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總裁,關於咖啡拉花師傅,有幾名人選可供參考。”偌大的會議室內,五名男人圍着一張橢圓形會議桌而坐。

坐在主位上的男人從前方的晶屏幕抬起頭來,看着投影布幕上頭的人選履歷。

“這位紀利生曾經在澳洲參加比賽得獎,目前開班授課當老師。”站在投影布幕前,負責説明的是人事經理趙東迅,為了這次旗艦店的拉花師傅人選,可説是絞盡了腦汁。

這是一家經營咖啡連鎖餐廳為主的公司,其餐廳名稱為“perfetto”是意大利文“完美無瑕”之意,以中高價位打入市場,一般上班族皆買得起。

價格雖親民,公司在包裝上卻是十足十大費周章,走的是高質路線,不管是店內裝潢、餐具還是外帶的杯子設計,都比國際名牌還要來得有質,握着perfetto的杯子走在路上,就像是走在法國街道的優雅從容──亦是這間公司的宣傳口號。

最近公司打算開展旗艦店,首間設立在台北市,接下來會持續往南展店,這第一間旗艦店自然就揹負了重責大任,任何小細節都不能馬虎,更別説總裁崔士皓本身就是個挑剔、龜的人,連一釘子的位子他都注重。

既然是旗艦店,自然要多項與其他分店不同的特,營銷公關經理就把腦筋動到拉花身上。

很多咖啡小店都有拉花,但質量良莠不齊,有些店為了製造話題跟效果,就連初學者般的作品也敢端出來賣,這要是在崔士皓的公司內,可是個大大大大忌。

他要求的完美,亦如他身上一針一線都一絲不苟的手工西裝,所以首間旗艦店的拉花師傅,自然功力必須高超到放上托盤的每一杯都完美得無可挑剔,而且這位拉花師傅除了要負責旗艦一店,還得擔當教師資格,訓練儲備師傅人員,以備二店之後的開展使用,故趙東迅拚命搜尋台灣知名度高或者得過獎的拉花師傅,偏這樣的人選還真是不多,使用了比調整型罩擠出**還要更大的力氣來尋找,也才找到五名可能不會被崔士皓打槍的人選。

“第二位顏舞栩拉花經歷已有五年以上,曾在法國拿過獎,目前開了一家小咖啡館…”説明完第二位人員的經歷,見崔士皓沒有任何表示,趙東迅手指滑過平板計算機,再跳往下一個候選人。

“向丁糖是世界比賽大獎人選,曾在意大利留過學,學成後輾轉在歐洲各家咖啡館工作過,前年回國,開了一家咖啡館,不過一年就倒閉了。”一聽到“倒閉”兩字,崔士皓連下文都懶得聽,揮了下手。

趙東迅一見其手勢,便知他的意思是這位向小姐已出局了。

“不過,她是目前唯一一個沒有正職在身的,應該比較容易請進公司,為公司效力。”趙東迅以為這應該是最不用費舌的一位,畢竟對方連個正職工作都沒有,若要拉來當旗艦店的招牌師傅,必是二話不説就答應,所以他把希望放在這名今年二十八歲的女孩身上。

聞言,崔士皓蹙起好看的濃眉,“既有一身技巧,卻找不到相關工作,這份履歷應該是造假的吧?”

“我查證過,是有相關新聞…”趙東迅才想拿出他辛苦找來的得獎照片,孰料崔士皓又是一揮手,擺明不考慮。

沒想到他最看重的竟然第一關就被總裁刷下來了,趙東迅暗暗嘆了口氣,滑向下一位候選人的履歷…

☆☆☆☆☆☆☆☆☆“米飯五元,高麗菜…嗯,才用三片,算三元好了,蛋三元,白芝麻一元…”向丁糖在記賬本上將今晚餐所使用的材料費用一一填記上去,“今天早餐一共花掉十五元。”推開記賬本,瘦長纖臂往後仰開,向丁糖倒在只有一張牀墊,沒有牀架的彈簧牀上。

“我可以去參加一個月只花一萬幣的『黃金傳説』了。”她輕嘆口氣,摸摸肚皮,覺得那兒似乎還有些不滿足。

今早就做了一個高麗菜蛋飯卷,不大不小約莫兩掌合起來的大小,飽是飽了,但那平淡的口味,長期吃下來,味蕾可饞啦。

她好想吃點美食喔,嗚嗚嗚…

因為經濟拮据,每次都只能挑最便宜的食材,加上為了預防食材爛掉,她常得連續數天吃同樣的東西,像冰箱內那顆高麗菜她已經吃五天啦!

菜葉邊緣已經開始發黃凋萎,看起來營養早就失,吃了也僅是增加纖維質罷了,但為了活下去,還是得把它吃光啊!

誰叫她是個窮光蛋呢!

她坐起抱膝,大嘆了口氣。

曾經,她是個深受寵愛的獨生女,即使父母反對,她還是好説歹説的勸動兩老出錢讓她去歐洲留學,學習咖啡吧枱技巧,學成後,輾轉在各家餐廳打工,偷學主廚的秘技,又抱了幾個大獎,這才得意歸國,讓當初曾抱反對之意的父母顏面有光。

回國後,兩位昔同窗找她一塊兒開咖啡館,這本來就是她回國時的志向,二話不説便答應,並把身上所有的積蓄全拿出來投資。

她不管經營與人事,只管她擅長的技術方面,剛開始生意不錯,同窗覺得大有可為,又覺得一家小小咖啡館賺的錢太少,於是租了市區的店面,規模更大,佔地更廣,開幕那天,她還把父母邀請來成為座上賓,證明女兒當年發下的誓言可不是空口説白話。

怎知,生意雖然不錯,但因為房租、人事等經費增加了,營業所得趕不上燒錢的速度,同窗為了節省經費,開始在高價的材料裏混入了低廉的食材,就連咖啡豆都進了次級貨。

行家一喝便知,老顧客覺得質量下降再也不來,生意因此一落千丈。

同窗不甘願,唆使兩位合夥人借錢週轉,怎知這越填越大,難以收拾的局面下只能倒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