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傳第三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o郭延魯郭延魯,沁州綿上人也。父饒,以驍勇事晉,數立軍功,為沁州刺史者九年,為政有惠愛,州人思之。延魯以善槊為將,累遷神武都知兵馬使。硃守殷反,從攻汴州,以先登功為汴州馬步軍都指揮使,累遷復州刺史。延魯嘆曰:“吾先君為沁州者九年,民到於今思之。吾今幸得為刺史,其敢忘吾先君之志!”由是益以廉平自勵,民甚賴之。秩滿,州人乞留,不許,皆遮道攀號。天福中,拜單州刺史,卒於官。
當是時,刺史皆以軍功拜,言事者多以為言,以謂方天下多事,民力困敝之時,不宜以刺史任武夫,恃功縱下,為害不細。而延魯父子特以善政著聞焉。
嗚呼,五代之民其何以堪之哉!上輸兵賦之急,下困剝斂之苛。自莊宗以來,方鎮進獻之事稍作,至於晉而不可勝紀矣。其“添都”、“助國”之物,動以千數計。至於來朝、奉使、買宴、贖罪,莫不出於進獻。而功臣大將,不幸而死,則其子孫率以家貲求刺史,其物多者得大州善地。蓋自天子皆以賄賂為事矣,則為其民者其何以堪之哉!於此之時,循廉之吏如延魯之徒者,誠難得而可貴也哉!
譯文趙在禮字幹臣,是涿州人。
年輕時事奉劉仁恭任軍校,劉仁恭派他輔佐他的兒子劉守文襲取滄州。
後來劉守文被他的弟弟劉守光殺死,趙在禮就逃奔到晉。
唐莊宗時,任效節指揮使,率魏州兵戍守瓦橋關。
回師走到貝州時,軍士皇甫暉作亂,推選他們的將領楊仁晟為首領,楊仁晟不從命,被殺死;又推舉一個小校,小校不從命,也被殺掉;於是皇甫暉提着兩人的頭到趟在禮那兒去。
趙在禮聽説有人作亂,來不及繫上衣帶,正要越牆而逃,皇甫暉拉着他的腳把他從牆上拖下來,用刀圍着他,拿兩個人頭給他看,説:“不順從我就像這兩個人頭。”趟在禮服從了他,於是也反叛了。
趟在禮從貝州回軍攻打魏州,放縱軍隊大肆劫掠。
這時,興唐尹王正言年老多病而昏惑,聽説趙在禮到了,呼喚官吏起草奏書,官吏已經逃散,王正言還不知道,正靠着案桌大怒,手下人告訴他説:“賊軍已在街市上殺人,官吏百姓都跑了,想叫誰呢?”王正言大驚失,説:“我原不知道這樣。”隨即索要馬匹準備逃去,馬廄的官吏説:“你的子兒女都成了俘虜,還找什麼馬呢?”王正言驚惶恐懼,走出府門,一看到趟在禮,就望着他下拜,趙在禮向王正言喊道:“你何必如此委屈自己呢!這樣做是軍十的意思,不是我的本意。”趟在禮就自稱兵馬留後。
唐莊宗派元行欽討伐他,元行欽沒有攻克魏州,於是派唐明宗代替元行欽。
唐明宗到達鄴都,軍隊變亂,於是進城和趙在禮合軍。
唐明宗的軍隊反叛,向京師進軍,趙在禮留在魏州。
唐明宗即位,拜趟在禮為義成軍節度使,趟在禮不接受任命,於是拜為鄴都留守、興唐尹。
遇了很久,皇甫暉等人都離去了,趟在禮獨自在魏州,以魏軍的驕悍為患,怕遭禍,於是請求改任橫海節度使。
相繼任泰寧、匡國、天平、忠武、武寧、歸德、晉昌節鎮,所到之地大開店舍,積聚財產上萬。
晉出帝時,任命趙在禮為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讓他攻打契丹,不曾立下戰功。
趟在禮在宋州,人們尤其深痛苦;不久罷職離去,宋州人高興地相互稱快説:“拔去眼中釘,難道不快樂嗎!”不久又受命在宋州任職,於是登?*芟角蚰詰娜絲冢咳聳漲磺В猿莆鞍味で薄?br/>晉滅亡後,契丹入汴州,趙在禮從宋州飛馳到洛陽,遇上契丹拽刺等人,趟在禮拜於馬前,拽刺等人的士兵一齊凌辱他,索討錢財,趙在禮十分憤怒。
走到鄭州時,聽説晉的大臣大多被契丹拘囚,半夜惶惑不安,解下衣帶在馬槽上吊自殺而死,六十二歲。
漢高祖即位,贈中書令。
霍彥威字子重,是沼州曲周人。
少午時遇到戰亂,被梁將霍存掠去,霍存喜歡他英俊聰明,收為養子。
曾隨霍存打仗,中箭,瞎了一隻眼。
後來事奉梁太祖,梁太祖也喜歡他,逐漸升遷為左龍壤軍使、右監門衞上將軍。
參與誅殺朱友珪,因功拜為溶州刺史,遷任郇寧節度使。
李茂貞派梁叛將劉知俊攻打郇州,霍彥威堅守一年多,每次俘獲劉知俊的士兵,必定放他們回去,劉知俊他,後來就不再進攻了。
改任義成軍節度使,又改任天平軍節度使,兼北面行營招討使,和晉軍在黃河邊相持,霍彥威多次被打敗,降為陝州留後。
唐莊宗滅梁,霍彥威從陝州來朝拜,唐莊宗在故梁的崇元殿擺酒,霍彥威和梁將段凝、袁象先等人都在座。
唐莊宗飲酒正在興頭上,指着霍彥威等人舉酒對唐明宗説:“這些人都是以前的強敵,今天陪我飲酒,乃是你的功勞。”霍彥威等人惶恐不安地伏在地上請求處死,唐莊宗安他們説:“我和總管開玩笑罷了,你們不要怕。”賜予姓名叫李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