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前胸後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陷世》新章節發佈了,歡親們前來支持!
德志今晚不能熬夜了,因為飢餓,吃方便麪很容易餓,這是真的,就是一團乾麪,其餘是水,當時吃得熱火朝天的,覺得飽了,可沒過多久,肚子就像沒放文件的皮包,前搭後背,兩張皮緊緊依靠在一起了。
洗了之後,德志上牀睡覺,知道第二天底下肯定要熱鬧,不怎麼敢熬夜,就是在白天裏補覺,也不好睡,底下辦酒席,外面唱大戲,聲音震天響,想要消停都沒辦法。
第二天一早,果然外面底下開始傳來音響的聲音,是唱戲的已經在舞台上調試音響設備,是不是地發出一些噪音,噪音過後,又是一些輕音樂,輕音樂過後,又是噪音,噪音之後,是免費歌曲,歌曲沒有引起德志的興趣,以前覺得還行,可是人的容量有限。記不住,也不想記住這些免費過的歌曲。
德志覺得那種音樂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覺得好玩,曾經年少的時候,喜歡追星,可隨着年齡增大,也就漸漸地冷了心腸,變得比較麻木,任憑你再免費的音樂,到了德志這裏,也是萬念俱灰,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底下音響很有震撼力,聲音傳到對面山上,又回來,還真的振聾發聵,這個地方,有一條公路橫穿村子,馬路兩邊是村民的民房,人們已經習慣了吵鬧,只有夜晚的時候。除了拉鐵礦的車轟隆隆地跑過去之外,也就沒什麼大型車輛經過村子了。
自從夜行卧鋪車接二連三地出事,車有自燃現象,還有追尾事故,政府已經在限制夜行卧鋪車的數量和車次,這其實是很悲催的。很多卧鋪車車主都有意見,但是,再有意見,怎麼能和政府對抗呢?只能緩和一下,減少一些税費的徵收。也算是安一下車主。司機沒什麼損失。不開夜車,就開白班車,這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問題。無論開什麼車。都是掙苦力錢。
樓下也有不少人説話。看來,今天的廚房又用不成,早餐不好辦。只有自己解決,想辦法到街上吃,他們不供應早餐,幫忙的例外,他們本來是做飯的,當然不存在吃飯問題,做的時候,隨便吃兩口,就是一頓飯,關鍵是,做飯的一般情況下,聞聞香味,就夠了,那些油煙,足夠讓人受的了。
德志看尹懋在飲水機前打水,就問:“怎麼樣?吃了嗎?”
“沒吃,我們去哪兒吃?”尹懋問。
“還是去丁字坡吃,只有那裏的飯既便宜又好吃,為什麼不去?”德志説。
德志有些想當然,覺得自己喜歡的,別人一定會喜歡,實際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可能整齊劃一。
“哦,我不去了,我覺得去那裏吃不太好,主要那裏太髒了,來來往往的車輛,那家飯店離公路太近了。”尹懋説。
“那你是不想去吃了,你想吃什麼?”德志問。
“我還有一些麥片可以吃。聽説吃麥片可以降血脂、血壓啥的,吃了對身體有好處。”尹懋説。
“誰説的?”德志很好奇,他知道尹懋喜歡研究醫學,特別是對中醫,更興趣,隨着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像老中醫了,一般患者都喜歡老一點的中醫,覺得老的比少的可靠,實際上不是這樣。
“這是劉小姐説的。”尹懋説。
德志聽了,非常驚訝,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德志還以為是他看書得出的結論呢,卻原來是他聽信了劉小姐的説法,這就不好理解了。劉小姐又不是中醫,也不懂醫學,憑什麼要信她説的呢?
“是不是真的啊?你相信劉小姐的話嗎?”德志問。
“當然是真的,我都瘦了兩斤了。”尹懋説。
“是嗎?那你的意思是你早就在吃麥片了嗎?吃了多久啊?”德志不知道該問什麼才好,要知道,他是特別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再説,現在吃麥片已經得到了好處,好處就是瘦了兩斤,這是成績,不知道現代人為什麼特別喜歡瘦,不知道瘦能帶給人什麼好處。
其實,瘦得弱不風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要知道,亞洲人種,特別是中國人,都稍微偏胖才正常,人種不同,要是想讓中國人都變得像非洲人那樣苗條,恐怕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過分追求苗條實際上是錯誤的,但是,尹懋和德志看上去都不太瘦,這不太符合亞洲人或者説中國人的標準,要説標準,還真難找到,專家説的也不相同,書上報紙上登載的也不見得好。
樓下開始零零星星有人來了,可能是和鮑紹家比較親近的人,但不是請來幫忙的,還是要給錢上禮,不能以工代禮,也就是説,不能以幫忙等勞務來代替紅包。
這紅包其實就是禮錢,中國人講的就是這個,其實,有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戲台上開始上人了,人數不多,大概就是三四個演員,其中有導演,導演可能就是老闆,在台上走來走去,找找覺。
然後又跑到台下來(其實台上台下就是三級台階),但是,就是這些台階,就是讓人分列在兩個世界,其實,人就有不同,位階不同,人心各異。
鮑娜對這種熱鬧不興趣,在樓上自己的房間裏和同學在一起,她的女同學來找她,開始的時候,還去山上看了看,道路不通,又跑了回來,也沒啥好玩的,平時樓下就有人,人來人往的,很是惹眼,現在的人更多,認得的,認不得的,都來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鮑娜父母的親戚。
當然,這些來客中也有一些是鮑紹的新老朋友,大部分是牌友,這種場合,是要來捧捧場的。
這時候,董旭柱和凌會計來了,跟在他們後面的,是鮑紹。
鮑紹今天特別開心,今天是好子,可以大肆斂財,當然,這種斂財不是巧取豪奪,而是一種正當利益,説到底,都是過去和將來要趕情送禮所必須要用的真金白銀。送出去,然後再收回來,錢還是錢,不過,數量會增加,因為錢越來越不值錢。
董旭柱和凌會計坐在櫃枱裏,有人來,就會送禮,一個收紅包,一個負責記賬。
大紅的賬本,看起來像是喜帖,成為一個摺子,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字,凌會計的筆字還行,董旭柱負責收紅包,打開紅包,拿出錢來,數一數,唱出多少錢,凌會計就在紅摺子上寫下一筆。來一個,記一個;來兩人,記一雙。
涉及到錢的工作,就需要多一個人來看,一人為私,二人為公,多一個人監督還是不錯的,再説鮑紹在忙,本顧不了那麼多人,總有些疏漏的,掛一漏萬,不是不可能,人在
動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
鮑紹空跑過來説:“二位辛苦了!”
“不辛苦。”董旭柱和凌會計異口同聲地説。
鮑紹笑着走開,他説:“二位先忙着,我去那邊去了。”
“您就去忙吧,我們在這裏守着。”董旭柱説。
其實,他倆現在是收銀員,工作崗位十分重要,不拿工資,可鮑紹會請他們吃飯,派煙是另外的,喝酒與吃飯同時進行。另外,村支書和鮑紹的關係不錯,沾親帶故的,他們也不敢馬虎,多少都會給一些面子,不好駁回他的面子。
當一回出納會計,也算一種光榮,況且又不是很累人的活兒,坐在收銀台的位置,看上去讓人羨慕,和錢打道,更是愜意,哪怕這些錢不是自己的,摸着也舒服,
到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