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為齋&rdqu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孔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2〕於是很有一些人便爭以“有不為”名齋〔3〕,以孔子之徒自居,以“狷者”自命。
但敢問——“有所不為”的,是卑鄙齷齪的事乎,抑非卑鄙齷齪的事乎?
“狂者”的界説沒有“狷者”的含糊,所以以“進取”名齋者,至今還沒有。
ee〔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掂斤簸兩”欄,署名直入。
〔2〕“不得中行而與之”等語,見《論語·子路》。〔3〕清代傅九淵、李翰華、光律元等,都曾用“有不為”作自己的書齋名。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間,林語堂在《論語》和《人間世》上以《有不為齋隨筆》為總題發表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