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歐陽穆這次請假歸家主要是為了二房岑哥兒嫡長子前前的週歲宴,梁希宜身為嫡親的大嫂自然要幫着郗珍兒忙活,尤其是郗珍兒再次被診出懷孕。
歐陽岑大喜過望,還嘴甜的説大哥旺他,歐陽穆回家帶來的喜事兒。
歐陽穆自然十分高興,幾個弟弟裏他同歐陽岑情最深,即便是老四宇哥兒,因為兩個人年歲差的太多,有時候倒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親近的情,要麼一味寵着,要麼一味斥責。
梁希宜笑話他不會管教弟弟,他卻也笑話梁希宜同嫡親姊妹的關係,梁希宜這才老實閉嘴,她的嫡親兄弟姐妹雖然多,卻因為她自小在山裏同祖父身邊長大,反而沒那麼深的情。
想起祖父,梁希宜總是會立刻就紅了眼眶,她如今子過的不錯,相信定是受到了祖父的庇佑。她同歐陽穆每次回京出京,都會繞道河北,就是為了順道祭拜祖父,同她講一講心裏話。
郗珍兒膝下兒女俱全,此時比兩年前可是風得意多了,岑哥兒寵過的妾氏秀兒,因為壞了規矩被送走了。所以他們院子裏只有一個姨娘,考慮到自個又懷孕了,珍兒熬不住孃家的“關愛”又抬了兩個孃家送來的丫鬟做姨娘。
歐陽岑對這些都不太管事兒,他不過當姨娘是發*的工具,再説他同歐陽穆不同,屬於比較傳統的世家子弟,尊重疼愛嫡,他做得到,卻沒有任何想要為一個女人約束自個*的念頭,更何況哪一家不是姨娘一大堆,他能夠做到如此已然是相當潔身自愛的了。
字當頭一把刀,沒有男人不喜歡,只不過他不好這口,不見得就不需要這個呀。所以兩個新來的姨娘,有一個長得特別媚俗的花姨娘,反倒讓歐陽岑覺得新鮮,連着睡在她房裏三四天。
郗珍兒有些吃味,卻曉得此時自個沒法伺候夫君,更何況歐陽岑正覺得喜歡呢,她倒是不好膩味了他的喜好,反而惹得尊重她的夫君厭惡。
因此,她在同梁希宜聊天的時候,忍不住表達出來對大哥大嫂關係的欽羨。
梁希宜並無多言,心裏卻忍不住悲觀的想,哪一對夫沒有甜的時候,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可以就兩個人一生一世呢。
整個靖遠侯府裏,誰背後不會説歐陽穆待梁希宜好呢,但是女人天生都是有着私心,一邊説着,一邊真盼着這對夫出點事兒,從而落實了大家認同的常理,男人即便心在你這裏,依然控制不了身體的出軌,尤其是像歐陽穆這種是個女人就想貼上去的名門世家子弟。
前前的週歲宴辦的隆重盛大,三房夫人隋念兒背後有些微詞,畢竟二房可不是靖遠侯府襲爵的一脈,等到老侯爺不在了,肯定要分出去的呀,如今給兒子辦週歲宴都是府裏的開銷,而且來的達官貴人比世子爺嫡出長子週歲宴時可多多了。
大老爺夫人白容容常年待在京城,靖遠侯府裏的大權漸漸被老太君放給了隋念兒。
隋念兒不再是當年沒地位的空架子世子爺夫人,又有了兩個兒子傍身,想法自然變得同以前不一樣了。她是大房媳婦,這侯府的一切早晚都是他們大房的,那麼面對氣勢高漲的二房一脈,自然會生出不喜的心情,二房花的越多,她兒子就繼承的越少呀。就連郗珍兒都會對歐陽穆同梁希宜的關係產生羨慕之情,經歷過李姨娘的隋念兒,自然不屑之男情女愛了。
她的陪房嬤嬤在同隋念兒提起二房岑哥兒兒子前前的生宴時,不由得慨,連駱家七十多歲的老太爺都賞臉親至,怕是全看在歐陽穆的面子上吧。
畢竟歐陽穆在京城可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眼前的第一紅人,他看重親弟弟,大老遠都從京城趕回來了,而且還帶着皇太后,太后,皇后,皇帝的各種賞賜,大家自然多少給些薄面了。
於是整個西北又因為歐陽穆的迴歸變得熱略起來,誰要是沒能出席前前的週歲宴,反而顯得你沒面子,沒有收到靖遠侯府的邀請呀。
歐陽穆生怕梁希宜提起去老宅的事兒,故意嫁妝沒這回事兒,越發勤奮的應付客人,還整出好多事兒讓梁希宜去幹,甚至求到了老太爺那裏,想把大兒子呱呱接回家裏同梁希宜親近一下,這樣梁希宜就可以安心看孩子,沒時間外出了。
老侯爺以為他們夫二人情上出了什麼事兒,私下裏打探一番,歐陽穆就跟個悶葫蘆似的什麼都不肯説,沒辦法只好暫且舍了呱呱,讓他去陪他孃親了。
歐陽岑看出歐陽穆同梁希宜有問題,拉着歐陽穆出來喝酒,説:“大哥,祖父説你居然求他把呱呱接回去陪大嫂,總覺得古怪,你們沒事兒吧。”他一直清楚歐陽穆對情的執着,當初看上陳諾曦後,明明是十四五歲的大男人了,真的可以對各種漂亮女子的引誘視若無睹,而且一下子就堅持是四五年。在他經歷了男女之事兒後發現,這要需要多大的毅力呀!
歐陽穆把酒水一飲而盡,手裏把玩着空酒杯,想着的該如何開口。他同歐陽岑倒是會説一些關於夫的事兒,可是這次的理由實在光怪陸離,他只能埋在心裏,猶疑道:“你還記得我以前為陳諾曦…嗯,做過的事兒吧。”歐陽岑一陣,尷尬的點了下頭,若是因為這個,倒也能理解大嫂的心結了。換位思考,若是珍姐兒曾經這般明目張膽的喜歡一個男人四五年,他是絕對不會娶她的。>0作者有話要説:其實情的事情沒有對錯,就是誰愛誰多一點,就註定要多忍受一些。
我一個同學,結婚前就跟她公婆説不會生孩子。她公婆是獨生子嘛,特別想要個孫子或者孫女,就去做朋友媽媽的工作。然後我同學就跟她老公急了,鬧着要離婚,説結婚前説好的,最後公婆連帶她老公一起去給我同學保證以後再也不提孩子的事兒了。
我們一致認為我同學太厲害,但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對,不意味着你老公會多愛你一點。反過來想一下,我同學也説的沒錯,她結婚前就把一切都説了,她這輩子絕對不會要孩子,如果她老公和公婆接受不了,完全可以不接受她這個兒媳婦。但是他們接受了,那麼後再説就是不對。
現在他們過的也很好,我同學是大美女,工作在他們領域超級牛叉的那種人。她從來不怕失去婚姻,她認為就算沒有婚姻她也可以有第二,她的人生依舊很燦爛,所以害怕失去她的男人就會變得唯唯諾諾起來。我們寵着她,他們全家人也寵着她。所以旁人的看法一點意義都沒有,對錯都是相對的。關鍵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意打,一個願意挨。女人關鍵點是學會先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