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後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屬龍。據説,屬龍的人什麼都好,就有一個病,好高騖遠。這話大概是對的。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朝一成為一個大作家,人們哭着喊着要我的簽名,張藝謀、斯皮爾伯格們排着隊來買我的作品改編權,籛莉芳成為無錫歷史上繼籛鍾書以後又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這個夢很早就開始做了。小時候因為作文常給老師拿到班上做範文讀,那夢想便藉着老師的表場聲一點一點膨脹起來。高中時幾篇作文上了一份連市級都説不上的小刊物,手寫字頭一回變成鉛字,那夢更是猛地膨脹了n倍。可惜緊接而來的排山倒海般的高三複習又一下把它壓扁了。

我偏科,除了文史什麼都學着吃力,必須全力以赴應付高考。那時韓寒還沒出現,偏科的人前景不妙。不過在任何時候,頑強的文學愛好者們總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困難中謀發展。我就給自己的夢想留了一線生路:高考志願基本上都填了師範。不是因為先知先覺,預料到教師待遇馬上要提高,而是因為那可貴的寒暑假。

老天保佑,我達到了目的,以兩個暑假加一個寒假的努力,寫出了這部《天意》。

不過説到《天意》這個故事的緣起,倒是在我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之前。

那時大學裏上計算機課,練習五筆字型時我想:打些什麼字呢?辛苦半天盡打別人的文章豈不太冤?乾脆來一篇自己的吧。

當時還沒想到科幻,只打算寫武俠。我對漢初人物很興趣,尤其是韓信,他傳奇般的一生和悲劇的結局令人慨嘆。偶然在一份歷史雜誌上看到一篇《韓信是否有後》的文章,説有野史載:韓信雖遭族誅,卻有子嗣留下,因有蕭何的幫助,投靠南越王尉佗,把“韓”字去掉一半,改姓為“韋”云云。一看此文,不由大喜:這不是一個天然的孤兒復仇故事的開頭麼?此間大有文章可作!

於是興沖沖捋袖上陣,以每分鐘一二十個字的爛速度狂打了幾節課,主人公還沒出場呢,就得到一個不幸的消息:計算機課結束了,以後不用再來上機了。

我的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説就這樣胎死“機”中,但以漢初歷史為背景寫點東西的念頭,卻就此紮下來。

現在想來,虧了那計算機課的短命,否則哪有今天的《天意》——一雞兩吃我是不幹的,而功臣後代復仇的故事,寫得再好,能好過金庸先生的《碧血劍》麼?

所以這大概也是一種“天意”:老天要我老老實實地走科幻創作的道路。至於那段半吊子武俠小説,其實也沒完全白寫,其中一段韓信在寒溪邊的內心鬥爭我用到了《天意》裏,算是三年大學業餘創作生涯的一點紀念吧!

錢莉芳2004年1月4於太湖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