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老韓的滿洲生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關內戰亂不休,土地兼併也十分嚴重,所以北滿州一開放,大批的關內移民衝向了黑土地。港口和火車投入使用之後,這個移民的速度更是變得飛快,到同治三年秋,北滿州已接收關內移民達三千萬,是本土常駐人口的五倍。
韓鎖娃全族三百多口為了躲避捻軍戰亂,在同治元年底集體闖了關東,老族長帶着大夥跋涉了足足小半年才進入了北滿州的邊境。韓鎖娃本來幻想着全族一起披荊斬棘,在這遙遠的地方把他們的韓家窪再建起來,但是入境登記處的人卻打亂了韓鎖娃的夢想。族裏唸書識字的幾位生員,全都被挑了出去,他們今後要生活在城裏,而不是和鄉親們一起去耕田。能進城是好事,老族長沒口子的答應,還囑咐這些識字的人進了城一定要好好幹,給韓家爭臉。
但是下一步的安排,卻把老族長難為的要死,剩下的人都要去農村了,但是他們的目的地並不在一個地方。管登記的老爺隨機的把韓鎖娃一族和另外的移民混在了一起,然後把他們送到了遙遠的地方。老族長還想爭辯幾句,畢竟一個家族的人應該在一起,這樣打散了分配,許多人恐怕連祖宗都找不到了。但是一身藍裝的警察老爺,已經掄着明晃晃的刀刃開始趕人了。韓鎖娃一家人被混亂的人羣裹挾着走了好遠,等他明白過來的時候,除了自己的老婆和三個兒女,一個族親都找不到了。
一家人跟着大隊走了很久,在一個叫長興屯的地方被趕出了大隊,一個穿着綠怪衣服的老爺接下了他們一家。這裏真的很好,不用去披荊斬棘,綠衣服的老爺已經給他們安排了住的地方,足足有三間稻草房。點算了他們家的人頭之後,老爺還給他們發了糧食,吃喝用度及每天怎麼幹活,全都代的清清楚楚。
不過有一樣讓韓鎖娃和媳婦很難受,綠衣服的老爺不許他家的兩個姑娘裹腳。老爺説進了北滿州是在編的旗丁,旗人家的女兒不許裹腳。韓鎖娃和媳婦很擔心將來姑娘長成大腳嫁不出去,但是旗人的規矩他們不敢違抗,只能扯了大女兒的裹腳布。
住了一陣子之後,韓鎖娃才知道綠衣服的老爺不是村裏人,他是行伍裏派下來的軍爺,專門負責管教他們的。韓鎖娃本來怕老爺,拿刀拿槍的軍爺他更怕了,不過也有好消息,這位軍爺不是滿洲人,而是他的山東老鄉,來自山東東平府。找不到族親的韓鎖娃,能有這麼個老鄉在身邊,心裏也託底了不少。韓鎖娃也對他的滿洲生活充滿了信心,因為叫劉廣振的軍爺帶他去看了村長的家,一座紅磚水泥砌的二層小樓,牆還鑲着細瓷。
“老韓,你看這房子漂亮不!咱們長興屯目前這一座,老村長一家和我都住這,但是大將軍説了,五年之內要讓咱們北滿所有的人都住這樣的房子。把咱山東好漢的勁頭拿出來好好幹,拿個開墾狀元,下次再修磚瓦房,我第一個給你家修!”劉廣振給韓鎖娃描繪了一個美好的藍圖,韓鎖娃不知道這番話劉廣振跟每一個人都説過,所以他信心滿滿。
北滿州能吃飽飯,但也有幹不完的活。一年四季都要燒荒墾荒,可是產出的糧食卻一大車一大車的拉走了,留給大夥的只有那麼一點。但是自己嘴裏的嚼咕是大將軍給的,房子是大將軍給的,耕田的牛馬也是大將軍給的,所以韓鎖娃雖然有些心疼,但也覺得活着該皇糧。可是徭役也重的嚇人,修鐵路他們得去當苦力,修公路他們得去築基,鎮縣的雜活更是多到讓人頭疼。到了十冬臘月,也別想清閒,他們得趁着河水冰凍,去修水渠建水庫,大騾子大馬都能累死,何況是人。冬天出工,總有一片又一片的人病倒,又冷又累誰會不生病。可是劉廣振還真厲害,他有一種叫東青片的神藥,燒的滾燙要死的人,吃幾天也能好,真是連想借病休息都不行。
韓鎖娃也是莊稼人出身,再苦再累他也能堅持,但是除了幹活,這北滿州還有別的花樣。每天晚吃了飯之後,累了一天的人們,還得聚集到村長家的院子裏,跟着劉廣振學認字。每個月還會有報紙送來,劉廣振會挑人出來讀,讓大家知道北滿州的新成,同時也是羞臊一下不認真學字的人。每到這個時候,韓鎖娃像在體驗滿清十大酷刑一樣,難受的直想自盡。
再後來村裏建起了小學,大夥兒學字的地方也搬到了小學裏,教書的也不再是劉廣振了,而是一個從城裏來的秀才。名字叫彥慶的秀才十分的高傲,除了教書之外啥也不幹,而且對任何人都不假辭,連劉廣振也是一樣。不過他真的很會教書,他帶來了幾本書,除了教大家認字之外,還教大夥算數,還有一些天地理醫卜星象之類的事。彥慶從來不會羞臊人,但是大家學的快了許多,連韓鎖娃都能把報紙讀下來了。劉廣振不再教人了,也跟着學了起來,而且學的特別的認真。
彥慶晚教大人,白天則是教孩子,娃娃能讀書有前程,韓鎖娃是非常高興的,萬一將來也能當個老爺呢!但是為什麼女娃也要去,韓鎖娃理解不了了,不讓裹腳還得認字,這旗人家的女人也太難當了。本來咬牙熬着,子過得也還算不錯,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韓鎖娃這個家裏唯一的壯勞力,因為一個意外傷了腿。
修鐵路、築路基、挖水庫都是體力活,但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可是滿洲本土的技術人員很少,洋人技術指導也不多,所以很多偏遠的支線都有點蠻幹的意思。蠻幹會有很多漏,施工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韓鎖娃很倒黴,碰到了這樣的問題。他挖水庫的時候,被滾落的碎石砸斷了腿。
劉廣振和老村長連夜趕馬車把韓鎖娃送到了鎮,剛分配下來的醫生給韓鎖娃做了緊急處置,腿是保住了,但是韓鎖娃五個月之內,肯定是幹不了活了。韓鎖娃這是因公負傷,所以村裏給他家補了糧食,吃飯不是問題,不過韓鎖娃心裏還是急的像油煎的一樣。還有兩個月要耕了,村裏可不能有荒地,他家的五百多畝地必須都得種。但是指望老婆一個婦道人家能種多少,算有村裏互助組幫忙,也至多能種一半。他家種不了的地,村裏便會分給新來的移民,三十年後這些地是他們的了。這些地都是韓鎖娃一個汗珠子摔八瓣,一點點開出來的,是他將來留給兒孫的家業,怎麼能夠讓給外人。而且因為移民越來越多,附近的荒地基本都開完了,想以後再開新地都不可能了。
韓鎖娃想了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這也是最近剛剛免費起來的新事物,僱人幫忙種地。這和地主家僱長工還不一樣,僱的也是有地的人,不過剛好耕種的時間能錯開,人家賺點外快而已。滿洲本地人開荒移民早的多,而且他們承接了政府最初人均開荒一百畝的任務,所以他們的地非常非常的多。號稱長興屯老黃牛的韓鎖娃,家裏有五百畝地已經是很大的數額了,這些滿洲本地人卻幾乎家家都有千畝以的地,個別人口多的大户,土地的總額超過五千畝。也是滿洲地廣人稀,若是在關內,他們一家的土地都能頂一個鄉的地了。
村裏的耕種互助組,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搞起來的,畢竟地太多了,靠一家人本種不完,只能大家羣策羣力。可是隨着地越來越多,互助組也頂不住了,大夥兒都需要更多的人手幫忙。本村的人手不夠了,只能在外村想辦法,最開始是親戚過來幫忙,後來是僱人了。這多半年僱人的事漸漸免費了起來,韓鎖娃也被人僱過兩次,給家裏賺了點餘富錢。
僱人説着簡單,但卻不是特別好僱。因為徭役太重,大家都累的不行,除了韓鎖娃這樣的老黃牛,大部分人還是寧可不賺這外快,自己在家休息兩天,所以僱一個人都得大價錢。眼下的均價,僱一個人一天得滿洲錢一塊兩錢,一斤糧食才一分錢啊!韓鎖娃一年才能賺不到三百塊錢,刨去吃穿用度,緊省着也能剩下不到一百塊,僱人猶如在他心頭割一樣。
心疼歸心疼,為了保住地,韓鎖娃只能僱人幫忙幹活,不過能少僱還是儘量少僱。少僱人得在自己身想辦法,互助組和媳婦肯定是要用的,但除了他們還得添人。韓鎖娃想了又想,把主意打到了十一歲的大兒子和兩個八九歲的兩個女兒身。孩子是小了點,但是多少也能幫點忙,三個孩子也能頂一個大人。
耕一開始,老韓家的三個孩子退了學,跟着大人們走向了田野。孩子們當然是不願意的,在學校裏他們是祖國的花朵,倍受滋潤。每裏除了學習新鮮的知識,是盡情的歡樂嬉戲,學校裏還有特供的水果和牛,飯菜裏還會有,真是快樂無邊。在地裏幹活,累的要死,而且家裏吃的也學校裏差了太多,他們當然不高興。除了孩子們,彥慶和劉廣振也不高興,義務教育是大將軍欽定的國策,私自退學是要造反嗎?所以韓家的孩子們,剛當了兩天的小黃牛,彥慶和劉廣振便聯袂找了韓鎖娃。
“老韓,家裏的孩子們咋不去學了,生病了嗎?怎麼沒來我這拿藥?”劉廣振還較委婉。
“沒病,沒病,好着呢!”韓鎖娃已經發覺來的這兩位不懷好意。
“哪咋沒去學呢?他們現在是按進度授課,落下了進度,還得麻煩老師給補課!”長興屯的百姓們還是較傾慕教的,劉廣振也是第一次處理有人退學的事。
“孩子也不是考秀才的材料,家裏的活忙不過來,我尋思不讓他們唸書了,早點開始幫家裏幹活!”韓鎖娃説的非常誠懇。
“多唸書有好處,義務教育又管飯,不念了多可惜呀!”劉廣振較不理解,唸書不要錢,為啥還不念呢!
“都認識了不少字了,也能讀報紙了,也夠了!他還能有啥大出息,還不如好好跟着我種地。莊稼人嘛!把地伺候好了,才是本分!”韓鎖娃腦子裏都是地的事。
“老韓,你不要這麼想,唸書和不念書是不一樣的,而且你咋能説孩子沒有前程!人得有個志向,咱山東人裏面,有的是出息的人。興安省的總管闞長城旅座,是咱們山東人,跟着大將軍之前也是莊稼人,可人家現在是准將銜的將軍,其他各級的長官更是有的是莊稼人。你還是讓孩子回去好好讀書,將來也能出人頭地的!”劉廣振也是水平有限,勸説的話,有點似是而非。
“是,您説的在理,明個我讓大小子回去學!”韓鎖娃有着淳樸的明,他知道劉廣振不能白來一趟,自己必須得讓一步,給劉廣振一個台階。而且聽劉廣振説完之後,他也覺得兒子不念書有點可惜。
“哎!這是句明白話了!”劉廣振高興的點了點頭,他覺得自己的説服教育工作成功了。
“你兩個女兒呢?”一直沒説話的彥慶畢竟是讀書人,心思劉廣振細膩的多。
“女孩子家家的,讀書識字有什麼用,將來還能考狀元去啊!她們老實在家幹活吧!過兩年該説人家了,不能整天在外面瞎跑!”也是滿洲止人口買賣,不然韓鎖娃準備把小女兒賣到城裏去當丫鬟了。
“老韓,女孩是不如男孩,但也…”劉廣振又開啓了苦口婆心模式。
“別廢話了!六年義務教育是大將軍欽定的國策,孩子不去唸書,是違背大將軍的意志,不怕吃牢飯,你別讓孩子回學校!哼!”彥慶很厭煩和一個農人囉嗦,所以暴的打斷了劉廣振,扔下一句威脅,拉起劉廣振走。
第二天,老韓家的三個孩子全都回到了學校,韓鎖娃可沒有違背大將軍意志的勇氣。不過他寄予厚望的兒子並沒有出人頭地,幾年以後回家開始跟着他幹活了。到是那個差點被賣了的小女兒,成為了北滿州的第一個女博士,在某些秘密領域取得了驚人的成,而且嫁入了豪門,成為了固安元老顯德的孫媳婦。本來到了初不是義務教育,韓鎖娃如果硬攔着,小女兒也沒法繼續讀書,但是彥慶把韓鎖娃嚇的太狠了,只要女兒説讀書,他只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