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第三世代無人單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款原型機甲,最後衍生為更多型號的量產縮水版本機甲,下面曹川把圖紙轉到貞德的分基地,啓動大規模的生產工作,目標是在2050年,也就是支援抵達前,生產出10萬套。
他轉而研究起第三世代無人單位。
第三世代無人單位的許多技術算是被攻克的,不少同外骨骼裝甲相通,甚至被研究部門的員工們應用在第二世代的無人單位身上,導致通過規則模擬,他很快設計出一款最典型的第三世代無人攻擊機,當作是參考,同樣是為第三世代無人單位的定義做個標杆。
這台量產型無人攻擊機名字叫做紅箭,使用了25%的分子級材料,最快速度可以達到500公里/秒,兩門2000公里級光束炮,作戰期間極限速度是50公里/秒。
至於第三世代版本的採礦車,同樣使用了分子級材料,具備每天5000噸的礦石開採能力;加裝重鈉聚變能反應堆的大型版本與飛船版本,礦石處理能力更是上升到10萬噸,還有點顯著區別是採礦車將能深入到類地行星50公里以下的地幔層,在高温高壓環境下開採資源。
沒多久,第三世代工程車,大型版本與飛船版本;第三世代運輸車,大型版本與飛船版本相繼被設計完成。
曹川重歸軍事領域,研究起大型作戰無人單位來。
大型作戰無人單位首推飛船,無論是戰鬥力,作戰半徑等方面均表現優異,東銀河公司也是有無人飛船的,例如古老的娜娜女王號,兩艘白蓮公主號。銀河迴響號,甚至可以説在這裏飛船與無人單位的概念發生了混淆。
不過以上的飛船從沒有量產過,談不上以無人單位身份出現,僅有在第二次冥王星戰爭時期的運行在軌道空間上,裝載天基武器的無人飛船才勉強位列其中,所以曹川要填補這塊空白。
鳥級。逐月級無人飛船,配備4門3000公里級的光束炮與2門350mm口徑的電磁炮。
狼級,恆月級無人飛船,除了比鳥級多出一倍以上的船載武器,還搭載了戰術核彈頭和允許容納1000台無人單位。
豹級,長陽級無人飛船,配備有黎明之錘與死光,允許容納。1萬台無人單位。
象級,遠陽級無人單位母船。允許裝載20萬台無人單位,大致相當於三大作戰船隊之一的戰鬥力,自身配備有大量小型自衞武器,允許搭載5000名船員與各類的輔助設備。
光是這些足以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能夠相互搭配,取長補短。至於其他型號,乃至是改良型號對於東銀河公司而言是後需要完善發展的內容了,主要由研究部門負責。並且包括生產同樣不會完全依賴自有生產,還是要分包出去。像是第三世代外骨骼裝甲肯定要想辦法給atlas公司代工,無人單位要依賴月面都市上的大量工廠,才可以充分利用好他們的生產力。
如同當初研究第二世代無人單位時碰到的先有無人單位還是先有工廠設備的問題,設計出無人單位以後,曹川研究的便是完美解決自體複製的問題。
完美自體複製,這是生命才擁有的特殊能力。靠着細胞分裂,有繁殖,生命一代代的延續下去,永遠不用擔心後代從哪裏來。
這的確是一種神奇的科學,不過隨着他對生物機器。分子機器的瞭解愈發深入,規則模擬消耗時間上面的成本逐漸壓縮,有了讓無人單位變為一種具備生物的事物的可能。
讓無人單位變為理論概念上的生命,可以”繁殖“,擁有“智慧”那麼的確同生命沒有區別了。
想必從今往後科學家們會為無人單位到底是機器還是生命爭論不休的吧,而自己本不在乎,因為這種分清界限的事情對他可沒有好處。
再是規則模擬…1個月,2個月…1年,2年…
越高級的技術,規則模擬消耗時間越漫長,代表攀科技難度增長。
為了實現所謂的完美自體複製,細胞的象概念陰魂不散的再度出現,因為細胞構成了所有形式的碳基生命,無人單位和工廠設備必須得有一個共通的事物存在,才可以進行完美自體複製。
可惜細胞概念的存在往往代表着為了達成完美自體複製,可能導致其他能參數的下降,對於他而言沒有那麼重要,沒多久,一個新的更加合適的方案出現。
這個方案裏,最關鍵的概念是統一標準,讓聯合生產車間與無人單位所使用到的元件,材料都是相同的,相比細胞會更容易實現點,因為不用先找出一個最小單位的“無人單位細胞”接着曹川就找到聯合生產車間的圖紙,抓緊時間製造新的聯合生產車間,為了讓車間製造龐大飛船,車間也是幾度的反覆調整來達到足夠的泛用和擴展,導致至少的是恆月級飛船才可以容納第三世代的聯合生產車間。
慢慢的,他把大部分的第三世代無人單位與聯合生產車間全部統一了起來,並在能參數及採用技術方面上都完成他預期的目標。
曹川下達命令實驗量產,起先第三世代無人單位的產能極低的,不過因為完美自體複製的概念存在,導致它的擴張速度會隨着時間逝,越來越快,如同病毒一樣,唯有在空間與資源方面碰到瓶頸才會停止下來,也不用專門管理。
2135年的時候,新地球上多出兩座第三世代聯合生產車間,第二世代的無人單位正式停產,將逐步過渡到第三世代。不到1年後,2號,3號,4號行星上相繼步入第三世代。
靠着3只蘿莉不懈發展,漸漸他們儲備的無人單位數量越來越多,上升到10萬,20萬,30萬…飛船數量增長到20艘,一半的是無人飛船,甚至包括2艘狼級,至於豹級與象級,他們目前的生產力還遠不夠,寧可把更多的生產力花費在第三世代聯合生產車間的自體複製方面,也不用急着大建。
相信過上5年以後,會是個更加合適的時間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