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十章使節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江户最早由本豪族江户氏所統治而得名,是關東的戰略要地,最早由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道灌築城於此,1590年德川家康入城後進行擴建,至36年德川家光時完成。

此時距離江户城築好不過數年時間,已是本的第一大城,江户作為德川幕府統治的中心,引了越來越多的本上人士過來居住,比之多年的貿易重城長崎,鹿兒島等城還要繁華幾分。

李淮庸和李遵等大唐官兵隨着本引路的官員一路走來也是嘖嘖稱奇,這裏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街道上甚至使用了大唐進口過來的水泥築路。道路兩邊一排排的房屋修得華美無比,若不是來來往往穿着和服的本女人踩着木屐碎着腳步走路,偶爾一兩個佩着長刀,扎着一沖天朝天辮的人武土神氣走過,李淮庸甚至會以為這是走在大唐江南的一個城市。

看到大唐過來的官員一臉驚訝的樣子,領頭接待的永井熊之助大為得意,問道:“上使大人,你看敝國此城如何?”永井熊之助是德川家光的侍童,從小巴德川家光一起長大,在幕府中是一個實權人物,這次大唐天使第一次到達本,事關重大,由他來接。也足可以看到德川家光對永井熊之助的信任。

“不錯,本使觀之城中房屋華麗,街道整潔,男女穿着多有絲服,實仍繁華之地。”李準庸倒是真心讚美,他出使過多國,南洋一帶屬國的國都固然遠不如此時的江户。就是萬里之遙的莫斯科,比起江户來更是差得太遠。

永井熊之助更是得意:“上使大人,不知比長安如何?”李遵在旁邊聽得大怒:“大膽,爾之蕞爾小柄,安敢和天朝京師相比?”永井熊之助眼中怒容一閃,卻馬上彎下,不住的道:“哈、哈、哈,在下猛。在下猛。”李淮庸笑道:“不必如此,不過,想必是閣下沒有到過長安之故。”言下之意,自然是説永井熊之助若到了長安。就不會有這個想法。

永井熊之助又是連忙彎下道歉,心中卻是大不以為然,江户城建好之後,曾多次請過荷蘭人來城中參觀,見過江户城地荷蘭人無不稱讚,整個歐洲無一城能比得上江户城,讓本人大為得意。

本雖然對天朝上國敬畏有加,對荷蘭人也同樣如此。由於大唐對番屬國的各項技術知識嚴格限制,由荷蘭人傳入本的西洋學術在本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場,本國內稱之為蘭學,雖然還不能和天朝傳入的儒學相比,卻已形成了異軍突起,正在慢慢蠶食儒學的地盤。若不是前些時候荷蘭兩次敗在大唐的艦隊下,連他們的重要基地巴達維亞也被大唐攻下,本地有識之士末必沒有借荷蘭和天朝相抗的心思,江户城能得到荷蘭人如此稱讚。本人自然認為即使不能和長安相比,也相差不多。

李遵對於永井熊之助的神態看得一清二楚,哼了一身,到了前面轉彎時卻不跟着本人的腳步,而是帶着人向一條小巷走去。

永井熊之助吃了一驚:“上使留步,大將軍府不在上使所去地方向。”李遵對本人的呼喊理也不理,頭也不回的向小巷走去,永井熊之助無奈。只得看着李淮庸,李淮庸笑了笑,也跟着走進小巷,幾名本人都不知所措,永井熊之助也只得跟在後面。

這條小巷只有百米左右,穿過小巷頓時又到了一條街道,這條街道和剛才本人帶着走的截然不同,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木屋,路上的行人衣着破爛。街上到處是垃圾,污水。一不小心就會踩到牲畜的糞便上。

李遵一行衣着鮮麗,很快便引起了街道兩旁的本人注意,都好奇地望了過來,只是注意到他們身上的武器,又轉過頭去,沒有一個人敢上來搭訕。

城市有富人必然有窮人,江户雖然是本現在最大的城市,也不可避免分成富人區和窮人區,永井熊之助帶着李淮庸和李遵等人走的是江户的富人區,被稱為山之手,他們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自然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而現在李遵等人出現的街道卻是居住着一些小商小販和手工藝匠人,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江户港地物資集散以及種種商業活動,本人稱之為下町,這些人只能算勉強餬口,他們的環境也好不到哪兒去。

李遵哼了一聲:“如此也配和長安相比。”幾名本人臉上紅了一紅,哈依了幾聲,永井熊之助臉上更是彩,以前接待荷蘭人時從未有這樣的事,他哪知道李遵會知道江户的貧户區。

看過了貧民區,將幾名本人的囂張氣焰打了下去,李遵也不再在下町區逗遛,重新在本人的帶領下向本幕府方向走去,長安雖然也有平民區,不過,經過規劃,長安的平民區也是乾乾淨淨,遠比江户的下町要強,這種環境李遵等人也呆不下去。

將軍府佔地廣大,氣勢非凡,等李淮庸等人到達將軍府時,幕府地重要官員都已等在門口,恭敬的請李淮庸進去,只是看着李遵等人身上全帶着武器,本人大為難。

“上使大人,能否將武器暫時放下。”幾名本人緊張的看着李遵,生怕李遵拒絕。

李遵看了看身後的士兵一眼,將自己間的武器解下,丟到了自己的親兵手上,命令道:“你們在外面守着。”

“是,大人。

“數十名士兵異口同聲的回答。迅速在幕府將軍門口分成兩排警戒起來,將軍府外的本士兵反而被擠到了一邊。

許多本士兵臉上都呈現出怒意,這些士兵能守在大將軍府外,都是由本的鋭武士組成,平時走出來,連一般地本貴族都不敢對他們無禮,自然有自己的自尊。

永井熊之助生怕引起衝突,連忙喝令本士兵退後,在將軍府內組成一道防線,這些唐軍雖然不肯放下武器,但他們不進入將軍府,永井熊之助已是滿意。

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此時已是三十八歲,力正在下退,他身材矮小肥胖,跪坐在一張踏踏米上就象一個球,加上頭個地兩沖天小辮,除了鼻子上沒有塗白外,活一個京劇中的丑角形象。

德川家光任大將軍之職已有二十多年,雖然期間有二元政治(德川家光生下來時瘦弱不堪,其父親德川秀忠並不喜歡他,只是他的兄長早死,又得到祖父家康的支持,德川家光才能接任第三代將軍,家康死後,德川秀忠居於西之丸,德川家光則將住所遷到本丸。兩人同稱為大御所。將軍和大御所一起治世,稱作二元政治)又有天草之亂,到現在的閉關鎖國,但德川家光的位置到現在已是極為鞏固。

見到李淮庸和李遵兩人來到,德川家光不敢託大,手揚了一下,在兩名近衞的攙扶下才起身,開口道:“歡兩位上使來到本。”長安皇宮御書房內,趙良極半坐在椅子上,恭敬的向皇帝彙報荷蘭使者的來意:“恭喜皇上,荷蘭人此來是想和我大唐好,他們願意無償將台灣返還。”李鴻基臉上神變幻,大唐的國力已經上升到可以不戰而下台灣了,文武大臣對於一個區區台灣毫不在意,李鴻基對台灣卻是有特別的情。他還想數年之後,等到水師強大,他最後一次親征,將台灣攻下,此時聽説台灣可以毫不費力的收回,反而是呆立當場。

見皇帝的臉上不對,趙良極輕輕的喚道:“皇上!筆上!”

“哦。”李鴻基清醒過來:“什麼事?”趙良極見皇帝好象是神遊在外,連忙將荷蘭人的來意重説了一遍,並問道:“不知皇上意下如何,我朝是否可以同意接納荷蘭人的友好條件。”李鴻基道:“那荷蘭人除了要求允許通商外,對於他們的俘虜和巴達維亞等地就沒有要求麼?”

“荷蘭人願意高價贖回他們的俘虜,至於巴達維亞和馬六甲等地,希望大唐可以將港口開放,允許荷蘭的商船停泊,荷蘭表示他們對亞洲的領土並無野心,以前佔了台灣也是貿易所需,回台灣後,荷蘭希望台灣也能留下一個港口可以供荷蘭的商船停泊。”李鴻基哼了一聲:“巴達維亞和馬六甲朕可以同意荷蘭人的要求,至於台灣絕不允許荷蘭人再進入,還有,別以為只把台灣回就可以了事,台灣即是大唐的領土,荷蘭人佔據了多年,就算租用好了,以每年二十萬銀幣計算,從他佔據開始,荷蘭必需將租金全部付清,大唐才允,許他們貿易。”

“遵旨。

“趙良極將皇帝的條件連忙記下。

出了皇宮的大門,趙良極心中有底之後,才再次召見荷蘭使者保羅·杜拉弟紐司等人,趙良極在極短的時間內兩次召見荷蘭來使。讓其他各國連趙良極面也沒有見過的使者大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