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騎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橋的騎兵旅在木斯托克休息了兩個多小時,麾下的騎兵也把疲勞的坐騎給換成了氣完足的戰馬,吃飽了飯正是要好好活動活動的時候。在如此狀態下去追擊苦戰了兩個多小時,正在潰逃的哥薩克騎兵,自然是沒幾步便趕了來。
“張開,給我兜住他們!”兩隊人馬接近了之後,李橋卻不下令衝鋒打散敵人,而是命令部隊散開,從兩翼包抄敵軍。
雖然是打順風仗,但是李橋還是特別的謹慎,蒙古騎兵現在基本是靠着生活積累的技能在打仗,如果真的硬拼軍事素質,肯定不如訓練有素的哥薩克騎兵。所以即便佔了體力和馬力的便宜,李橋輕易也不會縱兵強攻。一旦雙方展開近身搏,即便打贏了,李橋自身的傷亡也小不了。
蒙古騎兵素來有騎甲天下的稱號,滿清政府也是號稱以弓馬騎定天下,所以滿蒙騎兵對於騎是非常看重的。在與原王朝的數次戰爭,蒙古人和滿洲人,也正是靠着這兩項絕技,先後擊敗了強大的敵人,入主原。
騎便是指騎術,騎手得在馬背動作自如,下嫺異常,無論什麼情況也不能從馬背掉下來。蒙古人幾百年來一直是過着遊牧生活,馬匹已經可以説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了,他們酒醉之後都可以在飛馳的戰馬跳舞,所以騎對於他們來説肯定不是問題。滿洲人也需要經常遷徙尋找獵場,雖然騎術蒙古人差了一點,但也算得是馬背的健兒。
以往都是指箭,蒙古人、滿洲人不提百步穿楊,但也有鵰英雄的説法。蒙古人生活在廣闊的草原,這裏可不止有牧草,也有彪悍的草原狼和各種猛獸。為了生活,蒙古人沒事得兼職當一會獵人,經過常年的鍛鍊,大家的箭法都不錯。當然業餘獵手蒙古人,起白山黑水間的那幫職業獵人還是差了一點。滿洲人生活的東北地區,在小冰河期幾乎是種什麼都不長,他們必須靠着打獵來獲取全部的生活所需,所以他們的弓箭異常準迅猛。不準得餓肚子,這種壓力可是很可怕的,所以滿洲人幾乎都是神箭手。
原地區常年以耕種為生的漢人,算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也很難搞得過這些長城外居住的傢伙。畢竟一方是憑藉後天學習的戰鬥技巧作戰,另外一邊則完全是依靠生活形成的本能作戰。歷來漢人都要依靠充足的錢糧和科技武器,才能壓制得住這些生活艱苦的小兄弟。滿洲人的衰落,是因為自身生活環境和習慣的改變,蒙古人的衰落則非常的突然。好像一覺醒來,一個叫僧格林沁的人打了一場敗仗,曾經無輝煌的蒙古騎兵忽然不行了。
並不是説火槍一出現,騎兵不行了,蒙古騎兵衰落下去的時候,英國的近衞騎兵、印度的錫克騎兵、俄國的哥薩克則依舊還在戰場唱着重頭戲,不行的不是騎兵而是戰法。蒙古騎兵雖然也能衝鋒,但是他們很少像歐洲騎兵一樣用搏來作戰,他們更擅長繞陣而,用弓箭來解決問題。一則是蒙古馬身形矮小,不適合硬碰硬,二來為了配合蒙古馬的體力,蒙古人沒有裝備重甲,馬刀見紅傷亡必然不小,還是用弓箭的成本低些。但是隨着火槍和步兵戰術的發展,再以弓箭去繞陣而,變成了一種找死行為,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找過一次死。即便是換裝了槍械的北滿州騎兵,也一樣不適合搞繞陣而,集羣行動的目標實在是太大,繞着陣地規律運動,簡直是一大羣活靶子。
似乎騎兵只剩下了兩條出路,要嘛像歐美騎兵一樣搞重裝衝鋒,要嘛是果興阿特別重視的騎步兵,馬機動下馬作戰。北滿州騎兵歷來走的都是騎步兵的路數,除了趕路和追殲殘敵,他們都在按照步兵的套路來。不過主政蒙古的博圖,並不是特別看好這個路數,他想搞出點自己的花樣來,而且蒙古人對於步兵戰法,心裏多少還是有些膩歪,他們很不願意離開馬背。攻堅戰之類的戰場環境,本來是步兵的天下,騎兵本不用考慮,但是對於騎兵對戰和遭遇戰,博圖還是有些想法的。
繞陣而,肯定是不合時宜了。繞陣而的前提是雙方輸出都有限,這樣騎兵可以通過不斷的移動減小自己遭受的火力密度,再通過持續的殺傷來殲滅地方有聲力量。果興阿現在把機槍搞得滿世界都是,步兵的火力輸出有了質的飛躍,再搞繞陣而,半圈轉下來人死光了。不過現在騎兵也有火槍,火力自身輸出有了很大的提升,蒙古人槍法又好,還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博圖想出的辦法是騎,當然不是衝擊敵軍固守陣地,而是面對同樣移動的敵軍採取騎攻擊,如敵軍騎兵或者行軍的步兵。分散且高速移動、顛簸的戰馬,可以為蒙古騎兵提供一定的掩護,敵方騎兵和步兵一般情況下打不準,只能拼概率。而蒙古騎兵則可以在運動擊殺敵軍,並且持續殺傷敵軍,待敵方混亂潰敗後,便可揮舞馬刀追殲殘敵。這個路數也被博圖首創,本戰國末年的伊達政宗搞過一千騎鐵,大概是這個意思。讓部隊兼具騎兵的衝擊力和火槍兵的殺傷力,不過伊達政宗小氣些,不過是一千人而已,博圖則一搞是三個師、四個旅。而且伊達政宗時代搞得也是概率,滑膛火繩槍也打不準,但博圖的騎兵不同了,他們的步槍可以連發,而且蒙古人絕對打得準。
李橋圈住哥薩克騎兵之後,便開始了騎攻勢,彪悍的哥薩克騎兵紛紛彈落馬。俄國人也不傻紛紛舉槍還擊,但是他們真心沒有這些強化訓練過的蒙古人打得準,顛簸的戰馬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準頭。而且他們的單發施耐德步槍,在馬裝彈實在太麻煩了,滿洲人開了七八槍,他們才能回一槍,這個傷亡自然大了。
“跟他們拼了!”師長們發現蒙古人一再遲緩速度,並把他們向草原深處,知道敵人是想慢慢磨死他們,當即命令部隊拔出了馬刀。
可惜哥薩克勇武的挑戰,並沒有獲得李橋的回應,蒙古人一直和哥薩克保持距離,絕對不會讓哥薩克過於靠近自己。戰場彷彿又回到了數百年前,高大且一身重甲的歐洲騎士費勁了力氣也無法夠到輕裝的蒙古騎兵,然後被不斷來的箭矢,活活磨死在了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