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四十章徵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發的有些遲了,實在是不好意思了。

一大早,王賓便早早的起牀了,畢竟這幾天還要忙碌募兵的事。

拿出牙膏的王賓,很尷尬的拿出了這個時代的牙刷,開始刷牙。

這説到了牙膏和牙刷,就不得不説在古人早期的時候,都是在使用牙粉清潔口腔。

而牙膏是在牙粉的基礎上改進形成的,早期的牙粉主要用碳酸鈣作為摩擦劑、以肥皂為表面活劑。

後來,在1840年法國人發明了金屬軟管,為一些常用品提供了合適的包裝,這導致了一些商品形態的改革。

1893年維也納人格發明了牙膏並將牙膏裝入軟管中,從此牙膏開始大量發展並逐漸取代牙粉。

而我們中國,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生產牙粉,一直到1926年,才在在上海生產出了我國的第一支牙膏(三星牌)。

至於牙刷,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早在南宋的時候,在市井之中就已經出現了牙刷。

不過在那個時候牙刷被稱為“刷牙子”從古書記載來看,我國在南宋時期,城裏面就已經有了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

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孔數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南宋吳自牧描寫杭州生活的筆記體專著《夢粱錄》第十三卷寫道:“諸雜貨中有刷牙子。”南宋人周守忠編寫養生書籍《類纂諸家養生至寶》,甚至還專門討論了用牙刷來刷牙的時間要不要安排在早上:“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浮兼牙疏易搖,久之患牙痛,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極有所損。”因為早上牙較松,而馬尾較硬。

據據美國人的記載:1498年一個新的世紀就要出現在人類的地平線上的時候,中國的皇帝發明了牙刷。

一查紀元表,1498年正是明朝明孝宗的治下。

也就是説,是明朝的孝宗皇帝發明了牙刷。

與之前在南宋出現牙刷產生了矛盾。

牙刷一經問世,久經輾轉,傳到了歐洲,並在那裏廣受歡

之後一直到了19世紀30年代,杜邦公司開始製造合成纖維(尼龍),用尼龍做刷的新一代牙刷才開始誕生,牙刷這時候才成了大路貨,飛入尋常百姓家。

可見,我國比歐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類似現代的牙刷。

但是,這一切都是錯誤的,我國現今出土最早的牙刷為秦代青銅牙刷。

所以這足以證明,華夏文明在古代時,在世界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此刻正在刷牙的王賓看來,這牙膏和牙刷也是有着無限的商機的,但是這個商機只怕要後面拖上一託了,畢竟自己的手下沒有懂這方面的人才。

刷完牙後的王賓想起自己還要有一件事要去做,於是便急忙跑去老爺子的書房內,想問問老爺子對自己的這次升遷有什麼看法,説是看法,其實就是想到老爺子的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而已。

可是在進了書房後,才發現老爺子並沒有在書房,這就讓王賓到有些不對勁了,這平常老爺子早上都會待在書房裏面看書的,怎麼今天沒在啊?

退出書房的王賓一臉鬱悶,直到看見在客廳忙碌的福伯後才知道,自己離開錦州前往新民後,這老爺子就返回了山東府。

畢竟老爺子在錦州待了有一段時間了,不能總在待在這,族中的一些事情還是要解決的。

王賓知道了這個後,什麼都沒有説只是開始了常的公務。

先是找人吩咐先去,在城中以及附近的村落都貼上招兵的告示,先把兵員給補足了再説。

於是,一張張告示貼入了各個村落。

在告示上,王賓規定了徵兵的對象須是年滿20~25歲,而且必須“體力強壯並無暗疾”身長當為“官裁尺4尺8寸以上”(一米六左右的身高)。

“本人必須是,身家清白,必須有正常的營生方式”不曾有過不良的行為,或者犯過罪,過大煙的人,並以此來保證兵源的質量,而且在有意向當兵的人中,如果有人識得文化的話,則可以優先錄取。

松山堡李家村村頭,一羣后生看見有士兵在在村頭貼了什麼東西后,十分的好奇,於是在當兵的離開後,便都聚到了公告前。

告示前,一羣后生聚到一起後,你一言我一語的猜測這告示上寫的是什麼。

這是在這羣后生中突然有人説道“村尾的李二大爺,不是認識不少字嗎,找李二大爺不就行了。”一羣后生聽了之後,頓時有道理的,於是把這告示撕了下來,拿到了李二大爺的家中。

此時的李二大爺正在家裏門口曬着太陽,突然覺自己曬不到太陽了,睜開眼睛一看,自己的面前不知道怎麼回事站着一羣村裏的後生。

在這羣后生你一言我一語的情況下,李二大爺終於知道怎麼回事了。

於是拿過了後生遞過來的告示,在看了片刻後説道“後生啊,這是又在招兵了,這上面説了,錦州的王大人奉朝廷的命令組建什麼北洋常備軍第五鎮,要從附近的地方開始招募良家子弟。”

“招兵?”在聽完李二大爺的話後,一羣后生説道。

“是啊,依老夫看啊這當兵啊,你們這些後生該注意一點,這要是一不小心丟了小命怎麼辦?”這一羣后生天生就有着一股豁達、豪放、剛毅、勇敢的情,哪怕什麼生生死死的。

只是一個勁的詢問,這個什麼第五鎮的待遇有多好。

李二大爺被這羣后生纏的沒辦法,只好告訴了這羣后生,這符合第五鎮的招兵要求後即可前往錦州去報名,一旦經過了考核後,就可以成為這第五鎮的一員。

至於待遇的話,每個月則有一兩銀子的晌銀還供一三餐。

這羣后生在聽了李二大爺的話後,一個個都動了起來,這在軍營裏提供一三餐,那麼每月一兩銀子的晌銀就可以寄回家了,這麼好的待遇不去幹啥?比在家裏賺了錢還要多。

於是這羣后生在告別李二大爺後,便商議明天一同前去參加徵兵。

一時之間,錦州周圍的徵兵工作十分火熱的開展了起開,每天前來應徵的良家子弟絡繹不絕。

此刻,正在錦州的王賓,也得到了袁世凱發來的軍官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