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00章約法失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吃飯,德志已經習以為常。才開始的時候,也就是才進村的時候,大姨媽齊老師再三代:“不要去村民家吃飯。”她還講了個故事,説宋生前很受村民歡,平時邀請他去村民家吃飯,他不去,到了過年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也就是,據機構的規定,必須在過完年後,正月十五前上班。這個制度規定得很死,不夠靈活,因為那時候城裏人都上班了,但是鄉下人還沒有。村裏還要等待暖花開,凍土鬆軟後,才能做事,但是,城裏人不存在耕種,也就對氣候的要求不怎麼嚴格。還有,就是在城裏上班,不用擔心氣温對人的影響,辦公室裏有空調,都分不清是夏秋冬了。劉小姐常説,港島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沒有她的身體好,原因就是她不經常在空調辦公室裏待著,而港島就不是了。港島一年四季都熱,空氣中帶着濕和鹹鹹的味道,身上總是濕漉漉的。可能是海洋氣候的影響吧,對港島人來説,基本上每人都在海風中沐浴。到了辦公室,不吹冷氣,是不好過的。尤其重要的是,港島辦公室的冷氣非常冷,大夏天的,屋裏的温度大概只有十幾度到二十幾度,需要穿厚衣服才行,常年在辦公室裏,偶爾出來,上上街,稍不注意,就會冒。因此,在港島的同仁,經常有人冒,看上去病怏怏的,很沒有神。也難怪,劉小姐在內地工作,已經完全適應,鍛煉出了好身體,雖然在內地沒有機會拍拖,但是,得到一個好身體,也值得。到了上班時間,就得上班,哪怕到了村裏沒事,也要呆在村裏,這個要求,是劉小姐提出的。她來自港島,港島是一個遵守規矩的地方,朝九晚五地生活,是他們生存的方式和策略,唯獨遵守規矩,才不會破壞秩序,其實,德志也是,來自城市,養成了習慣,就會造成一種比較美麗的人生氛圍,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真的很美好。確實在歲首年初的時候,村民都忙着過年,沒有時間做基金會的項目,這時候,也是工作人員最閒的時候。村民家裏準備過年待客和自己吃的食物比較豐盛,不及時吃完,等天一暖和,食物就會壞掉,與其扔掉,不如和別人分享。這一點,農村人和城裏人就有了分別。於是,村民稍微有點良心的,總是來邀請宋到家裏吃飯。宋有乙肝,吃不得油膩東西,恰巧在那個時候,家家户户都準備大量的油膩的東西。因此,宋每逢到了吃飯的時候,比如中午或者晚上,他就躲進房子後面的山林裏,讓來請他到家吃飯的村民找不到,只好返回。因着這件事,齊老師總是大做文章,讓新來的工作人員向宋學習,吃自己的。另外,不佔村民的便宜。但是,她不説內情,要知道,宋的老病,宋波和他同進同出,不好意思一個人去,再説,他若去了,誰來照顧宋?德志又想到,齊老師説話留有退路,她還説,萬一推辭不掉村民的邀請,也不可破壞和村民的關係,就去吃,只是吃完之後需要給村民錢。給錢給多少呢?不知道,其實,給多了,德志拿不出來,給少了,人家不高興,要是真的認真起來,那點銀子,人家也不會看在眼裏,別以為山裏人窮,就看不起人,其實,山裏人很有志氣。這個規定,如同就是烏龜的部(龜腚)一樣難看,也難以執行。據村民的風俗,在任何地方,吃了村民的東西,現場給錢,往往是對村民的侮辱,得大家很不愉快。國人都講含蓄,不想把事情得太直白,不是萬惡的資本主義,比較重視個,一是一,二是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分得清,查得明。大家互不相欠,因為大家的比較大,今天在這裏,明天就到外國去了,今天送禮,是考慮朋友情誼,到了外國,就沒辦法還禮,於是,乾脆當時就把問題清楚,不留將來籤個人情。光買機票的錢,就是所送禮物價值的幾倍,不划算。村民既然邀請你吃飯,那是瞧得起你,不存在要錢的問題,你偏不信,拿着龜腚來説事,只有碰壁。因為中國人特別注重吃,是餓怕了的民族,能夠生存下來的,都不簡單,除了頑強的生命力,還有就是輩輩相傳的人。而吃,無論是請吃還是吃請,都是好心的,都是聯絡情的最好的方法。不是生硬地説不,不是為了原則而喪失人的。在這一點上,齊老師不值得一提了,反倒是劉小姐還能體諒一線工作人員的苦衷。才到虎坡村,餘哥和德志頭一次在村民家吃飯,那是在項目開始前,在村裏走訪的時候,因為山高路遠,走到深山裏,到了中午要返回家做飯吃,還沒走訪完,半途返回,明天再來,顯然行不通,只好在半路遇到農户,就地解決午餐問題。吃飯之後,德志謹記齊老師的教導,掏出錢來要給,人家説啥都不要,連連推讓,餘哥也沒辦法。只好作罷。邀請他們吃飯的村民很開心,高興極了,並不覺得虧損什麼。山裏人的確淳樸,對人熱情,在山大人稀的環境裏,他們更加渴望有客從遠方來,願意和人本不會斤斤計較,這次吃掉多少食物,費多少錢,反而會以家中常有客人來往,而到自豪和滿足。齊老師可能從農村出來得早,不懂村民的心,在辦公室裏空想,讓前線工作人員吃村民的飯,就得付錢。齊老師講普通話,甚至在她的親人面前都是這樣。得家鄉來人,看她像是陌生人,或者是港島人,或者是外國人,總之,不是內地人,不是農村出來的人,已經完全變了,面目全非,甚至內心。

話説回來,如果給錢,人家不要,可以想辦法給,比如買一些等值的生活必需品,家中有孩子的可以買些零食或者玩具,都可以,這些不用齊老師代,大家都清楚,都會自覺地去做,當然,有些人例外,比如金蓮一,只想人家的好處,不想讓自己做任何的付出,甚至連一稻草都看在眼裏,臨走時要拿回家,當柴禾燒。

齊老師總認為這些工作人員很笨,總想事必躬親地教導他們,結果,就擺錯了自己的位置,扮演了不好的角。人笨不笨,不是看表面,有些人看起來笨笨的,可是過得很好;有些乖巧聰明,可不見得過得幸福。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例不勝枚舉,無論在城裏還是在鄉下,都是一樣。不要過分聰明,不要過分正義,這些都是不好的,人要善於藏拙,不要做得太圓滿,否則,領導就沒事幹了。當領導沒事幹的時候,你就沒事幹了。

比如,她在學校教書,面對的都是學生。老師高高在上,訓導學生慣了,學生常在下面坐着,看老師都是仰視,老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位置的優越,這種優越沒有及時調整,就帶到了同事面前。

雖説同事來自城鄉各地,文化水平差異較大,但是,在齊老師心目中,都是她的學生,雖然有些同事年紀比她還大,她卻總要佔上風,不給別人留退路和餘地,批評同事,是家常便飯,只要跟她在一起的,沒有誰沒有捱過她的批。

相反,沒有誰來批評她,她自以為自己是十分完美的。這種無視自己缺陷的老師,非常可悲,沒有人會在她面前説實話或者是説心裏話,因此她常被矇蔽和欺騙。齊老師是聰明人,無可厚非,可沒有德行,就容易引起別人忌恨。這樣的女人,自以為能取代男人的地位,可是,她永遠不明白的是,她永遠無法取代男人的地位,永遠無法當好領導。無論你再努力,做到人生的頂端,還是副手,不可能主宰稍大一點的機構,只能在小機構裏指揮幾個人,即便這幾個人,也是貌合神離,並不買她的帳。

因她總記得別人無意中説出的無心的話,她將在某個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批一通,讓人下不來台,簡直是無地自容。她卻不管不顧這一細微的變化,仍然大放厥詞,狠鬥猛批,將人置於死地而後快。

德志最怕這種女人,貌似很聰明,實際上很愚笨,但又無視自己愚笨,總想辦法掩飾自己的缺陷,卻巧成拙貽笑大方。

對於在村民家吃飯,德志自己有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本用不着齊老師的指點。因為德志也是中西部的人,在地理位置上,比齊老師更加接近歸州縣虎坡村的人,對風土人情和世故,他比齊老師懂得更多一些,可是,他是被領導者,也就不必要去糾正齊老師的不當言談和舉止了。

尹懋當然也不贊同齊老師的説法,他和德志在這一點上取得一致。

對於賈友虎的邀請,他倆決定接受。

看看賈友虎的執拗的樣子,德志笑着説:“我們不希望你永遠站在這裏,會影響我們睡覺的。這樣吧,我們去,聽你的好不好?”賈友虎高興了,説:“這還差不多!走!”歡廣大書友光臨閲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