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堡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面對已經殺到眼前的敵人,清軍炮兵只能暫時放過了個頭有些嚇人的大傢伙們,把炮口對準了正在湧入龍虎營的太平軍步卒。不斷的有大片大片的人被子彈擊倒,不斷的有人被爆破彈炸飛到空,但是像決口的堤壩,太平軍還是源源不斷的衝了進來。
“龔德樹,再帶五千人支援,一鼓作氣盡滅清妖!”緊緊盯着戰況的陳玉成終於看到了希望,興奮的調兵支援。
和後方興高采烈的主帥不同,衝進龍虎營的吳如孝一點也不高興,甚至還有點驚慌,清軍的防禦陣地和他們想象的完全不同。在遠處觀察時太平軍一直以為清軍的陣地是一條直線,在的戰壕裏的個別點修起了一些地堡,進入到龍虎營之後吳如孝才發現本不是那麼回事。
首先清軍的戰壕不僅不是一條直線,甚至不是一條線,而是無數條線組成的絡,四通八達極為繁複。因為地表本見不到一個人,太平軍只能也跳下戰壕,在戰壕裏尋找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的清軍。不是沒人想過站在戰壕面尋找,這樣可以躲開戰壕裏的埋伏和陷阱,視野也更加開闊,更容易找到退卻的清軍。但這本不現實,戰壕裏的清軍雖然在移動火力大減,但山的清軍和八個恐怖地堡可沒動,像靶子一樣站在戰壕外面和找死沒有區別。當然如果太平軍硬抗傷亡,或許也可以做到,可是誰願意那樣毫無意義的去死呢!
地堡更是和太平軍想象的是兩回事,像個磚石砌的大煙囱一樣,四面八方都封的死死的,而且他們也本不在一條線。因為戰壕墊了土,導致戰壕的外沿後面要高了一些,形成了一個視覺差,讓人遠遠看去好像地堡是在戰壕裏,其實地堡在戰壕的後面將近兩百米。而且很不符合國對稱觀念,這些地堡也不在一條軸線,而是好像毫無規則的散落着。太平軍本以為靠近之後,這些地堡的守軍也得像步兵一樣退後,卻沒想到這些地堡的守軍本不動,依然以極為強大的火力攻擊太平軍。
吳如孝本來想組織些敢死隊殺進地堡,畢竟裏面的人並不多,只要衝進去清軍也沒辦法了。連敢死隊都招募好了,一直在觀察地堡的吳如孝才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地堡好像從地裏直接長出來的一樣,本沒有入口。這下可成了狗咬刺蝟了,面對這麼個東西,好像本找不到弱點。他也嘗試讓士兵過沖到地堡面前,從清軍的口把火藥油瓶一類的東西扔進去,燒死裏面的王八蛋,但這個嘗試也失敗了。不需要後面的步兵,僅是地堡之間能夠形成密集的叉火力。太平軍的人海戰術也沒辦法,地堡裏不僅有大量速極為快速的左輪槍,還有火炮。在地堡那個狹小的正面,火炮一發霰彈過後,基本沒人了,等再次組織攻擊,第二發炮彈也又準備好了。即便太平軍無畏的連續強攻,搶到了一個地堡的火炮間隙,還有其他地堡的支援,即便全面進攻所有地堡,還有山頂清軍的支援。地堡全部在戰壕之外的地面,太平軍攻擊地堡得出戰壕,山頂的清軍又可以火力全開,吳如孝好像陷入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看着太平軍面對地堡無計可施,山頂一直心懷惴惴的果興阿,終於放下心來。八門火炮和一個連的兵力組成的地堡,是龍虎營防線的火力支柱,也是整個防線的核心所在。因為果興阿本沒考慮過能把太平軍擋在龍虎營之外,所以地堡的主體思路也是在一線失守的情況下戰鬥。太平軍突破龍虎營第一道防線之前,地堡是位於戰壕後面的支援火力,太平軍突破一線,地堡馬變成了抵禦進攻的橋頭堡壘。
位置設置和火力安排基本都是照規矩來的,唯一的一點例外是出入口的問題,也是讓吳如孝想不明白的地方。因為一開始考慮的是步兵後撤,地堡成為被敵人包圍的前沿陣地,所以必須解決出入口這個巨大的弱點。太平軍人多勢眾,一旦被人家衝進來,一個地堡裏才二十多人,鐵定歇菜。很多人建議搞隱蔽出入口,但是如何隱蔽也是問題,算你把出入口修在地下,也有暴的可能。
最後親自進入地堡指揮的畢雲濤提出了一種方案,而且是代表進入地堡的全體步兵和炮兵請願,士兵們紛紛表示自願之後,果興阿才同意了這個方案。畢雲濤的方案是在修砌地堡到一半的時候,所有士兵帶着足夠一個月使用的水、食物和彈藥進入地堡,然後裏外同時砌牆,徹底把地堡砌死。吳如孝找不到出入口的原因很簡單,是地堡本沒有出入口,外面的人進不去,裏面的人也出不來。也是果興阿較注重人關懷,特意在地堡裏修了半獨立能通風的廁所,不然真打一個月,裏面窩吃窩拉的這些英雄得被自己燻死。
畢雲濤這個方案看似天衣無縫,其實極為殘忍,士兵們進入地堡的那一刻踏了一條有進無退的不歸路。因為被封死在地堡裏,他們不僅在地堡被破的時候沒有逃生的出路,算戰鬥清軍找到了突圍的機會,他們也將被拋棄在這裏。拆除一堵厚達一米五的,由磚石和泥土分層修砌的牆,需要太多的時間,更何況他們已經身在敵羣之。他們唯一活下去的機會,是清軍大獲全勝的時候,只有到那個時候,才會有人能夠悠閒的和他們裏外一起拆牆把他們放出來。像畢雲濤動員時説的“進入了地堡,你和它融為一體了,地堡是你,你是地堡!”説完了這句話,畢雲濤第一個把自己砌了進去。
八個王八殼子雖然讓吳如孝很糟心,但畢竟太平軍人多,地堡雖猛,我可以不理你。是的,吳如孝想出來的對付地堡的辦法是不搭理地堡。太平軍順着清軍的戰壕前進雖然也會遭到地堡的攻擊,但是畢竟不是正面去衝擊地堡,傷亡大大的減少。吳如孝想的很清楚,我一萬人衝過去,你地堡打死五千,我還能過去五千。五千人一樣可以衝山頂生擒果興阿,幹掉了果興阿,這些地堡餓也能餓死你們。
不過戰壕同樣糟心,這不是蜘蛛,這是八卦陣。清軍總是能夠從匪夷所思的地方冒出來,一頓亂槍還打完跑,而太平軍在宮一樣的戰壕裏路了。清軍可以在戰壕裏神出鬼沒,而太平軍想走出去都困難,不是莫名其妙的走進了死衚衕,是遇到各種各樣的陷阱,當然最可怕的是地雷。在陣地外太平軍吃過地雷的虧,不過當時仗着人多硬趟了清軍的地雷陣,可沒想到清軍在自己也走的戰壕裏也埋了地雷。
地雷這玩意兒國古已有之,不過果興阿結合解放區人民智慧和清代震天雷搞出的陶土地雷,絕對是目前最給力的。陶土地雷用陶瓷做外殼,內部盛裝硫磺例極高的黑火藥三斤和鐵砂四兩,內置拉火管改造的觸發引信,最大殺傷半徑可達五米。最弔詭的地方在於,一般踩地雷的哥們兒事都不大,而他身邊的袍澤倒了血黴,命好的當場斃命,差一點的要帶着一身的瓷片和鐵砂滿地翻滾呼嚎。因為果興阿設計的時候,考慮的是破片殺敵,所以這個地雷的爆炸力並不大,尤其是地雷的正方,而飛出來的鐵砂和瓷片則主要散向四周。陶土地雷殺的效果不怎麼樣,輕易炸不死人,但傷的效果非常好,一顆地雷能放到一二十個。
看着進入龍虎營的太平軍進退兩難,山的果興阿有些得意,雖然還有巨炮這個隱憂,不過果興阿也不是特別擔心。地堡目標雖然不小,但太平軍的擊度的靠譜程度還能讓果興阿安心。
“轟、轟…”太平軍的巨炮開火了,果興阿還想着看看他們擊的結果。
“主子!”福全已經再次一個餓虎撲食,把果興阿以餓狗搶屎的姿勢按在了地。
一個足球也小不了多少的大鐵球“嗚”的飛了過來,把大概距離炮兵陣地二十米遠的一棵大樹攔撞斷。緊接着清軍山坡炮兵陣地附近,更多的大鐵球凌空飛了過來,在炮兵陣地一二百米的範圍內,或遠或近砸出了無數的大坑。
“媽的,衝我來了!”果興阿站起身來,一邊摸着臉的泥土,一邊咒罵着。到這個時候他才反應過來,太平軍前移重炮陣地的目標居然是自己這裏。
“大人,是不是先把長的那些重炮打掉!”孔震急忙向果興阿請示道。
“你説呢!趕緊的吧!”果興阿看着那巨大的鐵球心裏發虛。
清軍炮兵急忙換了卵形高爆彈,把炮口對準了太平軍的巨炮。但是距離有點吃力了,太平軍的巨炮陣地距離清軍炮兵陣地大概一千八百米到兩千米之間,雖然還在拿破崙炮的最大程內,但超出了有效程。
清軍的第一輪齊和太平軍的效果差不多,也是都在太平軍陣地的附近爆炸了,不過清軍還是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即便不考慮雙方的訓練程度,單看火炮,太平軍也不可能擬得了清軍的速。別的不説,拿破崙炮不到十一斤的炮彈是個人能拿起來,太平軍六十斤的炮彈可不容易了,更何況還要進高高的炮口呢!
清軍火炮和太平軍重炮的對轟持續的時間非常短,幾輪之後便停歇了,雙發誰都打不準,也沒給對方造成什麼實在的損失。清軍超出了有效程之後,火炮仰角較大,這種角度很難把握,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向號稱準不輸於步槍的拿破崙炮也沒辦法了。太平軍方面則是李秀成主動下了撤退的命令,當世名將李秀成一眼看出了重炮的弊病。裝填困難、移動困難、準度也不高,這種大傢伙本不適合野戰。與清軍的對轟毫無意義,而且隨着清軍的調整,還有可能出現差池,不如撤回來乾脆。李秀成還決定了,今後這些重炮只能用來守城,再也不會帶着它們出戰了,它們在戰場的作用,還不如被清軍打掉的那些小炮。
隨着雙方的炮戰告一段落,戰場的焦點再次回到了焦灼的龍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