,自也。”鄭箋雲:“振亦古也。言德行禮,莫不獲報,乃古古而如此,所由來者久,非今時。”是也。

{封心},怨也。(o{封心}音隊。)[疏]“{封心},怨也”o釋曰:謂怨振。《左傳》曰:“以死誰{封心}。”縭,介也。(縭者,系。介猶閡。o縭音離。)[疏]“縭,介也”o釋曰:郭雲“縭者,系。介猶閡”以釋水雲:“縭,也。”系著則介閡也。

號,訁也。(今江東皆言訁。o號音毫。訁,火胡切。)[疏]“號,訁也”o釋曰:謂叫訁也。《小雅·賓之初筵》雲:“載號載呶。”郭雲:“今江東皆言訁。”兇,咎也。

[疏]“兇,咎也”o釋曰:謂咎惡也。通見《詩》、《書》。

苞,稹也。(今人呼物叢糹致者為稹。)[疏]“苞,稹也”o釋曰:郭雲:“今人呼物叢糹致者為稹。”孫炎曰:“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稹。”《唐風·鴇羽》雲:“集於苞栩。”傳雲:“苞,稹。”鄭箋雲:“稹者,相迫迮困糹致。”亦謂叢生也。

<辶吾>,寤也。(相於寤。o<辶吾>音寤。)[疏]“<辶吾>,寤也”o釋曰:<辶吾>謂相干也。寐而覺之曰寤。郭雲:“相干寤。”<定頁>,題也。(題,額也。《詩》曰:“麟之定。”o<定頁>,了佞切。)[疏]“<定頁>,題也”o釋曰:皆謂額也。注“《詩》曰:麟之定”者,《周南·麟之趾》文也。

猷、肯,可也。(《詩》曰:“猷來無棄。”肯,今通言。)[疏]“猷、肯,可也”o釋曰:皆肯可也。注“《詩》曰:猷來無棄”者,《魏風·陟岵》文也。

“肯,今通言”者,《邶風·終風》雲:“惠然肯來。”是也。

務,侮也。(《詩》曰:“外禦其侮。”)[疏]“務,侮也”o釋曰:謂輕侮也。注“《詩》曰:外禦其侮”《小雅·棠棣》文也。

貽,遺也。(相歸遺。o遺,唯季切。)[疏]“貽,遺也”o釋曰:謂相歸遺。《詩》雲:“貽我握椒。”貿,買也。(廣二名。)[疏]“貿,買也”o釋曰:貿,市也。又為買。郭雲:“廣二名。”《詩》雲:“抱布貿絲。”賄,財也。

[疏]“賄,財也”o釋曰:財總名賄。《周禮·冢宰職》雲:“商賈通貨賄。”鄭注云:“布曰賄。”甲,狎也。(謂習狎。)[疏]“甲,狎也”o釋曰:謂狎習也。《衞風·芄蘭》雲:“能不我甲。”《左傳》曰:“水濡,民狎而玩之。”,騅也。,也。(《詩》曰:“毳衣如。”草如騅,在青白之間。o,他敢切。,五患切。)[疏]“,騅也。,也”o釋曰:廣異言也。注“《詩》曰:毳衣如”者,《王風·大車》文也。傳雲:“,騅也,蘆之初生者也。”鄭箋雲:“,也。”以傳解,未辨草名,故定之也。郭雲“草如騅,在青白之間”者,以《釋畜》雲“蒼白雜騅”故也。

粲,餐也。(今河北人呼食為餐。o餐音孫。)[疏]“粲,餐也”o釋曰:謂餐食也。郭雲:“今河北人呼食為粲。”《鄭風·緇衣》雲:“還予授子之粲兮。”鄭箋雲:“自館還,在采地之都,我則設餐以授之,愛之,飲食之。”渝,變也。(謂變易。)[疏]“渝,變也”o釋曰:謂變易也。詩曰:“赦命不渝。”宜,餚也。(《詩》曰:“與子宜之。”)[疏]“宜,餚也”o釋曰:謂餚饌也。李巡曰:“飲酒之餚也。”注“《詩》曰:與子宜之”者,《鄭風·女曰雞鳴》文也。

夷,悦也。(《詩》曰:“我心則夷。”)[疏]“夷,悦也”o釋曰:謂喜悦也。注“《詩》曰:我心則夷”者,《召南·草蟲》文。

顛,頂也。(頭上。)[疏]“顛,頂也”o釋曰:謂頭上也。《詩》曰:“有馬白顛。”耋,老也。(八十為耋。o耋音迭。)[疏]“耋,老也”o釋曰:耋,鐵也。孫炎曰:“老人面如鐵。”郭雲:“八十為耋。”《詩·秦風·車鄰》雲:“逝者其耋。”傳雲:“八十曰耋。”《易·離卦》雲:“大耋之嗟。”鄭注云:“年逾七十。”僖九年《左傳》曰:“伯舅耋老。”服虔雲:“七十曰耋。”此及《詩傳》言八十曰耋者,耋有七十、八十,無正文也。《詩》以仕者七十致事。仕者慮已之耋,得早致事,故以為八十。此用《詩傳》為説,故與之同。

,輕也。(《詩》曰:“德如。”o,酋。)[疏]“,輕也”o釋曰:謂輕微也。注“《詩》曰:德如”者,《大雅·民》文。

亻戔,淺也。(《詩》曰:“小戎亻戔。”o亻戔音踐。)[疏]“亻戔,淺也”o釋曰:謂淺近。注“《詩》曰:小戎淺收”者,《秦風·小戎》文也。

,絞也。(糹鬥絞繩索。o音陶。)[疏]“,絞也”o釋曰:謂糹鬥繩索也。李巡曰:“,繩之絞也。”《豳·七月》雲:“宵爾索。”訛,化也。(《詩》曰:“四國是訛。”)[疏]“訛,化也”o釋曰:匡正之化也。注“《詩》曰:四國是訛”者,《豳風·破斧》文。

跋,躐也。(《詩》曰:“狼跋其胡。”),合也。(《詩》曰:“載其尾。”o躐音獵。音致。合,其葉切。)[疏]“跋,躐也。,合也”o釋曰:李巡曰:“跋前行曰躐合,頓曰。”注“《詩》雲:狼跋其胡,載其尾”者,《豳風·狼跋》文也。《説文》雲:“跋、真,丁千切;合,躓,竹二切。躓即也。然則跋與皆是顛倒之類。以跋為躐者,謂跋其胡而倒躓耳。傳雲:“老狼有胡”謂領下垂胡:“進則躐其胡”謂躐胡而前倒也;“退則合其尾”謂頓而倒於尾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