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膏屍燃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心寶在五丈外瞧見魔女貂嬋的靈魂,忽然間附身的穿進了董卓身體,又從十丈開外對面的那一輛鑾車內,迸出絲絲如織,無儔的內元滾滾貫進肥軀。
呂布方天畫戟剛好直刺其喉嚨部位,卻被董卓用肥的受傷左臂駕開;渾厚的內力摜得他畫戟盪開,身體後傾,差點就落馬。
毫米之差,便宰了這頭肥豬,真是令人捶跺地懊惱不退!更驚訝董卓為何變得如此孔武有力?
李肅、秦誼和陳衞率領十餘名死士,快步趨前圍殺受傷的董卓。
卻見他輕步挪移,如嬌柔纖弱女子的神態,與肥胖的身軀本不成正比,真教人看傻了眼!
董卓猙獰面貌上的虯髯賁展開來,在拚命時便如凶神惡煞般的勇猛,一個箭步摜出一拳,轟在李肅的臉上,只聽頭顱破碎的聲音一響,便噴出一股鮮血往後倒斃!
董卓隨行的史官“主簿”田儀及兩名親僕,撲至呂布馬前,阻止其再次舉戟行刺,與他戰成一團,片刻間即被殺死。
秦誼及陳衞料不到董卓神勇如斯!連同十多名死士加緊搶攻,戟影飆疾如蝨似雨,全都往其目標顯著的肥軀直落而去。
刻下有魔女貂嬋附身的董卓,豈會將這批死士放在眼底?舉手投足之閔,掌風氣勁颳得他們丈長的斧戟互相糾纏,反而不利短距離的刺殺。
不瞬間,董卓就空手搏殺五名死士。
剛殺死三個人的呂布也急得下馬,着畫戟衝刺過去,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拚命架勢。
怎料董卓神威無比,本不顧血不止的傷口,愈戰愈勇,往宮外逃離。
如果這麼被他竄逃生離皇宮,定然舉兵滅漢,一場兵戎相見,血成河、屍橫遍野的慘況,勢將發生。
“曉仙霓!護着我的身。”曉仙霓在張心寶的前鑽出半個頭窺視戰狀,並且守護着。
張心寶決定不面,驟然施展“神鑑一光”靈念力,迸出電光石火般的神識,雖然不很清晰,但已經凝形,確比貂嬋更勝數籌,貫進呂布的識海而隱。
呂布渾身一震!暴喝一聲!如龍騰九霄的氣勢,全身勁氣四處迫散,便將陳衞等一干刺客離一丈之遙,免其無謂犧牲。
貂嬋化身的董卓被其暴喝氣勢驚嚇,身形為之一頓!睜圓雙眼異采閃爍遊移注目,逆眉賁然,咬牙切齒,驚顫顫地直指張心寶化身的呂布憤怒道:“你…竟然是你主謀!”張心寶靈識在呂布腦海中密意傳音道:“貂嬋…不!是魔女巫依婷!你又何必助紂為,違背天意?董卓已經血過多,再加上平時酒過度,就如風中之燭隨時倏滅。”貂嬋於董卓的識海中,淒涼幽怨的輕嘆一聲道:“張郎!您真是奴家的命中剋星…奴家這一番苦心佈置,也是為了您的將來稱帝所鋪路…您真是鐵石心腸,不理會奴家的用情至深嗎?
…
”附身呂布的張心寶苦笑一聲回答道:“唉,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天長地久,又何必在乎朝朝暮暮;輾轉數百年來的恩怨情仇…是時不我予呀!”貂嬋悽然一笑,哽咽的口氣密意傳音道:“好一句天長地久,何必在乎朝朝暮暮…再加上這句動人的‘時不我子’…表示奴家在張郎心目中的份量…可能是奴家用法不當…走錯了方向…就賣您一份人情吧!”聚絲成線的傳音一落,貂嬋幽嘆一聲!
“魑眩**”魂魄離開董卓的身體,飄然往皇城外的鑾車竄而去。
此時此刻,圍觀戰局的衞兵,只看見董卓虯髯賁然怒目指責呂布,氣得連話都講不出來。
只見,呂布神威赫然,舉起方天畫戟,準確無比地戳進董卓的喉嚨,飆出一股血箭,染紅一片。
董卓死不瞑目,若巨柱不堪撐持般的肥軀,轟然倒地。
士兵們暴然一陣歡呼!皆誇呂布神勇除。
張心寶沒料到幾句話就將貂嬋打發掉,魂魄也迴歸本體,輕嘆宿世任務已經達成,駕駛着鑾車往皇宮方向而去。
歡呼聲中,唯有太監包羅及萬象心知肚明董卓是被誰所殺,緊跟着鑾車離開歡呼的場面。
董卓被殺的消息傳到了“未央殿”王允縱聲大笑,躊躇滿志,得意不凡,一股雄君臨天下的氣焰表無遺。
滿朝的文武百官個個震驚莫名,大起恐慌;暗歎驅走了老虎,卻換來了豺狼,都是一丘之貉,卻又不得不做額手稱慶狀,向王允賀喜。
唯獨“高陽侯”蔡邕,不發出了惋惜之聲。
王允立刻翻臉,厲聲斥責道:“董卓是國家的巨賊,幾乎把朝廷顛覆,你身沐浩蕩皇恩,不為皇上慶賀,卻懷念賊對你的一點私人恩惠,反而為他悲痛,豈不與賊同?”蔡邕承認有罪,當面道歉道:“我雖落得一個不忠的罪名,可是君臣古今的大義還懂得,豈敢背叛朝廷,袒護董卓?請免一死,我願臉上刺字,雙腳剁下,允許我完成我正撰寫的《漢史》。”當年蔡邕貶逐“朔方郡”(內蒙古包頭市)時,曾上書請求續寫《漢書》各<志>;他的一生力,全在此一書。
王允命殿前武士當場逮捕蔡邕,付“廷尉”監獄收押。
由於蔡邕是唯一知曉“威武侯”張心寶的真正身份之人!老好巨滑的宰相王允未將蔡邕處死,僅收押在監,目的在於供證實後,打破民間甚囂塵上,傳言張心寶是先帝遺腹子的不實傳説,以絕其眾望所歸他為帝的企盼,這是後話。
史載:人民得到消息,大喜若狂,就在街道上歌唱舞蹈,長安城中婦女,賣掉珠寶首飾,華貴衣物,買酒買,互相慶賀;街上人山人海,一片歡樂。
董卓家族老幼,凡留在“郿縣”城寨的,都被他們的部屬用刀砍死,或用箭死,董卓的屍體則被拖到市場上展示。
這時,天氣漸熱,而董卓一向肥胖,油脂滿地面;守屍的官員,製作了一個巨大的燈蕊,到董卓肚臍眼裏,用火燃燒,竟然大放光明,從晚上燃到天亮,這樣燃燒了一整天。
袁姓家族的門生,把散落在各地董家的屍體,聚在一起,用火燒成灰燼,揚棄道路,做為報復。
“郿縣”城寨中積存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綢緞珍寶,堆積如山,俱都充公,經手之人得到的好處,自然不在話下。
政府命宰相王允管理宮廷機要(錄尚書事);擢升呂布為“奮威將軍”
“持節”開府儀同三司(官位、權力,以及辦公機構和官屬,跟三公相同),封“温侯”和王允同時主持國政。
七之後。
一批文官及士大夫,很多人憐憫蔡邕,極力營救,皆被王允一律拒絕。
“太尉”馬禪專程拜訪王允道:“蔡邕實乃蓋世奇才!對漢朝史蹟典故,瞭解最豐。
如果能完成這部史書,將是一代巨典;而他的罪名,微不足道,殺了他,豈不使天下失望?”王允冷然道:“從前,‘武帝’(西漢王朝七任帝劉徹)不殺司馬遷,使司馬遷寫出謗書(指《史記》),傳後世。而今,國勢中衰,兵馬就在郊外,若使佞的文人,在幼主(劉協)左右執筆,對主上的聖德非但沒有幫助,我們還將受到他的訕笑譏諷。”馬禪悶悶不樂告辭退出。
他曾對人慨説道:“王允的子孫莫非就要滅絕?善良的人,是國家的命脈,《左傳》有云:“善良的人,天地的命脈,一旦斷絕,不亡何時。’;史料的整理,是國家的經典。
斬斷命脈,除經典,豈能長久?”王允為了防止蔡邕將他曾對董卓逢拍馬的醜事列入《漢書》,所以抨擊司馬遷的《史記》是一部“謗書”;恐懼的心態,卻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虛晃一槍,如此卑鄙的做法,又是另一類型的文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