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九章上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來到李顯才墳地所在的山頭,不用多找,在半山處,有一個落差兩米左右的自然斷壁。

壁前七米多的地方,就是李顯才的墳頭了。

此地,山勢不錯。

李松石雖然不懂什麼風水,不懂得看什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但就覺這地方很好。

周圍的霧氣似乎都往這裏沉聚,所以地下應該能聚集什麼地脈靈氣之氣之類的吧?

周圍也是有風,風又把沉聚的霧氣吹開,也不懂在風水學上叫什麼玩意。

唯一不好的,估計就是隻有山而無水了。

山為陽,水為陰,有陽而無陰,是不全的格局。如果有誰在周圍挖出個泉眼,引來活水,定是個極上等的陰宅…

倒是有一點奇怪的是,這山頭,竟到處都長滿了蒲公英,包括周圍的山,也長有很多。

如果是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現了點什麼。但李松石這傢伙是全然沒現。而原青青也沒有白牡丹那麼細心,就將滿山蒲公英完全忽視了。

來到墳前,先用鏟把墳前石碑腳下的土給幾下,鬆軟了,再點蠟燭和香火,上。

接着,剷掉平台上的雜草,丟到墳上,再把供品鋪開。

李某人的供品有夠寒酸的,先是三隻小酒杯,倒了酒。然後是一大碗裝在保鮮膜裏的麪條,這保鮮膜是跟着冰箱一起來到家裏的。而麪條的汁水事先倒了,免得出來。

另外,還有一塊碗飯,一塊生豬,以及一碗青菜。就完了。

不孝子孫啊!

幸好李顯才沒有從墳裏跳起來的打算。

接着,李某人就把墳周圍的草鏟一下。

最後想了想,記得祭墳時,墳頂是要壓白紙的,有些還要招魂幡。

李某人也就依着記憶,挖了一個半球形,還有草的土塊,覆放到墳頂,上面再壓下幾張白紙。

遠遠望去,嘖嘖,這墳頭,怎麼就跟古人的腦袋差不多?

這墳上的草,不就像頭嗎?那個半球形的土塊,不就像髻嗎?上面那幾張白紙,不就像是扎頭的方巾嗎?

其實,所謂墳頭墳頭,有個頭字,就有這個喻意。

可能現在很少人懂得了,在很古老的年代,人類就現了人體內最大的秘密,知道人類意識的源,就在腦部的泥丸宮中。

當時就認為,人類的靈魂,是寄居在泥丸宮內的。

所以,那時侯的古人,就把死人的陰宅,得跟頭部差不多,認為這墳頭內的泥丸宮位置處,也同樣可以讓靈魂安居。

有過祭土墳的讀者朋友可能會現,如果把土墳真當成一個腦袋,那香火和祭品擺放的地方前邊,是墓碑,正好是眉心正上方接近際的位置,如古人之抹額。

抹額正對裏面的地方,再稍稍往下,就是對應泥丸宮。

古時,死人的骨灰罈,就是放置在那個位置的。

只是,這裏面到底還藴含着什麼秘密,在遠古時期有着什麼樣的儀式,可以由祭拜對死人的靈魂產生影響…(嗯,如果死後真的還有靈魂存在的話)…關於這些,現在基本是失傳了。

所謂:習俗隨世而移,隨民需而改。現在那些和尚道士保留的渡儀式,也不知還有幾份古時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