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退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軍的突然停止進攻,讓何報,韓忠等人都到奇怪,史可法雖然將淮安城四門都圍住,但淮安府周圍水道密佈,明軍本無法將城中與外界的聯繫完全封鎖,如果沒有唐軍在城中,義軍等於是孤軍作戰,和外界有沒有聯繫都無用,但有了唐軍的幫忙,自然一切都不同,史可法就是將水道全部封鎖,唐軍也有信鴿可以傳遞信息。
廣東向唐軍投降這樣的大事,城中都已知曉,明軍此時突然停止進攻,何報生怕明軍放棄了攻城,才和眾人一起上城頭仔細察看,沒想到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卻將自己的身份暴。
見明軍並沒有半點撤軍的跡象,何報才鬆了一口氣,本來淮安只要守半個月沒錯,只是後來唐軍高層突然又推翻了以前的決定,傳令讓誰安將史可法的部隊牢牢拖住,至於為什麼改變的原因自然不是何報所能知曉,何報唯有盡力將任務完成。
明軍已連續二天沒有對淮安城發起進攻,城中的義軍輕鬆之餘,對明軍的舉動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打又不打,退又不退,難道他們還想將城圍困到斷糧不成,城中的糧草還足夠數月之用,不過最多的糧草總會被耗盡,明軍硬攻不下這倒是一個辦法。
只是一般的士兵自然不會去考慮這些,而義軍的高層都知道有唐軍這個後援,自然不懼明軍的圍城,見明軍不攻城,樂得全軍跟着休整。
經過兩天的休整,士兵們又都得到了飽食,明軍和數前相比面貌已大為不同,訓練時都是神抖數,雖然比起剛到時還大為不如,卻是恢復了大半土氣。大家才知道了史可法的用意。
高岐鳳被史可法頂撞了一次,這兩天倒也沒有再來騒擾,只是到了第三天,見史可法還沒有進攻之意,高岐鳳卻是忍耐不住,再次到了史可法的營帳,一見面就問道:“史大人,將士們也休整差不多了,今天是不是該出戰了?”史可法並沒有再頂撞高岐鳳。而是神情嚴肅的道:“高公公,你可知道你我之命都在須臾之間。”高岐鳳嚇了一大跳:“史大人,不要開玩笑,咱家膽子小,經不住嚇?”只是看着史可法的面孔卻怎麼也不象開玩笑,他想到一種可能,馬上臉發白:“史大人,咱家前些子雖然對你有點挑刺,可也是不得已,史大人不會因這點小事就記恨咱家吧?”高岐鳳還以為是史可法對他不滿。想害他,不由軟了下來,他雖是監軍,到底沒有掌握兵權,若是軍巾主帥要暗害他,可以説極易。雖然以後史可法不了干係,可是他已看不到了,想起自己好象還差點將史可法唯一的義子殺了,心中更是涼叟叟地。
史可法沒想到高岐鳳想象成自己要殺他,不由有點哭笑不得。連忙解釋:“高公公,本官不是這個意思,你可知道我軍為什麼攻佔一個小小的淮安一個多月,卻毫無辦法?”高岐鳳心想到還不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此時卻不敢當着史可法的面如此講。只得支唔道:“那是城中叛民太過強大,不關將士之事。”高岐鳳越想越對,看來史可法是想要推卸責任了,自己只要順着他意就可以了。等到了應天府再向朝庭告發就是,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他練得早已通無比。
史可法一拍手道:“正是如此。”高岐鳳心中不由鄙夷。史可法是有名的清,自認正直,他的老師左光斗更是崢崢鐵骨,沒想到卻是一個滑頭。
史可法繼續道:“可是淮安中只是一羣亂民,他們佔據城池也不過十多天,開始時被我軍攻得毫無章法,可以説城池隨時都有可能被我軍攻下,為何會越打越強?”高岐鳳翻着白眼,心道這是你説的,我怎麼知道,太監雖然陰毒,喜歡挑刺,對於朝中正直的大臣恨不得全部打倒,但心裏究竟還會有幾分佩服之情,剛才史可法的一番言語,高岐鳳卻已是把史可法當成了一個打仗無能,只會逃避責任地庸官了。
這樣的官員雖然遠比忠直之士對太監們的胃口,心下卻不會有多少尊敬,只是這一場戰事他從頭看到尾,淮安府越打越強也是事實,高岐鳳也有幾分好奇,問道:“那史大人可知道原因。”史可法點了點頭:“本官在三前才剛剛知道。”高岐鳳認定史可法是想推託責任,他自然不必再懼怕史可法,嘴角出了一絲笑意,打定主意無論史可法説什麼都同意就是,問道:“史大人可否把原因説出來,也容咱家向朝庭回稟。”史可法道:“原因就是城中已不全是亂民,而是有唐軍混雜之中。”高岐鳳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個好理由:“好了,咱家知道了,淮安城中不就是有唐軍嗎,那接下來怎麼辦,是繼續進攻,還是向朝庭要援兵。”史可法道:“不能進攻,援兵也毫無作用,退兵,只有退兵,才可以保得眼下數萬將士的平安,否則不便淮安不可取,鹽城,揚州等地也有可能被失去,到時朝庭危矣。”高岐鳳失聲叫了起來:“退兵?史大人,你別忘了皇上的旨意如何説?”史可法點了點頭:“我知道,皇上讓我不惜一切代價將淮安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來,否則必定嚴懲不怠。”高岐鳳仔細打量了史可法幾下,見史可法面無表情,他心裏拿不定史可法是何主意,若是退兵那就是抗旨大罪,史可法不但官當到頭了,就是腦袋能不能保住憊是一個大問題,即如此,又何必再推御責任:“史大人,難道城中真有唐軍不成?。”史可法不悦起來:“高公公。你莫非懷疑本官説謊?”高岐鳳乾笑了幾聲:“不敢,不敢,史大人的話咱家如何會懷疑!”高岐鳳的臉一下子難看起來,想起城中有唐軍的支持,他不由頭皮發麻,唐軍的厲害弘光朝上下都很清楚,此是高岐鳳恨不得馬上退走,只是他身為監軍,軍隊不退,他也不可能獨自逃走,馬上就想同意史可法退軍地要求,又怕承擔責任,想了想才道:“史大人,你是主帥,你説如何就如何吧。”史可法對高岐鳳明説也不是想讓他承擔責任,只要他不搗亂就行,見高岐鳳沒有反對,馬上向外面叫到:“來人,傳我將令。讓各將都到我營中集合。”幾名親兵應聲而來,向史可法行了一禮,就重新出帳,不一會兒,中軍大營中的傳令兵全部出發,將史可法的命令傳到各軍。各個明軍將領接到命令迅速朝史可法地營帳策馬而來。
高岐鳳知道史可法等下就會傳令撤軍,本來這種會議他這個監軍一定要參加,高岐鳳此時卻一心想盡快收拾東西跑路,對史可法道:“史大人,待下的會議咱家就不參加了。任由史大人安排就是,咱家告辭。”沒等史可法回答,高岐鳳轉身就走,史可法只得抱拳道:“公公好走。”史德威對着高岐鳳的背影呸了一口,罵道:“狗太監,”又向史可法道:“父親大人。幹嗎不讓他留下來。”他剛才一直沒有話,此時見高岐鳳甩甩手就想走人,忍不住開口説話。
史可法搖了搖頭:“算了,他留不留下來都是一個樣。”史德威急道:“那怎麼同。他不留下來,此次撤軍地責任一定會全由父親大人來背。我去把他叫回來。”看到史德威就要向高岐鳳追上去,史可法忙叫道:“回來,此次進攻誰安失利,為父本沒有打算要別人來承擔責任。”史德威只得停下腳步,不甘心的望着高岐鳳離去。
得到傳令的各將很快集中到史可法的營帳中,等眾將都到齊,史可法將退兵的決定説了出來,眾將都是一片譁然,大家都以為休整之後,馬上就要對淮安重新發起進攻,沒想到竟然是要退兵,眾人一時搞不清狀況,都面面相覷。
史可法將那看到地結果和盤托出,並將淮安城中有唐軍地猜測告訴大家,眾人馬上驚慌起來,唐軍既然介入,自然不會只是單純的守城,誰也不能肯定此時沒有一支部隊已盯上了眼下這數萬明軍,一個不好大夥兒全都死無葬身之地。
只是朝庭的旨意是要儘快拿下淮安城,如果退兵,那豈不是和朝庭背道而馳,許多將領猶猶豫豫的説出自己的擔心,更多地人卻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眼看全軍要陷入危急,還有堅持進攻淮安城,無疑是愚不可及,一時營中大吵大鬧起來。
史可法重重的敲了一下桌案:“好了,我意已決,今下午我軍出其不意,退軍!”眾人都靜止了下來,望向史可法,大家自然知道史可法如此説就是要把退兵的責任全都承擔下來,史可法的幾名心腹將領站了起來,嘴皮動了幾下:“大人,你…”史可法搖了搖頭:“不必多説了,大家分頭準備去吧。”眾人都應了一聲:“遵令。”魚貫而出了史可法地大營,畢竟能夠平安撤退,又不擔風險,誰都不會反對,換了別地主帥,恐怕會千方百計將黑鍋給下屬背,哪會主張承擔了所有地責任,一時眾將對史可法都打心底尊敬起來。
等各個將軍回到營中,宣佈了撤軍的消息,所有官兵都歡聲雷動,大家都對如此難啃的淮安城有了懼意,此時養蓄鋭了數天,又不用再攻城,明軍士兵一時暴發出巨大的熱情,半上時辰不到,已全部收拾好了,就等着撤軍。
明軍營中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城巾地守軍,接到報告的韓忠、何報、劉老四等人都匆匆趕到城頭,看到底下的明軍來來往往,韓忠還看不出什麼明堂,連忙問道:“他們在幹什麼?”何報只用望遠鏡看了幾眼,就確定了下來:“不好,明軍在拆營。”韓忠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拆營幹麼,不怕凍死麼?”何報回道:“他們這是要撤軍。”韓忠不由高興起來:“撤軍,那城中之圍豈不是解了。”何報的一個親兵冷冷的回道:“當然解了,只是他們卻要全跑了。”韓忠才想起他們不是隻守城這麼簡單,主要還是要拖住這數萬明軍,見何報地臉不對,小心提議道:“何大人,不如我軍開城出擊。”何報的雙手緊握着手巾的望遠鏡,手上青筋暴起,心中猶豫不決,韓忠擔心的看着他手中的望遠鏡,那可是價值一千五百兩白銀的東西。
何報考慮半響,那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城中地兵馬絕大部分在兩個月前都是從來沒有拿過兵器的農民,用來守城還可以,若是出城攻擊明軍,恐怕被明軍衝上數下就要崩潰,到時留不下明軍,淮安還有可能被明軍趁勢奪去,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史可法看到城中不出擊,失望的看了誰安城一眼,喊道:“全軍出發!”他有持無恐,故意大張其鼓的撤軍,就是想引誘城中地義軍出擊,作最後一博,現在義軍堅守不出,史可法只能無可奈何的退去。
看到城下明軍最人一個人也已退去,淮安中地軍民全都歡呼起來,在明軍進攻的夜夜,雖然義軍的上層都是有成竹,但普通的民眾到底是不安,這可是造反的大罪,萬一城破,後果不堪設想。
何況早期明軍攻城時,義軍手忙腳亂,雖然佔有城池的便宜,但死傷比攻城的明軍還多,讓他們都心有餘悸,如今明軍主動退兵當然最好。
史可法在退軍的路上也是不敢大意,唯恐哪裏就會鑽出一路唐軍對其突擊,直到全軍回到了鹽城,史可法才鬆了一氣。
鹽城城小牆矮,容不下數萬大軍,再説史可法放心不下的還是揚州,揚州不但城池遠比鹽城要大,而且還是應天府的屏障,不容有失,在鹽城休息一晚後,史可法就將全軍向揚州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