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金花大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八章金花大戰不愧秦淮八豔之寇白門一出場就狂掃金花三千五百三十二朵,看得鄭曉路目瞪口呆。這次下江南來是來救人,所以鄭曉路帶的錢並不多,只准備了金花三千五百朵,本以為這些錢已經足夠了,沒想到秦淮八豔隨便出來一個,就能卷出金花三千五百三十二朵,比鄭曉路準備的還要多。

不妙,大大的不妙,這樣下去,自己這點金花夠砸麼?

秦淮河邊突然一陣喧譁,有一塊一直很安靜的地方,突然暴發出了一陣喝采聲,鄭曉路舉頭望去,只見一大堆達官貴人都聚集在那裏。二品、三品的大員坐了一大堆,原來是南京城的六部九卿們全在那裏看熱鬧,還有人手上抓着一把金花。

人羣燦端然坐着,旁邊坐着他的二弟熊文炳,但是那個高深莫測的李浮屠道長卻不在他們旁邊,可能是還在府裏守着鄭成功和施琅。

鄭曉路的眼睛亮了一亮,狠狠地看了兩眼熊文燦,心道:你現在開心玩吧,很快就要被我綁票了。

此時寇白門像一朵驕傲的曇花,冉冉飄回了她的白畫舫。卻見另一隻畫舫,似一隻青的蓮花一般清新高雅,幽幽地駛向了舞台。

“那是秦淮舊院的畫舫,是董小宛來了”人羣中有人驚呼。董小宛下了畫舫,碎步走到舞台中間,鄭曉路這才第一次看到她的容貌。只見她神姿豔發,窈窕嬋娟,有一種讓人心靈安靜的柔美。

有丫鬟送上筆墨紙張,她輕輕拈起來,潑墨揮毫,傾刻間已成一畫。畫上一對彩蝶翩翩起舞,意境非凡。

鄭曉路見狀,也趕緊叫彭巴衝他們加緊發糖,發糖時一定要説明這是董小宛做的糖。

董小宛畫了一幅畫,也不停手,又拿起紙筆,寫起字來,她仿鍾繇帖,學曹娥碑,一手字寫得極好,雖然秦淮兩岸有近十萬人鬧鬧嚷嚷,但她心神穩定,下筆沉凝,既不錯字,也不漏字,寫得四平八穩。

鄭曉路嘆了口氣,心想,難怪董小宛被李香君放在倒數第二,你表演這些東西都太靜了,不符合這喧譁的秦淮兩岸,紙醉金的那種風格,遠遠比不上出來表演歌舞的美女們。

雖然大多數的普通人不識得董小宛的好,但真正有學識,有才華的人是懂的,而有錢人往往也正是這些有貨的人。再加上鄭曉路暗裏使勁,拼命發糖,每一盒糖都包裝美,就像後世的試用品一樣先聲奪人,董小宛最終取得的成績也頗為不俗。

一會兒,報數的衙役跑上文德橋,高呼道:“董小宛姑娘,暫得金花三千八百五十朵…”到這個時候,今天產生出來的金花數量已經過萬朵了,這就是萬兩黃金啊,全都成了南京城的財政收入,這南京城真不愧大明留都,若要説繁華富裕,北京城拍馬也趕不上南京城。

董小宛剛下去,慵懶嬌憨的顧橫波也上了台,這位有着南曲第一之稱的音樂大家,因為誇張的脾氣,不得世人追捧,她自己倒是一點也不在乎。

她上了台,將瑤琴錦瑟放在左右,又有玉笛簫,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然後用懶洋洋的聲音道:“小女子今天要獻上一首新曲子,名叫《》。”言罷她輕抬玉臂,演奏了起來,各種樂器的聲音立即揚起。

此曲名叫《》,果然有夠“”的,那音樂突而高、突而低、突而歡快、突而低沉…突然琴、突然瑟、突然又是簫…然而在這些紛繁複雜的聲音中,有一絲驕傲的玉笛音始終貫穿不息,不論別的樂器如何打壓,那玉笛仍然左衝右突,苦苦掙扎,在重重音中似要找出一條路來。

一個人要怎麼才能把這麼多樂器同時演奏起來啊?鄭曉路實在是沒搞明白。

這首曲難度極大,但聽的人卻沒幾個聽懂了顧橫波想要表達什麼意思,直到曲子奏完,仍是,沒有人能解開。

只見舞台上的顧橫波站了起來,對着遠遠的川月舫船頭的鄭曉路揚了揚玉笛,突然笑道:“他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説完她收了樂器,輕輕巧巧地下了舞台。

鄭曉路頓時恍然大悟,不被世俗待見的顧橫波,其實也看到了自己過文德橋時的那一幕,因此她這一首《》其實是彈給自己聽的。管他君子不君子,管他小人不小人,鄭曉路有膽過那文德橋,顧橫波又何嘗不是我行我素,自由自在?

就算是花魁大賽這種重要的比賽,她顧橫波也敢胡鬧,渾然沒有將這麼重要的比賽放在心上。那些紛繁雜亂的音裏,始終不屈不擾的玉笛,就是顧橫波的本心,穿過重重霧,你可看見?

鄭曉路長嘆一聲,對着顧橫波離去的方向一揖道:“今天若不是我有謀而來,我的金花就該全部投給你才對,你和我彷彿是這世界上平行着的兩個影子。”顧橫波的《》果然沒幾個人聽懂,但她南曲第一的名頭畢竟不是空來的,聽不懂的人也要裝懂,於是官府統計了一會兒才驚訝地發現,她的金花居然有三千兩百朵…上來亂彈一氣也能有三千兩百朵,若是她肯好好彈奏,那還得了?

見顧橫波下了台,鄭曉路一拍手,道:“劉夢菲,該咱們上了”鄭曉路知道劉夢菲的實力肯定比不過李香君、柳如是、陳圓圓三人,若是上得太晚,在這三個傢伙上台之後再上,可能得到的金花將會大大減少,只能在這三個妖怪還沒出場之前先聲奪人。

川月舫立即駛向舞台,閻王軍的探子們從船上抬起一朵巨大的蓮花,走向舞台中央。這朵蓮花有一人多高,花瓣用竹篾上面覆蓋着最頂級的蜀錦製成,一片一片花瓣向中間包裹,將劉夢菲裹在其中。

這是鄭曉路看綜藝節目時學來的招式,也記不清是哪一屆晚還是什麼舞蹈大會了,反正有一個舞蹈演員就是這樣出場的,在後世這樣的出場方式算是爛大街,但在古代,應該還沒有人想到。

閻王軍的探子將大蓮花放在舞台上,然後退了下去,整個舞台上只餘下一朵蓮花,周圍的觀眾們議論紛紛,不少人叫道:“怎麼回事?抱個蓮花上來幹什麼?學哪吒三太子麼?”鄭曉路汗了一把,這才想起來,這風格已經有個哪吒三太子用過了,古人也不傻,哼哼,不過老子這個機關比哪吒那種一瓣一瓣的要好看得多。

只聽蓮花中的劉夢菲笑道:“小女子為大家表演一首舞蹈悲喜皆起舞》。”言畢她在蓮花裏摸到機關,手上一拉,那朵巨大的蓮花瞬間翻飛開來。巨大的花瓣突然炸開,滿場灑下一片白如雪花般的飛絮。

後世表演跳舞都喜歡撒紙片,嗯嗯,老子撒白綢,檔次比白紙高了不是一點啊,鄭曉路在台外騷包地想道。

此時畫舫上的夏藕拿起瑤琴,輕輕彈奏,為台上的劉夢菲伴奏,而劉夢菲則在滿天的白綢飛舞之中,從蓮花中現出身形,輕輕舞了起來。

她的衣服雪白,動作悽婉,原來是一曲悲舞,就和剛才的寇白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