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笑到最後的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奕譞的所作所為非常的不合情理,但是他説的到底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剛剛得到消息的時候,無論是志得意滿的八大臣,還是有金手指的果興阿,都不是太相信奕譞的話。但是政治人物都有最基本的小心,雖然奕譞的話近乎扯淡,但是八大臣和果興阿都派人去核實了一下。
核實的結果很妙了,奕譞夫的確在咸豐大行之後頻頻出入後宮,肅順也真的在宮門口遇見過奕譞,而且兩人的對話真的和奕譞描述的差不多。不過八大臣內部有肅順的獨家爆料,才知道奕譞耍了滑頭。話雖然是一樣的,奕譞的描述和實際情況的語氣卻大不相同。按奕譞所説,肅順説這番話時的口氣應是是如臨大敵,滿懷戒懼,急切的想把奕譞趕走。而實際肅順只是和奕譞逗悶子,語氣非常的輕佻,因肅順從來沒有重視過奕譞,所以當時只是回家路的肅順和奕譞開玩笑而已。
雖然奕譞的話有不實的地方,但是兩宮太后與醇王福晉都説了什麼,又與奕譞都説了什麼,這個可沒法查對了。雖然兩宮太后與八大臣原都是咸豐一系,而且剛剛商談好了對於權利的分割,正是關係緊密的時候,按理不會有奕譞所説的那種想法。但是西太后身邊的安德海真的不見了,剛從神機營提拔來的榮祿也忽然告病在家不再面,奕譞的話好像正在應驗一樣。更離譜的是奕譞自己也動了,他居然連藉口都沒編圓,隨便打了個招呼,顛顛的跑回了北京去。
放了一個大消息突然消失的奕譞,可是把整個承德政壇都給打亂了,無數的人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覺,猜測着事情的真相。皮潤民也是失眠者的一員,而且他熬的眼眶都塌了,滿眼血絲的盯着牆收集來的情報。皮潤民自問理政治世不如鄒德歸,通達兼理、持細務不如鄭峯,他的特長是分明官場、悉局勢。現在所有人都被奕譞給懵了,皮潤民覺得自己應該是站在房梁,高瞻遠矚的給果興阿指明途,不然他還怎麼當果興阿的首席謀士。
“澤遠先生,算了吧!這醇郡王興許是喝多了胡説的,世事無常,巧合的事多了,您別勞神了!”果興阿看着皮潤民都快噴血了,所以帶了鄒德歸一起帶着膳食來看望他。
“此事絕非巧合,醇郡王於人前口出暗室之情狀,絕不是酒後胡言,其必然大有深意!”皮潤民左手煙袋右手茶,點心水果樣樣不缺,可是他一樣都沒動,反而在不停的薅頭髮。
“你也想了一天都多了,您説會不會醇郡王説的是真的!”果興阿也回憶了快一天了,歷史好像的確有奕譞幫助慈禧和恭親王聯絡的記錄,而且好像記載的內容和奕譞説的也差不多。
“且不説兩宮斷然不會有這等心思,算兩宮真有密議託付與醇郡王,醇郡王瘋了不成,居然把事情吵嚷的世人皆知!”皮潤民把頭搖的像撥鼓一樣。
“醇郡王畢竟年輕,能力和情都還有許多不足。兩宮所託非人,所以醇郡王受命之後,因格輕佻所以招搖了一些!”好像歷史對這位七爺的評價也一般,不過是人之資而已。年輕人忽然知道了全天下最大的秘密,在親戚面前顯擺一下,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醇郡王今年也二十一歲了,如何會這樣不識大體,而且他這是拿自己的身家命胡為,七爺再是蠢笨,也絕沒有這麼糊塗。”皮潤民心底還有一句話,這個七爺可不簡單。
“這是個門的事,再讓雜務科查查看吧!”果興阿也覺得奕譞不會那麼傻,但是奕譞的行為還是很難找到合理的解釋。
“不必了,醇郡王説的一定是假話,只是我還沒猜透他的圖謀而已!”皮潤民信誓旦旦,他已經把不簡單的七爺當成了他的頭號大敵。
“不一定吧!”果興阿覺得素來被人忽視的奕譞,好像沒這麼大的能量。
“按七爺所説,兩宮對顧命八大臣極為不滿,甚至懷疑他們有謀逆之心,所以要宗室親王及眾臣設計籌劃,要收拾八大臣。這非但與眼下的實情不符,而且擺明了是照抄《三國演義》裏的衣帶詔。”皮潤民甚至想出了奕譞故事的出處。
“事有巧合吧!兩宮與八大臣的關係好像一般,之前在大行皇帝靈前,還吵了四天呢嘛!”果興阿的腦子裏,西太后與肅順是天敵。
“兩宮與八大臣,説是一體同心有些過了,但起碼也是相互扶持的關係。”皮潤民又開始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怎麼會?”果興阿的某些觀念還是很頑固的,如西太后不是善茬。
“八大臣是大行皇帝的嫡系班底,兩宮太后代表了大行皇帝的正統傳承,他們本來是一回事。用軍門的話説,是一個大派系裏面的兩個小分支,雖有差異,卻是出自同源的。”皮潤民開始分析八大臣和兩宮的出身。
肅順等八大臣都是咸豐的心腹,一直跟着咸豐混了十一年的老部下,是咸豐一系的堅力量。兩宮和嗣皇帝則是咸豐的老婆孩子,代表着咸豐的傳承,他們是咸豐一系的新一代領導。兩宮和八大臣都是咸豐一系的力量,不過一內一外而已,説道都是出自咸豐的政治力量。
“肅六哥和西邊的都是要強的人,一山難容二虎也是有的!”果興阿覺得肅順和西太后掐起來是很正常的,兩個人的格極端的不合。
“情不容又有什麼關係,他們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眼下也只能合衷共濟。八大臣有權無名,兩宮在朝毫無基,他們離開了對方都無法控制朝廷,北京又有恭親王虎視眈眈,他們不擰成一股繩如何能夠生存。”皮潤民指出了八大臣與兩宮相互依存的關係。
“會不會是兩宮一時興起?”雖然皮潤民説道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果興阿覺得還是有點偏頗。
“斷然不會!世人皆言肅堂跋扈,但在學生看來,卻是言過其實了。八大臣是與兩宮談了四,但是結果如何呢?用人示獎之權具歸於兩宮,既可以看摺子,又能召見軍機,且可以朱印代筆,與垂簾聽政所不同者,唯召見外臣而已。肅順等人已經是退到了最後一步,再退一步便是違背祖制的大忌——後宮直接干政了。”皮潤民覺得兩宮與八大臣之間的“四密議”八大臣這邊是輸的剩下一條遮羞的底褲了。
“八大臣已經退入到如此地步,兩宮的人心再是不足,也斷然不會有那樣的言語。而且算換了其他人來輔政,也斷然不會如八大臣這般退讓。朝臣之唯一可以與八大臣勢力抗衡的人,便是恭親王一系,其他人都不值一提。但是恭親王是誰,那可是大行皇帝夜提防了十年的死敵。兩宮怎麼會輕易拋下大行皇帝留下的班底,轉頭去找大行皇帝的敵人呢!而且還是託了七爺的關係,杆子的去求人家,簡直是匪夷所思。更何況恭親王絕對不會八大臣對兩宮更好,而且一旦恭親王解決了八大臣,連幼主的帝位能不能保全都是未知之數,兩宮豈會自尋死路。”鄒德歸連連點頭,順着皮潤民的思路想出了更多的理由。
果興阿也是連連點頭,皮潤民説的很有道理,除了不能召見外臣培植自己的勢力,兩宮的權限已經與垂簾無疑了。四密議不僅是雙方的第一次正式博弈,八大臣也在博弈正明瞭自己對於皇權的絕對忠誠,他們除了保證自己的基之外,把大權都獻於了兩宮。當初的所謂“贊襄一切政務”也真的變成了贊襄而已。
“兩宮旗開得勝,正是與八大臣相得甚歡的時候,怎麼會與七爺夫婦説那樣的話!必然是七爺肆意胡言,不過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圖謀,卻是實在想不出來了。”皮潤民最後還是搖起了頭。
果興阿沒再説話,不過他想到了一件只有他知道事,七爺奕譞好像是道光的兒子裏最後的贏家。道光的大阿哥奕緯因為不好好學習還威脅老師,被道光一腳給踢死了,除了早喪的,大體是剩下四個,分別是咸豐、五爺亦誴、六爺奕欣、七爺奕譞。五爺奕誴為人仗義,但是有些放蕩不羈也無心政治,活的是個逍遙自在。剩下的三位裏,咸豐運氣好做了皇帝,奕欣有才了一百多年,被人同情了一百多年,但最後也是個有才華的王爺。
一直好像庸庸碌碌的七爺奕譞,卻笑到了最後,他沒有四哥出來混的早,也沒有六哥的能力才幹,但是他卻很會生孩子。同治一死,咸豐一系斷絕了。奕欣自己有才幹,兒子卻也普通,並沒有如何出彩。而奕譞不同了,光緒是他的兒子,期末攝政王載灃也是他兒子,溥儀是他的孫子。大清最後的帝系實在是奕譞的手裏,雖然大清亡了國,但奕譞笑道了最後可能他僅僅是憑藉運氣而已,但是誰又敢輕視一個兒子孫子都是皇帝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