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96章世界銀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賈友牛拿了啤酒開始喝起來,他們這裏的風俗,自古就是這樣。德志已經領教過了。

山區,有些濕潤,冬天寒氣襲人,高低氣温差異較大,不喝酒,似乎難於抵禦冷氣,不好出體內積攢的寒氣。喝了酒,酒的作用,要大得多,可以提高抵抗力。

德志清楚這一點,但是,像宮支書那樣的喝法,讓人膽寒,那不叫品酒,叫牛飲,像喝水一樣,一般人都無法忍受。

啤酒度數低,酒含量不高,還可以對付。像宮支書那樣,用保温杯來裝白酒,且還是包穀酒,更是厲害。難怪他子警告他,喝醉了酒摔死了,也不收屍。宮支書的老婆身子高,有力氣,加上不喝酒,身體好。而宮支書卻不行,被酒傷了肝,肝不行,身子也不行。渾身無力,連帶孩子都困難,幹農活有沒有這個人都沒多大的關係。另外,就是帶孩子,他都追不上孩子,跑不過孩子,自然管理也不到位,他的大兒子也就不放心讓他帶,因他是酒麻木,走到哪裏,喝到哪裏,喝得酩酊大醉,別説帶孩子,連自己都管不了了,若帶孩子,那不是害孩子了嗎?

話説得如此狠毒!管用嗎?不行。宮支書照舊,走到哪裏,喝到哪裏,醉倒在哪裏,説來奇怪,宮支書從來都沒有醉死過去,也沒摔死,這個讓他子更加肆無忌憚,越發詛咒宮支書去死了。困難是恨極了才説這話,對於酒鬼來説,僅憑嘴巴説,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詛咒歸詛咒,越詛咒,越沒事,越長壽。因為是詛咒的詞是”老不死的“,那不是祝福是什麼?老,而且不死。老,證明是南山不老松,不死,那就是永生。這樣的咒詛實際是祝福,兩口子鬥嘴,説得越難聽,情也就越深。再説,宮支書十分聰明,不跟他夫人犟嘴,這樣,他夫人就鬥不起來。發一通牢騷,也就算了,不會沒完沒了的,因為孫子就在身邊,那小傢伙只要醒着,就一刻也不消停,讓她沒辦法,連吵架都不能吵個囫圇的。不像才結婚那幾年,沒有多少人,除了公婆,就剩小倆口了,閒來無事,就會説些閒話,閒話裏多少都有人身攻擊,其實,忍一忍也就算了,不必到兩敗俱傷。因為子還得過,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大概如此。

宮支書在外面訓斥人,整材料,回到家裏,卻遭到訓斥,被家人整材料,這叫一報還一報,一點都沒錯的。整材料的在外頭威風,回到家就連狗都不如。在外頭威風,就將威風停在門外,不能帶回家,就像不能把工作帶回家一樣。工作的事,不能摻合家裏的事。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效率。

賈友牛邊喝酒,邊説了來意。女主人很熱情,平時見不到什麼人,聽不到人説話,只聽得河裏的水嘩嘩,見到人,顯得格外親切。看來,人是羣居的,如果把人放進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那人會瘋掉的,不像羅賓遜那樣做,在小島上過得很快樂,因羅賓遜是基督徒,有信仰,能夠忍耐,並不稀奇。德志很清楚,羅賓遜就是小説中的幸運兒,沒有被食人族發現,就是奇蹟。若果硬要發票,那麼只有等等看了,一時半會兒也無法解決。

村幹是不願意到這個深谷裏來的,不是愛的緣故,德志也不想來,太遠了,下來不易,上去也難,關鍵是不通公路,靠兩條腿上下,與地球引力做鬥爭,當然要困難許多。

德志還年輕,爬得動山,以後老了,腿腳不靈便了,困難增多了,就不會再從事這種工作。誰不願意享福呢?誰不願意住在平地呢?

當然,在山裏住慣了,如果搬到城裏還不習慣,或者搬到平地就很不習慣,如果習慣,三峽移民搬遷走了的,又偷偷地搬回來,畢竟故土難離。回來上不了户口,也沒關係,就是不願意住在平地。

這個可能和人的本能排斥有關。

山區的人稍微好一點,不怎麼排斥平地上來的人;住在平地的人卻生來就喜歡排斥人,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市,都是這樣。沒準兒,大城市的人排斥外地人的現象更加嚴重。

説到水池,那女主人滔滔不絕地講了吃水困難的事。

以前的民謠説:“聽見水響,看見水,吃水愁上愁。”沒準兒説的就是像這樣的居民,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山區的住房大概大同小異,依山傍水而建,背靠着山,面向着水,看得見水,如果想把水上來,就不容易,除非,在山上找到水源,否則,一輩子都得看着腳下嘩嘩的水發愁。

德志暗暗記下,剛才來的時候,發現他們已經建好了一口水池。

德志問:“你們新建了水池對嗎?”女主人説:“是啊,才建的。聽説你們來幫我們,我們很高興。從我家到宮支書水池那裏,距離太遠,需要很多水管。我們兩家就商量,自己做一口水池。這樣自己用水就方便了。我們也沒指望,通過你們來幫助我們。我們從來都是被忽略的,早已習慣了。不過,我看見你們,就覺得有很大的支持。”德志問:“你有什麼要求嗎?關於水利項目。”她説:“是這樣的,如果你們還願意幫我們,就準備一些水管好嗎?”她又説:“我們的水池已經完工,目前需要水管,接到水池那裏,分給兩户人家使用,這樣做,方便兩家人,多好!三户以下就不必安裝水錶,兩家相互謙讓點,估計這口水池的水用不完,因上面有活泉,水不停地進大水池。即便是乾旱季節,也是這樣。”德志心想,原來這女主人很關心村裏的水利項目,雖開會去一次不容易,山很大,要爬山,走很遠,婦女夜裏去參加開會,不太方便,為了安全,德志也不勉強讓所有人蔘加。

開會一般在晚上,村民只有晚上才有時間,白天要忙於農事,沒空。不是特別重要的會,村民白天參加開會的極少。要開會,選在晚上開比較合理,也容易組織。但是,對於婦女的要求,就不必了。特別自從山上出了那一檔子事兒之後,更要小心。

這女主人即便不去開會,也懂得開會的內容,知道基金會的具體要求。比如説,三户以上的農户共用水池,原則上要安裝水錶,目的是加強管理,保證大家都有水吃。但是三户以下,就沒做要求。

這裏剛好是兩户人家,不需要安裝水錶。而且也沒有讓基金會出一分錢來做水池,完全是他們自費。

現在的要求就是要解決一部分水管。

尹懋説:“我們應該格外照顧你們才對。因你們住得偏遠,更需要幫助。公路邊上的農户,得到的好處比你們多得多,凡有好事,都輪不到你們。”女主人説:“確實是這樣!我們原來合夥做一口水池,沒打算讓基金會出錢,也沒想到讓二位先生解決水管。只是,姚先生在問,我才提出這個的。”德志説:“是啊,如果村裏所有村民都有你這樣的覺悟,那有多好!”尹懋説:“我們做項目,原則是各出一半兒。宮支書好像到現在都沒懂,我們定的出資原則,一個勁兒地要新項目,我們可不是世行。”女主人笑了,説:“什麼叫世行啊?”德志説:“就是世界銀行。”女主人問:“那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吧?”德志説:“不是。”女主人説:“你們的項目資金從哪裏來的?既然不是銀行,總不會自己印鈔票吧?”德志説:“是海內外愛心人士捐助的,我們可不是印鈔廠的,也不是銀行。我們是白白地給你們,不圖任何回報的。”女主人説:“我就説了,你們和他們不一樣。”德志問:“有什麼不一樣的?”女主人説:“他們喜歡擺官架子,極少像你們這樣到最偏遠的農户家裏來。做項目選在容易參觀的地方,通便利,不需要走很多路的地方。像我們這裏,兔子都懶得來在這裏拉屎,更別提官員了。只有你們才願意這樣做。”德志和尹懋聽了她一席話,心裏比吃了還甜。

德志問:“那麼,你們需要多少水管呢?”女主人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尹懋補充問道:“你們的水池在哪裏?水源呢?”女主人説:“我知道,知道,帶兩位先生來看看。”德志和尹懋起身,看到賈友牛竟然在椅子上睡着了。

賈友牛很累了。

他女兒和女婿都在外打工。他女兒以前是民辦老師,鄉村裏的孩子少了,她的工資又低得可憐,蓋房子欠下一股的債,只好向學校遞了辭職信,到南方打工去了。

廣大書友光臨閲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