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4孔子的灑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喜歡讀閒書,即使是正經書,也不妨當閒書讀。譬如説《論語》,林語堂把它當作孔子的閒談讀,讀出了許多幽默,這種讀法就很對我的胃口。近來我也閒翻這部聖人之言,發現孔子乃是一個相當灑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倫,是一種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實對於功利的態度頗為淡泊,對於倫理的態度又頗為靈活。這兩個方面,可以用兩句話來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孔子是一個讀書人。一般讀書人寒窗苦讀,心中都懸着一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成器,即成為某方面的專門家,好在社會上混一個穩定的職業。説一個人不成器,就等於説他沒出息,這是很忌諱的。孔子卻坦然説,一個真正的人本來就是不成器的。也確實有人譏他博學而無所專長,他聽了自嘲説,那麼我就以趕馬車為專長罷。
其實,孔子對於讀書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學術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種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一再強調,一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類似於“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複了四次。
“君子不器”這句話不僅説出了孔子的治學觀,也説出了他的人生觀。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個學生聊天,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家和外家。唯有曾點説,他的理想是暮三月,輕裝出發,約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裏游泳,在林下乘涼,一路唱歌回來。孔子聽罷,喟然嘆曰:“我和曾點想的一樣。”聖人的這一嘆,活潑潑地嘆出了他的未染的靈,使得兩千年後一位最重靈的文論家大受動,竟改名“聖嘆”以志紀念。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麼器,做個什麼家呢,只要活得悠閒自在,豈非勝似一切?
學界大抵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什麼是“仁”眾説不一,但都不出倫理道德的範圍。孔子重人倫是一個事實,不過他到底是一個聰明人,而一個人只要足夠聰明,就決不會看不透一切倫理規範的相對質。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這句話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備條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歸結為忠恕二字,其實孔子決不主張愚忠和濫恕。他總是區別對待“邦有道”和“邦無道”兩種情況“邦無道”之時,能逃就逃(“乘桴浮於海”),逃不了則少説話為好(“言孫”),會裝傻更妙(“愚不可及”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其本義不是形容愚蠢透頂,而是孔子誇獎某人裝傻裝得高明極頂的話,相當於鄭板橋説的“難得糊塗”)。他也不像基督那樣,當你的左臉捱打時,要你把右臉也送上去。有人問他該不該“以德報怨”他反問:那麼用什麼來報德呢?然後説,應該是用公正回報怨仇,用恩德回報恩德。
孔子實在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分寸,絲毫沒有偏執狂。
“信”是他親自規定的“仁”的內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説:“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徑(“然小人哉”)。要害是那兩個“必”字,毫無變通的餘地,把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還反對遇事過分謹慎。我們常説“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只是孔子並不贊成,他説再思就可以了。
也許孔子還有不灑的地方,我舉的只是一面。有這一面畢竟是令人高興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認孔子是一位夠格的哲學家了,因為哲學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麼會一點不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