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卷靈犀第一章糖茶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cp|w:349|h:275|a:/chapters/20115/17/19728476344124066110]]]相傳自盤古開天闢地後,世界被分為了四大洲,東邊是東勝神洲,南邊是南贍部洲,西邊是西牛賀洲,北邊是北俱盧洲。

而東勝神洲的景賽國,是個人類居住生活的地方。

景賽國以北有個青峯鎮,鎮子不大,但由於處在進省城的必經之路上,南來北往人氣旺盛,逐漸帶得鎮子也繁華起來。

這天正是六月十五大集的子,鬧市街頭的郝家糖茶菜店生意就格外的忙碌。

“苗苗,”隔壁的張嫂賣完了自己的繡品,便主動過來幫忙,“怎麼就你一個,小雅和小虹呢?”她問目前店裏唯一忙碌生意的女孩子。

郝苗苗邊給下一個顧客稱茶菜邊回答:“據説今天街上賣的頭花漂亮,她們出去看看。”她只是陳述事實,對自己被丟下並無不滿。

張嫂倒是替她不平:“她們哪回沒理由出去玩,苗苗,這兒的糖茶菜不多了,你去後院做,我幫你賣。”要是賣不到預計的錢數,她那沒良心的堂伯堂伯母可不會認為是自家女兒偷懶的結果,一定又拿苗苗出氣。

“那我去後院了。”郝苗苗衝張嫂點點頭,謝她的援手。…後院廚房的爐火由於沒人看着,早已熄滅多時了,而糖茶菜是油炸食品,靠的是旺火…想想外面排隊的顧客,郝苗苗小心的四下看看,確定無人後將廚房門由裏反鎖。

蹲在灶前,她伸手衝灶膛裏一指,一串火苗突然亮起,點燃了柴禾,爐火重新燒着,而且迅速達到旺火的程度。

將油鍋放好,郝苗苗才重新開門開窗通風。

糖茶菜並不難做,只須將紅薯切片曬乾、藕片蘸上面粉,待油鍋燒開後下鍋炸至焦黃撈出,然後掛糖汁,再灑上金糕、青梅、白糖和芝麻仁就成了。

青峯鎮最早做糖茶菜的就是郝家,後來有樣學樣的有四、五家,但誰家做的口味也不如郝家,所以每逢集市,郝家的糖茶菜只能用供不應求來形式。

到下午集市快散了,郝苗苗和張嫂的忙碌才告一段落。

“張嫂,這個拿回家給阿牛嚐嚐吧。”郝苗苗拿出一包預先留下的糖茶菜給她。

張嫂自然推讓:“街坊鄰里幫個忙,苗苗你這麼見外幹嗎?”

“張嫂你要是不收,我以後可不敢讓你幫忙了。”誰對她是真心的好,郝苗苗心明眼亮,她也不會白承人情。

“那好,我帶回給阿牛嚐嚐,那孩子就喜歡苗苗的手藝。”只是自己的兒子才五歲,遠遠沒到娶媳婦的年紀,不然…張嫂是從心裏喜歡懂事能幹的郝苗苗。…等郝苗苗算了今天的收入,收拾好廚房,切好薯片曬上,彷彿是算好了時間,她那兩個過來“幫忙”的堂妹才回來,同回來的還有堂伯母黃氏。

是過來收錢的吧?郝苗苗瞭然:“伯母,這是今天收的一百二十二文錢,明天李大叔會送新鮮的藕過來,所以我留下二十二文買藕,剩下的你收好,一共是一百文,正好是六月份的房租。”她把錢放到桌子,一文文的數給黃氏看。

“哎呀,苗苗,我們都是一家人,伯母還能信不過你嗎。”話是如此,但黃氏眼都不眨一下的盯着桌上的銅錢,唯恐漏了一個半個的,更在郝苗苗剛數完後,飛快的一把劃拉到自己的身旁,收入囊中。

郝苗苗對她的動作毫不意外,之所以麻煩的一文文數,就是怕事後黃氏再賴自己少給了幾文,畢竟這是親身體驗的教訓,如今賬清了,可以還她耳清靜了吧?

誰知道黃氏不像往常一樣拿錢走人,反而開口邀她:“苗苗啊,好久一家人沒一塊吃飯了,今天跟伯母回家吧?”語氣甚至帶了點巴結。

一家人?郝苗苗只覺得這詞好笑,但黃氏的舉動更讓她奇怪,想了想,她決定以不變應萬變:“那就多謝伯母了。”

“那我們趕快走吧,家裏等着呢…”似乎説漏了什麼,黃氏掩飾的回頭叫自己的兩個女兒,“小雅,小虹,回家了。”這兩個丫頭只知道玩,再看看能幹的郝苗苗,她家小虹和這個堂侄女同是十五歲,只小了幾個月,怎麼就差了這麼多?

郝苗苗關了店門,落鎖,這一會兒的功夫,旁邊的左鄰右舍看見的就出來和她打招呼:“苗苗這是要去哪?”

“伯父伯母叫我回家吃飯。”郝苗苗如實回答。

“是啊,是啊,我們一家人吃個飯嘛。”黃氏連忙咐和道,哼,這些人的樣子,就好像她要把這丫頭騙去賣了似的。

“那苗苗,你還回來住嗎?”李嬸還特別多問了一句,“我好幫你看店。”

“當然回來,”郝苗苗肯定的回答,“明天還要賣糖茶菜,我今晚得準備出來,怎麼好住在別人家。”她特意強調這一下,因為那些所謂的親戚最煩幫她幹活了。…郝苗苗,今年十五歲,是土生土長的青峯鎮本地人,她自幼便父母雙亡,和爺爺郝仁相依為命,祖孫倆便是靠着這糖茶菜為生。

郝苗苗雖然年紀小,但附近的人都知道她心靈手巧,糖茶菜真正掌廚的就是她,而郝仁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祖孫倆兢兢業業,子過得還可以。

可惜的是,郝仁三年前也病故了,扔下了當時只有十二歲的孫女,而郝氏一族的人,幫忙辦完葬禮,便藉口郝仁無子無孫,要收回這家店為族產。

而盯上這家店的便是族中頗有勢力的,郝苗苗的堂伯郝大為,幸虧郝仁生前在鄉下買了兩畝薄田一間瓦房歸在孫女名下當嫁妝,不然郝苗苗非得落街頭不可。

得到這家生意興隆的小店,郝大為第一件事就是將其擴張,想大幹一場,可出人意外的事,他經營的這糖茶菜店,只能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奇怪的郝大為找了半天原因,終於發現是自家人廚藝比不上郝苗苗,但這店鋪在鬧市,就是自己不營業,租給別人也有不少收入。

但更奇怪的事卻發生了,租了這個店的人總是看見晚上有白影飄來飄去,店裏放好的東西也常常換個地方出現。

雖然沒人受傷,不過陸續四個房客都被嚇走了,這店鋪還有誰敢租?

於是郝大為夫又想起了郝苗苗,黃氏親自跑到鄉下,説了一堆什麼“不忍心小姑娘一個人在這兒,大家好歹是親戚”之類的甜言語,將郝苗苗又帶回來重新開店。

有知道內情的好心鄰居也悄悄提醒過郝苗苗,可自從郝苗苗住回來重新開店後,一切都平安無事了。

大概是郝仁顯靈保護自己的孫女吧?坊間逐漸有了這樣的傳言,而且越傳越神乎其神,嚇得郝大為不敢再要回店鋪,只讓郝苗苗按月租金。

郝大為一家被傳説所嚇,除了收錢一般是不到店裏的,就連集市熱鬧時,也是過來裝一兜子糖茶菜便去逛街,不過她們還美其名曰是“幫忙”所以今天,黃氏竟然叫郝苗苗回家“吃飯”不光郝苗苗意外,左鄰右舍更稀奇,當然要出來問問的。…郝大為的住處離這裏有三條街,一路上郝苗苗就沉默寡言的走着。

還是黃氏忍不住先旁敲側擊的開口了:“苗苗啊,你爺爺不是曾説過你訂了親的,那男方是什麼樣的人啊?”

“我那時候還小,不清楚。”郝苗苗搖搖頭,心裏卻警惕起來,難道黃氏突然找她是打她親事的主意?可附近的人都知道她三年守孝期剛過,誰會這麼快上門求親?還不怕她大伯趁機敲竹槓?

“一點印象都沒有?比如對方是哪裏人氏,家裏有多少錢財,你爺爺一點也沒説過?”黃氏問的頗為急迫。

郝苗苗再次搖搖頭。…到了堂伯郝大為的家,郝苗苗這才知道黃氏為什麼要她“回家吃飯”因為她傳説中的未婚夫婿上門了,而且不是一個,是兩個。

兩個看上去頂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僧一道的打扮,如果不是黃氏開口介紹,她還以為是上門化緣的。

“苗苗姑娘是嗎?這是你爺爺的親筆信,相信你應該認得。”是那個道士先説話,遞給郝苗苗一封信。

郝仁自小曾上過幾年私塾,郝苗苗幼時便是他教着識文斷字的,對爺爺的筆跡自然認得,這封信應該是郝仁親筆的,大概意思是執有此信的人是她的未婚夫,要孫女和他放心走。

“是爺爺寫的。”郝苗苗看向堂伯郝大為,本來這事女孩子不該拋頭面的,但她此時不自己親自面對,那隻怕真是被人賣了還不知道。

“那再請姑娘看看這封。”這回是僧人説道,而且他是把信放到茶几上讓郝苗苗去拿,而不是親手遞給她。

“這也是我爺爺寫的。”兩封信從內容到筆跡都一模一樣,郝苗苗也糊塗了,爺爺當年真給她訂了親?

“兩封都是真的?那可不好辦了。”郝大為皺起眉頭,他儒生打扮,本身也花錢買了個孝廉的名頭,看上去也有個老爺的氣派。

“就是,就是,唉,苗苗這丫頭命苦,爺爺和爹孃都走得早,也就是我們心好才照顧她,這些年吃吃喝喝可是不少錢…”黃氏在旁邊數起了手指頭,看起來就市儈得多了。

“你們養苗苗姑娘的辛苦我們知道,當然不會白帶人走的,開個價吧。”道士笑嘻嘻的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