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騎虎難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果興阿逃回大營之後,除了立刻下令備戰護住自己之外,是趕緊派福全趕回老家報警。固安不僅有果興阿的武器庫兵工廠,更關鍵的是固安軍大部分軍官的家屬可都在那裏,果興阿無論如何不能讓朝廷抄了他的老巢。
福全帶着警衞班、偵察營、雜務科的一批鋭,趕在朝廷大軍圍營之前,便一人五馬衝出了大營,帶着果興阿的親筆手令直奔固安。果興阿的命令也是夠狠,固安全部在旗人丁,無論自願與否,全部強制遷入兵工廠營區居住。同時以豐升阿、惠騰、白裏、福全、鄭峯、哈坦組成守備司令部,以豐升阿為守備司令,徹底封鎖固安兵工廠區,囤積物資準備開戰。任何人無論以任何理由,無果興阿手令不得靠近廠區,違者無論何人一律格殺。同時授予豐升阿在任何時候,向任何人開戰的權限。總之一句話,不惜一切代價保全兵工廠和旗籍家屬。
各方面都安排下去之後,果興阿的幕僚團卻吵翻了天,下一步該如何走,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這次機密會議不再僅僅是果興阿、皮潤民、鄒德歸等人了,欒玉、智遠、玄素寧等一大批幕僚全都摻合了進來。這些人也是拼了,他並沒有埋怨果興阿,因為他們也都是逃亡的通緝犯。而且他們還有點小內疚,覺是自己時運不濟坑了果興阿,連累的他也運道不旺了。而且他們現在想走也不行了,他們已經是果興阿集團的一份子,現在跑了也是謀逆的參與者,本摘不出來。反正也都是通緝犯,不如跟着果興阿一門心思幹了,萬一僥倖,他們還能混個開國元勳乾乾。大家都在一條船了,這幫人當即開始積極無的獻計獻策。
眼下襬在果興阿面前的有兩條路,一為擁立新君,一為自立為帝。擁立新君是最容易的,人望和勢力均可以的候選人奕欣在北京等着呢!果興阿只要動手幹掉或者抓捕咸豐,傳檄擁立奕欣,馬能穩定住大局。即便地方有個別死心眼不服,也只是少數人而已,過後再行討平可以。咸豐可是有棄國的罪過,他已經失去了官心民心,一旦失去了皇帝這層保護膜,絕對死忠於他的人並不是很多。尤其接位的是素有賢名的奕欣,即便是曾國藩之,也會從實際出發順應天命。
果興阿如果選擇擁立的話,他將成為奕欣的定策元勳,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不但可以進入軍機執掌天下權柄,還將青史留名,成為可以肩伊尹霍光的風雲人物。包括鄒德歸在內的大部分幕僚都支持這個意見,原因無外乎是因為這個方案成本低、風險小、見效快、收益高,但皮潤民為首的一批人卻堅決反對。咸豐對果興阿已經非常忌憚,假如果興阿廢了咸豐擁立奕欣的話,登位的奕欣除了果興阿,估計也少不了別的心思。奕欣才能本十分了得,怎麼會容忍手握重兵的果興阿入職軍機,只怕也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果興阿。而且沒有了咸豐的牽制,奕欣可以舉天下之力而攻果興阿,到那個時候果興阿優勢喪盡,只怕局勢會現在更加險惡。
而如果選擇自立的話,果興阿會成為國的又一個皇帝,收益是最高的,但是風險和成本也是非常的巨大。幾乎沒有人支持這個方案,連反對擁立的皮潤民也不贊同自立。果興阿現在的確可以馬乾掉咸豐,但是謀朝篡位可不是殺皇完事的,果興阿還得自己去慢慢打天下。固安軍目前所在的熱河,是皇家的私人獵場,一個大號的自然保護區,本不適合做為據地,而且距離果興阿的固安大本營也太遠了。
固安軍作為一支以火器為主要裝備的部隊,是無法離補給作戰的。所以一旦自立,果興阿幹掉咸豐之後,必須在無數清軍的圍攻下返回固安,然後再以固安為本,向天津和北京方向發展。取北京可以贏得巨大的政治意義,取天津可以獲得與海外的平台,都是很不錯的選項。而且直隸一省人口繁茂,物資豐饒,果興阿也不用擔心兵員枯竭和物資不濟的情況。雖然聽着很美好,但是述的事,果興阿都必須在無窮無盡的清軍圍攻下完成。畢竟禍起京畿,朝廷勢必以傾國之力圍剿果興阿,果興阿在很長時間內,需要靠着固安軍的一萬多人對抗整個國家。不走運的話是個兵敗身死,運氣好也是在北方成為一方藩鎮,變成和大清、洪秀全的三國演義,想統一國怎麼也得三五十年。
皮潤民力排眾議,提出了一個眼下對果興阿最有利的方案,那是維持現狀。只有奕欣和咸豐相互牽制,果興阿才能漁翁得利,只有繼續做大清的官員,果興阿才能繼續從朝廷獲得發展需要的各種援助。果興阿以下所有人都認同皮潤民的説法,但是現在已經鬧得雞飛狗跳了,如何才能挽回局勢又是一個難題。
事情搞到這種不可收拾的局面,果興阿和咸豐都有責任,他倆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才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都走了極端,把小事給生生成了大事。
咸豐雖然很想做一個有道明君,但是他的才能和格,註定了他幹不了這樣的事。如果興阿收留皮潤民等叛逆一事,如果奕欣是皇帝,絕不會採取抓捕果興阿這麼極端的方式來處理,歷朝歷代的有道之君也都沒有這麼幹的。果興阿不是一般的官員,他是手握重兵的將領,而且這支部隊還是他一手打造的,軍隊與果興阿之間有非常深厚的情。冒冒失失的抓了果興阿,他麾下的部隊怎麼可能不鬧事。宋高宗素來沒有好名聲,但是抓岳飛的時候,他可沒有這麼冒失的舉動。可是籌劃了許久,分期分批的打散了岳家軍,又冷卻了好一陣敢動手抓人的。自詡為明君的咸豐,卻準備不管固安軍直接對果興阿動手,而且還是在固安軍駐紮在他隔壁的時候。當然也不是沒人這麼幹過,亡國之君二百五崇禎忍無可忍了一回,抓了帶兵的官“疑似帶路黨”袁崇煥。袁崇煥的部下祖大壽雖然沒有作亂,但卻直接把北京和崇禎都扔給了敵人,自己帶着嫡系跑了,要不是還有個老長官孫承宗善後,後果肯定非常刺。
假如是奕欣在位,他肯定不會因為皮潤民等事怪罪果興阿,甚至會赦免皮潤民等人,然後好言安撫果興阿,之後再將果興阿從身邊調離。等自己安全了,再慢慢詳查皮潤民等人謀反的情事,並逐步分解果興阿的兵權。等到果興阿的雄兵被分散的到一定程度,再以明升暗降徹底剝奪果興阿的兵權。冷卻一段時間之後,再徹底將果興阿束之高閣,或者以雷霆之勢拿下問罪。實在搞不定果興阿的兵權,也會先將他調到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然後再以舉國之力收拾他,起碼不會在自己有危險的情況下和果興阿翻臉。
咸豐自身能力有限,天分較一般,所以在面對突發事件容易手足無措。他又是個急子,在驚慌產生的羞憤,非常容易讓他不計後果的選擇了任亂來,如同當年一時衝動誅殺柏葰。如果咸豐不是皇帝,他肯定不會有這麼烈的反應,正是因為他特殊的身份,讓他對果興阿無的憤恨。作為一個人之姿的皇帝,咸豐認為果興阿應該從一出生他,能夠如入朝為官更是要對他涕零,屢次被他獎賞提拔更是要銘五內。作為對他恩情的回報,果興阿應該全心全意的為他服務,任勞任怨不能有任何的怨言。能夠幸福的生存在咸豐治下的果興阿,居然和天靈喪盡的反賊有瓜葛,是十惡不赦,是泯滅了人,該千刀萬剮。
咸豐亂來是因為能力、認識、格等多重因素,果興阿亂來則是單純的格問題,果興阿如果不是穿越眾,其實事情也不會化到這種程度。假如果興阿是想像賽尚阿等人一樣的土生土長的大清土著,束手擒的問題都不會發生,因為算果興阿沒有在第一次見皮潤民等人的時候幹掉他們,也覺對不會重用他們,帶着他們幾個要犯招搖過市。算是像肅順、皮潤民這一類的人,果興阿也會乖乖的進宮,然後利用奕欣牽制咸豐,再通過自己的部屬給咸豐施加壓力,博取自己被釋放並再次任用的機會。
但果興阿畢竟不是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封建禮教洗禮,對咸豐的敬畏非常有限,而且現代人的思維模式,也讓他絕對不會把自己的生死到咸豐手裏,哪怕是一秒鐘。當得知自己的命存在風險之後,深信政權是在槍桿子取得的果興阿,毫無猶豫的選擇了武裝對抗。只有身邊有兵,手裏有槍,才會讓果興阿覺得安全。
政治是各方利益訴求的意見換與妥協,不過咸豐和果興阿都不懂這些,他們都沒有擇妥協和隱忍,都決定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然後雙方都陷入了騎虎難下的窘境。因為擔心咸豐跑了,然後產生更讓人為難的後果,在皮潤民的建議下,果興阿先調兵控制住了朝廷的大軍。但是雖然果興阿在戰術佔據了絕對優勢,但如何與咸豐和解卻依舊是無解的難題。懿貴妃帶着榮祿進入果興阿大營的時候,果興阿還在帶着一幫通緝犯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