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發展大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朝鮮海峽位於朝鮮半島與本九州島北岸、本州島西岸之間,北口以蔚山灣至見島聯線為界,南口以高興半島南端經巨文島至福江島西端的答瀨崎聯線為界,長約160海里,寬110-150海里,海峽北連本海,西南與東海相通,經濟州海峽通黃海,東南方向可經瀨户內海進入太平洋,是東北亞海上通要道。海峽中間有對馬島,對馬島東南側又稱對馬海峽,西北側又稱釜山海峽。朝鮮海峽是本列島與亞洲大陸聯繫的海上便捷通道,本海連接東海和黃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東北亞海上通樞紐。因此這條朝鮮海峽成了軍事必爭的要地。
我所謂的兩步走就是首先佔領對馬島,控制整個朝鮮海峽,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切斷了本進入中國海的海上要道。這是第一步,隨後麼?那還要等我找到一個人,然後才能進行第二步計劃。
“諸位,征服倭國將成為我們今後的長期國策,這樣可以永訣倭患,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此之前為了彌補市場萎縮所帶來的危害,我建議先取下琉球然後是呂宋,在呂宋建立最大的轉口貿易基地,將中原的物產源源不斷地運往西洋以換取西方的白銀,對此各位還有什麼意見麼?”我向眾人問道。
琉球諸水道位於東海與太平洋(菲律賓海)之間,是大連、青島、廈門、釜山、仁川、佐世保等港口東出太平洋的必經之路,也是太平洋東岸及大洋洲各國出入東海和黃海的重要航道,其中,大隅海峽和宮古海峽在軍事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大隅海峽東離橫須賀海軍基地約500海里,北距佐世保軍港170海里,是美國第七艦隊的常用航道。宮古海峽靠近沖繩島,是美國第七艦隊經常航行的海域。)你美國人不是建斂麼第一島鏈來封鎖中國麼,哼,我一早就把這些地方占上,別看我不懂軍事,可是想來美國人所佔領的地方軍事價值自然不菲,我只管去佔一定沒錯的。不光是這兩個地方,還有馬六甲海峽、望加錫海峽°他海峽、巴士諸海峽以至於更遠的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凡是有用的地方都要佔領或者是控制,在這個剛剛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控制了這些海峽就能與控制了全世界的經濟命脈,誰讓此時航海技術還不發達,想繞遠走都沒辦法。
“沒有!”鄧希晨回答的最為痛快響亮,作為子龍號的艦長他一直期盼着這一天的到來,能讓他真正的施展,鄧希賢自然也是將他肥碩的大腦袋不斷往下點,這是所有商人集團所希望看見的。由於明朝政府對商人的遏制和輕視,使得中原很多大商人都將目光轉向了朝鮮,這個開明的重視和鼓勵商業行為的新興政府。
多爾袞和阿等遼東主戰派卻是悶悶不樂,現在整個軍方似乎開始形成了兩個小集團,一個是以多爾袞為主的遼東舊將,這些人是陸權的支持者,崇信陸權相信騎兵和火炮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另外一派是以柳德恭為首的朝鮮及中原眾將,他們以海軍起家自然是維護海權,要謀求海上霸主的地位。如何平衡這兩支軍事力量已經成了我的當務之急,一旦產生嫌隙對我和對整個朝鮮所帶來的損失都是不可估計的。
“多爾袞,你不用愁眉苦臉,這幾年對你和二貝勒也是一個挑戰,我同樣有重要的事情要給你做。”我出言説道,果然,多爾袞和阿一聽這話都高興起來,具都滿懷希望的看着我。
我清了清嗓子對所有的人説道:“眾位,一直以來我們的目標都不是很明確,這導致了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對於未來茫無頭緒,這不怪大家,對此我應該負有全責。現在朝鮮強大了富有了,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滿足於現狀,這是一個弱強食的時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要我們稍一疏忽就會被其他的勢力掉,遠的不説,壬辰倭亂才過去多少年啊,諸位不會沒有印象吧,女真的崛起也僅是這十幾年的事情。在我們周圍還有俄羅斯人,可以這麼説朝鮮實彈丸之地也,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擴張我們的領土,增加我們的人口。
為了更好的將我們的勢力不斷擴大,我建議從今年開始制定長期國策,以五年為一階段,今後的五年內我們主要的任務就是開拓市場,確切的説是開拓海外市場,讓金銀不斷的入國庫以此來擴充我們的軍隊,武裝我們的戰士,讓他們擁有最良的武器,最先進的火炮,葬送一切敢於來犯之敵。
今後的兩年以發展海軍為主,逐步佔領對馬島、琉球、呂宋,此三地兵力不強,所以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這兩年陸軍要委屈一些,以防守為重點,適時出擊,但是也不是沒有事情做,北京一戰暴出我軍的很多弱點,例如協調不強,經常是一支部隊派出去聯繫不到,做成的包圍圈卻常有漏讓敵人可以突圍,此其一;其二戰鬥意識不強,由於我們一直採取避實就虛的戰術導致很多戰士不敢硬碰硬,甚至是不敢打大戰硬仗,從前還好説,但是隨着敵我雙方勢力的不斷加強,早晚有一天會有一場甚至數場惡戰,是問到那時你們當中還有誰敢保證一定能取勝,依我看來不敗就不錯了。”我的這一番話説的眾將具是十分慚愧,阿不服氣想爭辯幾句可是被多爾袞拉住了,也難怪,阿其人十分野,他的部隊也是這樣,我經常能收到來自地方上對他部隊的彈劾,情節嚴重的我派人去處理,不是十分嚴重的就暫時壓下去。後來派阿和多爾袞一起到黑龍江,並且將江域分給他駐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任他一直在朝鮮折騰,早晚會出事。
“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聽了這話不服氣,這不要緊,我但願自己是説錯了,可是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在戰場上發生了這種事,其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必須防患於未然。未來兩年多爾袞、阿、蘇克薩哈以及佟養的部隊需要將人數控制在三萬左右,也就是説你們這些部隊擴軍的空間暫時不會加大。但是裝備會不斷的更新,我希望你們在這兩年裏養蓄鋭,訓練出一支天下無敵的騎兵部隊,兩年後我將按照你們各自部隊的表現重新評估,將軍隊分為甲種兵團和乙種兵團。甲種兵團可以將部隊人數擴充到五萬,而乙種頂多維持現狀,在軍餉和裝備上也要有所區分,這其中的分別你們自己去想吧,我就不多説了。
古人有云十年磨一劍,我只給你們兩年的時間,兩年後部隊就要拉出來打大仗,硬仗,我可以事先透一下,戰爭的規模絕對不會比這次北京戰役的小,到底何去何從你們照亮辦吧!”這些人一聽還要等兩年,不有些失望,可是甲種兵團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光聽那名字就知道,是以都是摩拳擦掌等着回去大幹一場。有了最近兩年的軍事目標,還要有今後五年的,不光是軍事上在經濟和政治上同樣要有舉措。這不是短時間內我一個人就能説了算的,也不是我都能想到的,所以乾脆趁着這幾天眾人都在一項一項的逐步落實。
由此一個宏偉的藍圖勾畫在了我們面前,利用五年的時間打開海外市場,基本上壟斷亞洲貿易,在呂宋建立最大的轉口碼頭,控制馬六甲等海峽,將西洋的戰船限制在印度洋,建立一個環中國海的環形島鏈,有效的拱衞中國的海防。
在朝鮮國內開始逐步的統一規範度量衡,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員體系,將税制改革推行到全朝鮮,以貨幣代替貢米,加大教育力度,從中原繼續進行移民,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設想,目前朝鮮的體制還不完善,想要盡善盡美的完成一次五年計劃絕對不是件容易事。
對於明朝依舊奉行君臣關係,但是要平等貿易,並且找機會霸佔台灣和海南兩島,完成對明朝沿海的戰略包圍,在台灣和海南建立兩個大的陸軍基地,以備將來不時之需,當然了這是第五年以至於更遠的戰略,眼下當務之急是敲開本的大門。
對馬島的歸屬就是一筆糊塗賬,這個小小的島嶼在幾百年間多次易主,當年蒙古的艦隊就是從這裏出發進攻九州的,只可惜登陸後遭到了本人的頑強狙擊,兩次遠征都告失敗,尤其是第二次更為慘烈二十萬的部隊回來的寥寥無幾,當時太平洋上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這場風暴持續四天,使得蒙古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若是沒有那場颶風現在的本是什麼情況真的難説。
為了對付本我從朝鮮的王室檔案中搜集了很多的資料,其中正有包括忽必烈兩次徵倭的,當然了也有關於對馬島的歷史。對馬島一直以來都被宗氏家族所控制,至於其家族的淵源我沒有興趣考證,我不是研究歷史的,不想在這上面耗費時光,宗氏家族應該算是本幕府的大名之一,所以從本上講對馬島是歸本管轄,儘管經過兩次蒙古徵倭可是宗氏家族還是倖存下來了,並且不斷髮展壯大。壬辰倭亂時更成為倭寇進攻朝鮮的前哨,儘管他表面上臣服於朝鮮,可是骨子裏卻是十足的倭寇,很多跡象表明沿海的倭寇很多是從對馬島出發的。只可惜壬辰倭亂以後朝鮮再無餘力征服對馬,一直沒有動他,光海君復位以後對馬島的大名這一代的宗主宗義成曾派使前來祝賀,老頭子一高興還封了他官,得這傢伙既有朝鮮又有本的官制,真是便宜他了。
宗義成很圓滑,整個就是一個兩面派,誰也不得罪,叫人拿不出把柄來對付他,名不正則言不順,為了控制對馬島我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個什麼藉口出兵。這可真是一件撓頭的事,我雖然有時夠詐,可是讓我找藉口來發動一場侵略戰爭,在理智上説的過,可是情上還是有些説不過去。
“先生可是在為出兵對馬的事發愁?”李復覺這時走進我的書房,見我看着對馬的地圖在那裏發愣忍不住發問。我是什麼人他也清楚,自然被他猜透。
“復覺説的是啊,這場仗關係重大,我們不能師出無名啊!”我愁道。
“這有何難,我還當是別的什麼事呢!”李復覺信誓旦旦的説道。
“只是這事得大人你做主,否則將來查究起來可別説我怎麼樣。”李復覺先把自己摘清。我笑了笑道:“自然是不會讓你為難,你就只管説吧!”
“大人,你還有所不知吧,不論是壬辰戰爭之前還是戰爭結束後,對馬島上的宗氏一族對對朝鮮的經濟依賴都要遠遠超過對倭國本土的依賴。所以,只要我們找個理由停止或者限制與對馬島的貿易船隻數量時,就無異於掐住了對馬島的脖子,到時對馬島必定無以為繼,要麼徹底向我臣服,要麼就像從前一樣派人假冒倭寇前來劫掠。有了這個藉口我們何愁不吃掉對馬島呢?”
“哈哈哈!”書房裏傳來了兩個男人的笑,我發現我和李復覺總是有共同語言,連做事的方式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