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潮生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樣的體制之下,雖説大部分官員對於治理政事之上都是慢慢成長起來,可是這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遺傳基因,大環境之下,文人治理都市都是有一手的。

可是要是論到其他方面,就只能從民間特例選拔人才,所以有鑑於此,科舉之中開設了兩科,一門就是進士科,便是錄取學問高的人才,通常所説的科舉成功便是如此,另外一門便是明經科,這門科舉是選擇有獨到手藝的人才,例如治理水利頗有心得者也會通過明經科被提拔為官員。

這樣一來就是從某一方面彌補了人才上的缺陷,可是軍事上的人才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出來的,只能是從沙場征戰,萬千人中以功勳不斷的提拔,最後始成大將。

正所謂龍有龍道,鼠有鼠道,西軍當中整個團體經年都是在與西夏項人打仗,整個關西之地,將門之中也只有專門培養自家子弟行武功之事。

在文采和行政上得心應手的王黼,面對軍事瞬間就麻了爪,好在他對自己認識十分的深刻,便是前來混功績,也不需要親力親為。

所以大軍開拔,王黼總是吊在最後面,絕不輕易臨近戰場,平裏商議軍事也難得參與,反正就是我不懂,別來煩我。

攤上這麼一個副帥還有什麼好説的,大軍慘敗之後,童貫逃到了河間府,王黼更是喪膽,沒有絲毫擔當和義氣的跑到了比童貫更遠的真定府之中。

而另一面,立刻上書官家,將自己摘得乾乾淨淨,令得隊友童貫也是頗為不齒,童某人要是倒台了,他王黼就能好過了?

本來好好的一場戰事,其中參雜了太多的利益糾葛,最後搞得卻是大家都不怎麼痛快了。

老種相公本來在京中的倚仗便是蔡京,每年份子錢奉上也不在少數,正是因為如此,每年的軍餉撥付才沒有短缺了半分,可蔡京一倒台,汴梁都門之中便是再也沒有了為西軍説話的人了。

老種相公受了牽連,也是被童貫欺負得兩眼淚汪汪。

王黼在真定府之中,似乎是全然忘記了北伐之事,每裏只是鶯歌燕舞,與一眾士大夫之輩宴飲尋樂。

軍報傳到府邸之時,王黼身邊猶自坐着兩個歌姬,當滿頭大汗的城防官闖進此間之時,王黼方才警覺到前方戰事或許有變。

童貫傳來的緊急軍情,王黼也不好不重視,急忙摒退左右。

王黼將信紙打開,匆匆忙忙的閲讀完事,臉便是瞬間大變,“那報信的勝捷軍軍士現在在哪裏?”那城防官此時此刻還跪在地上,大氣兒也不敢出一聲,這等出將入相的大人物,平裏就是遠遠的望上一眼都覺得沾了文曲星的仙氣兒,如今讓此人如何不緊張,“回相爺的話,那勝捷軍軍士摔下馬之後昏不醒,小人已經遣了人將他送到醫館救治。”

“速速將其尋來,某有要事詢問。”王黼説完之後捋了捋鬍鬚,“此事你做得不錯,去尋某的管家,你的差遣應該換一換了。”一個小人物的升遷自然消不得王黼親自出馬,這些事情,有下人辦理,王黼能夠説兩句話,自以為是優渥賞拔。

“多謝大人!”這城防官磕了一個響頭,便是急急忙忙的跑出了府外。

奇怪的是,此人並沒有去尋管家,出門之後便是狠狠的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俅囊的,俺好心幫忙就是為了個圖個利市好處?直娘賊的當官的忒看不起人了些,這等人物也沒甚了不起的。”此人心中還有些着惱,那勝捷軍甲士此時此刻已經是重傷在身,若是事態緊急,真的就懶得走上那兩步路?

還是覺得自己折了什麼勞什子的風骨?這人情薄涼如此,城防官雖然位卑,卻也不屑得那利市。

此人將話傳到醫館之後,頓時醫館就炸開了窩,立馬將剛剛醒來的勝捷軍軍士送到王黼的府中。

這天夜裏,王黼府門當中也是沒有人睡得着覺,王黼都沒睡,其餘人等又有誰敢睡,不過就是老老實實侯着,等着隨時傳話。

不時茶湯引子便是不斷的往裏面送將進去。

一直到了天明時分,王黼才盯着熊貓眼出來了,北伐戰事有變,戰局扭轉本來是好事,可是偏偏立下這場大功之人,竟然被爭取到了老種相公一邊,等到這份捷報到了京師當中,手段老辣的蔡京老公相安能不抓住機會,將自家一黨徹底打壓,從此以後,再沒有翻身的機會。

蔡京會給他們留下後路嗎,不會,此人的手腕眾所周知,王黼與一眾幕僚商議了一晚上,依然是找不出絲毫的對策來。

“大事休矣!”王黼仰天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身邊的幕僚這個時候大多坐立不安,王黼一但倒台,他們也就是樹倒猢猻散的模樣,今後的出路可謂是極其的艱難。

“大人,這真定府留不得,下官認為,相爺應當立即迴轉都門汴梁,主持一應事宜,即便大事有變,也可即時應對,這北伐功勞,咱們不要也罷,總歸要先把自家陣腳穩住才是。”一個屬官終於是上前勸諫道。

王黼點了點頭,“不錯,此言有理,當初俺也是被豬油蒙了心,貪圖這場北伐功勞,沒想到,最終卻是變成了這般模樣,若是無那好高騖遠之心,穩穩當當的在朝中佈置也不至於到如今這步田地。”

童貫一封書信,本來是向讓王黼爭氣一些,與之共患難,在一同上前線爭功,官家看在他們為國事辛勞的面子上,總能夠給他們留一條退路的,這就是王黼的不足之處,對於當今官家的瞭解,除了中的梁師成和蔡京老公相以外,沒有比得上童貫,官家仁厚,必然不會讓蔡京把事情做絕。

未曾想到,王黼得到奏報之後,竟然想出了這般渾招,直迴轉汴梁,王黼驟然得了相位,卻是如此的不爭氣,想必童貫知曉,便是會氣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