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太史公曰:匈奴絕和親,攻當路;閩越擅伐,東甌請降。二夷侵,當盛漢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於祖考矣。何者?自《詩》、《書》稱三代“戎狄是膺,荊荼是徵”齊桓越燕伐山戎,武靈王以區區趙服單于,秦繆用百里霸西戎,吳楚之君以諸侯役百越。況乃以中國一統,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捲四海,內輯億萬之眾,豈以晏然不為連境征伐哉!自是後,遂出師北討強胡,南誅勁越,將卒以次封矣。
(表略)孝武之代,天下多虞。南討甌越,北擊單于。長平鞠旅,冠軍前驅。術陽銜璧,臨蔡破禺。博陸上宰,平津巨儒。金章且佩,紫綬行紆。昭帝已後,勳寵不殊。惜哉絕筆,褚氏補諸。
譯文太史公説:匈奴斷絕和親,攻擊我正當要道的邊,閩越憑藉武力,擅自攻伐東甌,致使東甌請求內遷,受我保護。這兩支外夷一起侵擾邊境,正在我大漢最昌盛的時候,由此可以推知功臣受封之多,當與高祖開國時相等。為什麼會這樣呢?自從《詩經》、《書經》記稱夏、商、週三代“抵禦抗擊北方的戎狄,討伐懲罰南方的荊舒”以來,齊桓公曾越過燕國攻打山戎,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使匈奴的單于降服,秦穆公依靠百里奚稱霸西戎,吳、楚兩國的國君以諸侯的身份而能役使百越。何況以實現了大一統的中國,聖明的天子在位,兼有文武之才,志在平定四方,使國內億萬民眾都和睦相處,安居樂業,怎麼會面對外夷的侵擾安然無事,不去經營邊疆進行討伐呢?從此以後,我大漢就出兵北方,征討兇悍的匈奴,又出兵南方,消滅強勁的南越,建立軍功的將士們也都依次受封了。
後進好事的儒者褚先生説:太史公記事到孝武帝之世為止,所以我又撰記孝昭帝以後功臣封侯的情況,編於左方,目的在於使後世的好事者能從中看到功臣們功業成敗,享國長短,侯位有的傳世有的絕封的必然之理,取教訓,引以為戒。當世的君子或者能不守常規而隨機應變,或者能審察時世的變化而採取適宜的措施,或者能合世俗得到重用,從而建立功業,受封侯爵,擁有封地,難道不是十分興旺,令人羨慕嗎?然而看他們用來保全功業的舉動,又都不謙虛謹慎,全是驕傲自滿,爭權奪利,喜歡招搖揚名,只知前進,不知應該留有退路,終於都犯罪被殺,封國隨之滅絕。依靠上述三種途徑得到的侯位,在自己這一輩子就失掉了,不能把功業傳給後代,使子孫們也能享受恩德,這難道不是十分可悲的嗎?那龍雒侯曾經擔任前將軍這一官職,他能夠順應世俗,行善積德,為人忠厚誠信,不干預政事,遇事退讓,處處愛護他人。他的祖先本是秋時晉國的六卿之一。自從擁有國土成為諸侯以來,為王為侯,子孫代代相傳,從未斷絕,經歷了許多年歲和世代,直至如今,算起來已有一百多年了,這又哪裏能與自身在世之時就失去爵位的功臣們同而語呢?真是可悲啊,後世的人們要引以為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