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八五章:靈山佛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六卷:兩雄相遇第一八五章:靈山佛源聽了瑞萱如此一説,寶杖羅漢看了善星羅漢一眼,微笑着説道:“怪不得大仙看起來身上存在超然的佛氣,原來是地藏王菩薩的高足,不過大仙身上同樣存在強大的仙靈之氣,似乎和你身上的佛氣幾乎不相上下。這倒是難能可貴呀!”瑞萱微微一笑並不説話,因為她目前的狀況錯綜複雜,就是要説可能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説清楚的,所以瑞萱乾脆笑而不答。

寶杖羅漢看瑞萱並沒有告訴他原因的打算,便也不好再問。

“各位剛才在雲端應該已經看到金光台道場之上只剩下空空的蓮台了,其實整個雲龍山也就剩下我們師兄弟兩人守護了,其餘的人都趕往靈山去了。”寶杖羅漢稍停一會兒後説道。

“都趕往靈山去了?”瑞萱滿臉的疑惑。

“看來大仙有所不知,明便是我佛界中每十萬年一次的諸佛之會,屆時我佛界中弟子十有八九會會聚靈山,聆聽祖佛以及九位佛陀講經佈道,開壇論法,答疑解惑。諸佛之會為期九年,這是佛界之中人人皆知的盛會,這種機會佛界之人有誰願意錯過,所以在師尊的帶領之下昨就趕往靈山去了。”寶杖羅漢輕輕的説道,説話的時候語氣中隱約含有一點點遺憾的覺。

“原來是這樣,那為什麼你們兩位會留下來,難道還怕有人會到寶山搗亂不成?”靈芝問道。

靈芝這句話顯然問到了寶杖羅漢和善星羅漢的痛處,這諸佛之會十萬年才一次,而且在大會之上祖佛和各位佛陀均會講經佈道,答疑解惑,這對他們的修為肯定會大有裨益。現在其他的師兄弟都跟着師尊去了靈山,只留下他們二人守山,他們心中自然是有點不太滿意,再經靈芝一問,頓時就覺有點意興索然。

“哎,上一次諸佛之會的時候並沒有留下守山的弟子,而這次不知道是尊師有何打算,突然要留下兩名弟子守護道場,但不管怎麼説,師尊自然有他的用意。”半天並未開口説話的善星羅漢開口説道,看來他對這次留下來守山多少有點怨言。

“這樣也好,省得我們到處跑了,就去靈山,瑞萱想要找的人全在。”靈芝笑着説道。

辭別寶杖羅漢和善星羅漢,一行三人按照寶杖羅漢所指的方向繼續向西飛去。

這次心裏有底了,三人的飛行速度也就快了很多,中途並未留戀腳下的佛界勝景,一門心思的向前張望,盼望着寶杖羅漢所説的佛界聖地靈山的出現。

隨着他們向西飛行,一行三人可以清晰的覺到那虛空之中撲面而來的金光華是越來越明顯了,而充四周的浩然佛氣自然也是越來越充沛,讓人覺心情越來越舒暢,渾身有着説不出來的輕鬆

大約一個多時辰之後,三人的眼前便隱隱約約的出現了一座山。雖然並不是看得很清楚,但三人已經受到了那不可抵擋的超然之氣,看來是靈山無疑了,三人中並沒有一個人有絲毫的懷疑。

三人又是一陣疾飛,轉眼間,一處勝景已是清晰的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

遠處出現了一座山,這座山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大,但從山中瀰漫而出的佛氣幾乎可以奪人心魂,讓人看着不自覺的就表象莊嚴,心靜如水,全身的風塵一散而光。

靈山,眼前的一定就是佛界的神聖之地---靈山,三人是無比的肯定,好像他們都曾經來過這裏一樣。

從那讓人頂禮膜拜的山中,散出強大的,令人不可視的金光華,讓人第一個念頭就是遍佈於整個佛界之中的佛光正是從這裏發出。由於那耀眼的金佛光,靈山之中的情形是一點都看不清楚,並不像玉龍山那樣一切盡收眼底。

從那些金光華的源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陣陣的鐘聲,讓人為之心頭一震,好像覺那鐘聲就是在召喚他們一樣。

靈山的外圍,有一條數百丈寬的大河,河中的水遠遠看去一片淺藍,平靜的沒有一點點花,好像一條淺藍的玉帶一樣圍在靈山的周圍。正是這條大河將靈山和外面的大地隔離開來,使處於中間的靈山看起來更加的神秘莊嚴。

一條數十丈寬的金石橋橫在那條淺藍的大河上,看起來特別的顯眼。

沒有人在這種神聖的地方還可以在天空飛行,瑞雲一行三人自然也是一樣。

落下雲頭,三人沿着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大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那個金石橋的前面。這個時候,除了靈山裏面看不清楚以外,其餘的地方都是清清楚楚。四周看不到一個人影,看來佛界中人大都已經進入了靈山之中,準備聽祖佛和來自佛界各地的九位佛陀進行彩的講經佈道了。否則在靈山佛源附近,不會沒有一個佛界中人。

“我們怎麼辦?”站在金石橋的前面,瑞雲轉身問瑞萱和靈芝。

“既然寶杖羅漢和善星羅漢那麼嚮往諸佛之會,看來諸佛之會之中必然會有很多熱鬧可看,我們怎麼可以隨便的錯過,不要忘了這諸佛之會十萬年才一次呀!”靈芝搶先回答。

“現在佛界之中的人物十有八九也都聚在了靈山之中,我們也只能進入靈山探個究竟了,否則我們到哪裏去找靈山大鵬,再説我的師尊地藏王菩薩當年在我離開清明山墨竹林時,也代我一定要到佛界拜謁祖佛,正好也一起進去認祖歸源了。”瑞萱慢慢的説道,自打到了靈山附近,她越來越覺到自己渾身的佛氣正在慢慢的和四周的佛光相融,自己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平靜。

“那麼我們就先進入靈山看看,但是沒有人通報,如此勝地,難道我們就這樣冒昧的進入?”瑞雲看着瑞萱説道。

“一切盡是緣份,如果有緣,即使無人引見,我們一樣進得靈山,見得祖佛;如果無緣,即使有人引見,通報入山,還是見不得靈山真面目。所以我們自己隨緣吧,有緣自會有人通報,無緣也不用別人通報了。”瑞萱接着説道。

瑞雲聽完點點頭,已是轉身向那金石橋走去。

而還沒等瑞雲的腳踏上那金的石橋,一件令一行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本來乾乾淨淨,金光閃閃,橫跨大河的石橋之上,突然出現了十餘個身着黃僧衣的和尚,那些和尚高矮胖瘦,老幼中青是應有盡有。有的是一臉和善,有的是滿臉猙獰,有的昂首向天,有的低頭看地,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冷若冰霜,有的雙目如炬,有的沒打采,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手有長物,看起來真是千奇百怪。

這些僧人好像突然從天上掉下來,地下冒出來一般,毫無預兆,真是讓瑞雲三人目驚口呆,不知所措。

這時,一箇中年僧人已是踏步而出,這位僧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濃眉大眼,四方的臉上看起來滿是剛毅之情,讓人看起來不怒而威,他的右手之上託着一個一尺餘高的金光閃閃的十三層的寶塔,看起來十分的緻玲瓏。

“請問三位大仙來自何方?去往何處?”那中年僧人站在金的石橋之上微微施禮之後柔聲説道。説着已是將瑞雲的去路封的嚴嚴實實,明顯是不讓瑞雲踏上面前的金石橋。

其實瑞雲三人的修為對於仙佛二界的人來説雖然並不見得看得清清楚楚,但修為在什麼境界卻還是心中有數的,所以眼前的這些黃衣僧人必定是知道的。但從進入佛界碰到的佛界弟子的反應來看,佛界中人並不會為他們三人的修為而大驚小怪,好像本就不放在眼裏一樣(所以有一句話説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

當然這羣黃衣僧人的修為瑞雲在驚訝之餘眼睛一掃心中已是清清楚楚,他們總共是一十八人,修為大多數都相當於大羅金仙初期,只有七八位的修為相當於大羅金仙中期,其中就包括目前在和他們説話的手託金塔的中年僧人。

“我們來自仙界,來佛界拜謁靈山祖佛。”瑞雲説話的時候已是恭恭敬敬的給眼前的中年僧人行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