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講點良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陷世》新章節發佈了,歡親們前來支持!
但是,來支書還講良心,別人看不懂的,他主動去解釋,每到一個地方,他就要解釋,儘量讓大部分都懂,這樣才好支持他工作。
這個村支書,看來會籠絡人心,只有籠絡了人心,他才能當得長久的書記。他就是這樣的,一方面不得罪直接的上級鎮領導,金正,另一方面不得罪老百姓,縣政府那裏就不用説了,有他的三個子女在那裏把關,沒有什麼問題,大小事都有人罩着。
還有梁馬江的妹妹、妹夫,在林業局,咋説也是政府的人,不敢得罪,對梁馬江開摩托車撞傷了來支書的父親,他也不敢説個不字,只能忍氣聲,沒辦法,為了孩子們,只能做出犧牲,自己吃點虧算了。
假若來支書不是書記,梁馬江的妹妹不在林業局,又怎麼樣?要錢,他有嗎?沒有。要命,有一條,他敢給,你敢拿嗎?恐怕也不敢,這個梁馬江,賠償別人的錢沒有,説到打麻將,他就有錢了,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到錢,這是他的快樂之源。
離開了麻將,他就會死。離開了牌友,覺得生活沒意思,要説親人,只有牌友最親,要説誰能帶來安,唯獨有不會説話的麻將,這就是現實,沒有辦法,實在是很無奈。
小鬍子在催他們了,在路上不停地摁喇叭,來支書喊道:“別吵了。來了!”他的一嗓子,就讓“小鬍子”偃旗息鼓,不敢再張揚,來支書説:“這才像話,真是開玩笑,來了就想走,到了三岔路那裏,還不是站在車旁,傻乎乎地等人?這會兒急了,早幹嘛了?要是早點。現在就當上爺爺了。”他一説完。大家都相視一笑,不覺得這話説得不好,也不覺得説得好,總之。非常有意思。
這是一個問題。是什麼問題?為什麼來支書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他很會當官。這個官不大,有點像過去的保長,實際上還是要不少的心。
大家從大水池上來。踩着青草,穿過人家的茶園,然後到了小路,再往上走,才到一條稍寬點的路,麻木車下不來,有一段坡太陡了,沒辦法,只有靠步行,否則就沒辦法走上去。
山洪沖刷了路面,出了石頭,經常有人在修路,自然變得還比較平整,就是坡陡,有泥,下過雨之後,上面有青苔,顯得比較濕滑,這麼一個地方,在路的兩邊,也散居着一些農户,這些人住在這裏,比較舒服,有點像世外桃源了。
在這時候,喇叭又響起來,比較刺耳,大家都到了車的坎下,司機看不到,來支書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把他嚇一跳“小鬍子”摸着頭,不好意思地説:“對不起,沒看到,沒看到。要是看到了,我也不摁喇叭了,我的確沒看到。三岔路有人等我,打電話來要我下去。我沒辦法。”
“三岔路不是你一輛車吧?他們不會坐別人的車?”來支書説,看“小鬍子”那個樣子,他不好説什麼,覺得他有點意思。
“人家指定要用我的車,沒辦法,沒辦法啊。”
“小鬍子”説。
“行了行了,少來這一套,我清楚你,你是想看三岔路口來來往往的美女吧?”來支書調侃道。
“看看來書記説的是什麼話?我是老頭了,還想嗎?”
“小鬍子”説。
“怎麼不想?想,恐怕不動吧?”來支書笑着説,看起來他在年輕時候是個**。
“來書記,你不要説我,你肯定有問題。你現在在笑我吧?想當年,誰都一樣,到現在,男人大部分都不行,舉不起來,舉起來堅持不久,然後就蔫了。”
“小鬍子”説。
“你現在還行,見了女人能舉起來,就是好事,舉不起來,就完了,看了美女,想那事,還證明你行,不想那事,證明你完了。以後真可以省掉一筆風債了。”來支書。
“書記,書記,別説騷話了,快上車吧,人家都等不及了。”
“小鬍子”催促道。
“行,上車,只怕是老情人在催你吧,別的車都不坐,是不是有問題啊。”來支書笑着説。
“書記,你知道的,現在有心無力,養情人可以高投入,少產出的,要承擔風險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你清楚,花錢養情人,情人到時候會養小白臉,老頭子有錢,養了白眼狼的,多得很,不是你不知道,是你在裝糊塗吧。”
“小鬍子”説。
大家上了車,關上車門,車就開始發動。下山的時候,車跑得和上坡的速度差不多,下山的時候更要小心。
德志發現路邊有一些牛糞,這是奇怪的,按説這裏的牛糞都被積極的村民撿回家,漚肥,用來給土地上肥,讓地裏出產更多。
車到了主公路,開始撒歡地跑,小小的麻木車開始顫抖,就這樣抖抖索索地前進,竟然像在玩一種遊戲,又像在坐過山車,這種覺,只有坐過麻木的人才會有,像有些領導估計不會坐麻木,是個人兒,就有車,所以,當官還是好。
車很快到了德志住的樓下,來支書叫停了車,他們下車,德志向他揮揮手,他就走了,麻木發出的聲音,驚飛了房頂上的烏鴉。
德志很清楚,來支書這次回去,又要找人打牌了,既然打牌,就要安排中餐,中餐是在凌會計在的時候,十有**會定,凌會計不在,就不定,他隨便在別人家吃點,也就完事,然後繼續打牌。
他是村支書,有了這個特點也不算壞事。旁邊的村支書,出門就開着幾十萬的車,股底下坐着一座山呢,村支書把村集體所有的山林賣了,買幾部車都行,每個幹部都配一輛,都綽綽有餘,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來支書還是要留一些東西給下代人的。説來説去,他做到這麼久的書記,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他的想法是對的,這個也讓德志學到了一點,就是不要輕易賣地、山林還有自然資源,這個東西一賣出去,就糟蹋了,想要恢復,很難,想要買回,也不容易。
德志他們上了樓,他進了房間,然後看書,尹懋去整理剛才隨手拍的幾張照片,怎樣整理,是他的事,德志曾經提出過意見,沒有被採納,以後也懶得再提。
人的本定下來後,很難改變,不能改變,在一起就很難受,難受久了,就麻木了,也就不再説什麼,否則一分鐘都呆不下去。
德志也有不少的缺點,但是,他有時候清醒,有時候糊塗,他明白,別人提出來的意見,非常難以接受,勉強接受,也是很難改變。這種固執,與生俱來,後來又得到強化,到了最後,竟然變得麻木,越到中年,越是明顯。
看書,顯得不重要,德志的心事一多,竟然找不到重點,目前最明確的,就是要拿到本科文憑,這是正確的出路。將來在機構不做了,或者機構垮台了,解散了,還有文憑,可以找到新工作,如果沒有文憑,恐怕就要麻煩。找體力活,幹不了,死得快,找高智商的活兒,也幹不了,羞死了。
為了強迫他自己多學習點新知識,德志就拿着筆,在本子上寫,寫字可以幫助集中力,反正孩子不用的作業本,多了去了,拿來隨便寫,隨便畫,寫着畫着就可以掌握一些知識。這個方法正是應了“好記不如爛筆頭”那句話。到了這個年齡,記憶是個問題,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