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戰略大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敗快眾人已到齊,李鴻基開口道:“各位,今天找大家來是要商議一下以後我們的發展方向,大家知道我和總兵曹文詔有殺父之仇,此仇不報非人子也,但依靠朝庭肯定是報不了,所以只有反了,各位都是大有前程之人,若有人不願意跟隨李某,只需發下誓言保守秘密,可以隨時離去。”眾人沒想到李鴻基一開口就是造反,以前李鴻基從沒提過,就是有部下偶爾提起,李鴻基也是嚴厲告誡,一時大意外,全場都嗡得一下響了起來,眾人都興奮起來,高一功,賀景,眼錢兒,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拓養坤,李萬成,黑虎星,袁宗第等都嚷道:“反了,反了。”只有高傑,李守信沉默不語。

李鴻基子着李守信,他是李鴻基的親叔叔,説話非同小可,李守信以前其實也是個老實巴的種田人,參軍之後眼界漸漸開闊,加上李鴻基經常對歷代王朝興衰的講解,更讓他對自己的侄兒佩服不已,雖然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李鴻基有造反之意,但真提出來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見到了侄兒的眼光望着自己,李守信明白此時不能打擊眾人的士氣,開口道:“既然闖王説反那就反了。”李鴻基又望了望高傑,高傑見眾人都已開口,不得不也開口道:“當今聖上昏饋,民不聊生,闖王早該帶領大家反了。”斑傑功名之心甚重,本不願造反,但自己的上司和同僚異口同聲要反,不得已才附和。

李鴻基見大家如此反應,鬆了一口氣,這一步總算要走出去了。

李鴻基掃了一下下面興奮的眾人,可惜都是一些武夫,一個文官都沒有,雖然都嚷嚷着要造反,但能拿主意的一個也沒在,知道暫時不可能有文人會投靠自已,商洛山中識字的也就幾十個人,也沒在一個真正有才,只能讓他們噹噹教師,讓自己的士兵,將領能識幾個字。

等到眾人嚷嚷的差不多,李鴻基開口:“既然大家都同意,自成在此謝大家的信任,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還要大家一起商議。”眾人都安靜了下來,老張飛比較急:“大人,是不是要殺出去。”李鴻基搖了搖頭;“難道大家想象高祥,張敬軒他們那樣到處竄嗎。”眾人經常聽到李鴻基對現在的各股農民軍進行分折,知道要象那樣很難成事,何況眾人雖然以前不是農户就是綠林豪傑,但當了兵,又在商洛經營得紅紅火火,自然瞧不起原先和自己一樣,但現在卻成了寇的人。

斑傑人本來聰慧,雖然造反有點不是心甘情願,但心中也着實佩服李鴻基,平時讀書也是最認真,其中一些史書也能讀懂,知道目前的明王朝正處於暮途窮當中,説不定李鴻基真能成事,自己表現可不能差了。

開口道:“闖王的意思是不是要先建立一個據地,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那時我們就是與明朝爭奪天下,而不是一般一寇可比。”李鴻基點頭説道:“高傑説得不錯,我們確實需要一塊據地,但這樣一來,我們馬上就會成為朝庭的眼中釘,大家説説看,怎樣使我們能有據地,又不會成為朝庭的眼中釘。”眾人都議論開來,這怎麼可能,沒有一人有辦法,眼巴巴的望着李鴻基。

李鴻基含笑道:“怎麼不可能,其實現在的商洛就是一塊據地,不過還是太小,官府雖然知道我們的存在,但不也是相安無事嗎,大家可以説説看,為什麼會如此。”眾人啞然,馬維興開口道:“大人,那是我們在山裏,現在各個地方都是如此,官府能剿就剿,剿不了就不理不管,可是我們要造反的話,官府就不可能放過我們了。”斑傑聽了馬維興的話,眼一亮,李鴻基含笑的望着他,高傑開口道:“闖王,我們可以先拿下伏牛山,熊耳山,官府必定也是顧不上,拿下陝西所有的山頭後,那時我們的力量會比現在強大的多,再慢慢向河南,山西附近的山頭髮展,統一整個綠林道。”斑一功能明白過來:“不錯,只要我們不公然造反,官府是不會管的,就算要管,也是本地的官府會派兵進剿,只要他們不上報朝庭,也派不出多少兵來。”眾人都興奮起來,道這個辦法不錯。

李鴻基見眾人再也拿不出什麼辦法來,總結道:“剛才大家説得很對,我們雖然要造反,但目前可以不打出旗幟來,只要不過分剌官府,當地官員就會當我們不存在,目前商洛山已經飽和,我們要發展只有一直沿着山脈,象大家所説一樣統一各省的綠林道,同時我們還可以佔領縣城周圍的各個農村,等到我們勢力大時就可以一舉拿下處在包圍中的各個縣城。”李守信開口道:“闖王,我們要拿下各地的農村,官府不會派兵進剿嗎。”李鴻基望了一下賀景,賀景開口道:“大家不用擔心,朝庭對各地官府的考核都是以收多少錢糧為準,目前陝西連續數年大旱,崇禎見收不到多少錢糧,假惺惺的免掉了,目前對陝西官員的考核是以各地多少匪患為準,只要我們不攻擊縣府,官員為了自己的前程是不會往上報的,要剿也只是派當地官兵,難道我們還會應付不了嗎。”眾人都大笑起來,上次來了三千官兵,目前都在礦廠挖礦,商洛再也沒能力湊出三千官兵來。

眾人豁然開朗,大為新奇,沒想到還可以如此,高傑也心中一振,李鴻基確實利害,可行相當大,等官府反應過來,闖王的軍隊早起壯大了,説不定沒反應來,各地就可能落入闖軍的手中,至此,高傑充滿了信心,造反的決心才真正堅定下來。

李鴻基看了下面興奮的部下一眼,心想:“小樣,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這個理論,不要説你們不知道,現在恐怕大明朝都沒人知道,這可能幾百年後的理論了。”李鴻基望着賀景,道:“你哥哥賀珍有消息傳來嗎。”柏景知道李鴻基對這件事很重視,特意要賀珍親自負責。

必道:“大人,剛剛傳來消息,目前已經救出了孫元化,他的家眷了也已從北京搶先一步接了出來,不過為了保密,可能還要幾月才可以回到陝西了。”李鴻基點了點頭:“這事不能有失,再多派人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孫元化接來。”眾人一聽,嗡的一聲起來了,孫元化要來,這些人雖然以前都是土包子,但經過這一年多的學習,大多數人都已識幾個字。

當初李鴻基一回商洛,首先就是建立學校,要求軍官和士兵每人每天至少學會五個字,沒有老師,沒關係,搶,商洛附近不論是秀才,舉人,經常全家無故失蹤,很快找到了數百人。

這些人雖然剛開始嚇得要死,莫明其妙就被綁到山裏,還以為要拿他們開刀問斬,後來知道是讓他們來教書之後又破開大罵,不肯接愛。

李鴻基也不理,不教,好,全家捱餓,在飢餓的威脅下最後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教書,後來發現待遇不錯後,一些以前一貧如洗以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倒是認真起來,還想把這些人教得知書達禮,最好能歸降朝庭。

李鴻基發現後,對這些人嚴厲警告,只准教他們識字,宣傳自是另外有人來做,這些人教完學生後,每天還要和學生一起參加時事教育,這些都是由李鴻基和宣傳隊王長順他們擔任,主要內容當然是要如何忠於闖王,誰給他們飯吃,誰給他們發的軍餉,還有他們為什麼會跑到山中來,有親人被害的來不時來一場現身説法,是誰害得他們家破人亡等等。

對高級軍官,李鴻基更是親自培訓,經常給他們講一些古今戰史,尤其是火器的運用。燧發槍和炸葯包的威力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但對火炮李鴻基只能描述一下簡單的外形。

眾人都還停留在銅炮的時代,聽到李鴻基經常強調大炮的威力,無奈沒在見到實物,大家都半信半疑,鋼廠也製造了好幾門,但都沒在成功,還炸死了好幾名工匠,李鴻基經常嘆息,若是孫元化能在就好了,聽説當代的火炮大師要來,大家都有點將信將疑。

袁宗第是鋼鐵廠負責人,最是關心,問道:“大人,我記得孫元化是朝庭在山東的巡撫,怎麼可能來商洛。”李鴻基望了一眼賀景,示意賀景來説,這一年多來,賀氏兄弟兩人掌管着情報工作,賀景在商洛山總部,賀珍一直在各省奔波,一方面是販賣馬匹和珠寶,另一方面是在各地建立情報網絡。

金縣目前和蒙古部落的易還是紅紅火火,但金銀是越來越少,大部分是牛羊馬匹,還有一小部分是珠寶,蒙古的金銀都被李雙喜掏幹了,好在蒙古的馬匹是源源不斷,通過馬匹的販賣,還可以多獲得一倍的收益,賀珍通過大量的馬匹牛羊易,很順利的在各地建立了情報網絡。

今天二月份,李鴻基就要賀珍注意山東局勢,如果孫元化有難,就把他劫回來,賀珍莫名其妙,李鴻基遠在商洛,怎麼就會知道孫元化會有難,但對李鴻基的話不敢怠慢,帶人趕到了山東,正碰上錦衣衞押解孫元化進京處斬,賀珍大為驚奇,連忙將其救下,同時飛傳李鴻基,賀景剛剛接到了消息。

原來袁崇煥殺文龍後。他制下的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率部亡命而去,被當時的登前道孫元化收留。孫本人是用炮造炮的行家,文龍是海軍起家,其部下都善用大炮,孔有德等人的投奔在他來説真不啻是天賜機緣。後來孫元化得到崇禎帝的信任,更被提升為登萊巡撫,掌領山東登州城下及東江諸島的明軍,成為除鎮守陸路的袁崇煥外,另一隻從側翼威脅滿清政權的軍事力量。

然而孫元化並非獨當一面的軍事人才。他缺乏知人之明,亦缺乏對下屬的駕馭能力。其制下的將領固然善戰,卻早已失卻對明王朝的忠誠。作為主官的孫元化不能察覺潛在的危機,便不堪於亂世中生存。

崇禎五年,朝廷兩頭起火,陝西山西的農民起義聲勢正盛,清兵又圍陷了關外的大凌城。這個時候,孫元化派出增援大凌城的部隊,在山東境內以李九成,孔有德為首譁變為寇,依仗着訓練有素的士兵和善用攻城大炮,縱橫山東,後被迫退守登州,李九成戰死,孔有德,耿仲明諸人由海路往滿洲降清,孫元化本人也遭叛軍俘虜。念及舊恩,孔有德釋放了孫元化,其後崇禎帝下旨將其拿下,押解進京處斬。

眾人聽了賀景的解釋,恍然大悟,若孫元化來到商洛,果真能造出如李鴻基所説的厲害大炮,那以後攻城豈不是易如反掌。

李鴻基故意當着眾人的面問賀景,這也是為了增加大家的信心,看到差不多了。

李鴻基直接下令:“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三人聽令。”三人應了一聲:“在。”

“你們三人以老張飛為主,點燈子,混天猴為副,帶領三千人馬,負責拿下熊耳山。”

“是。”

“李萬成,黑虎星,拓養坤聽令。”

“在。”

“你們三人以李萬成為主,黑虎星,拓養坤為副,帶領三千人馬拿下伏牛山。”

“是。”

“高一功,高傑,眼錢兒聽令。”

“在。”

“你們三人以高一功為主,高傑,眼錢兒為副,帶領三千人拿下商洛周圍所有的農村,驅趕所有官府的差人,衙役,非必要不得傷人,切記不可攻打任何縣城,若官兵出城,剿械後全體放回,記着多帶宣傳隊,參照商洛山,以建立我們自己的據地為主,打仗為輔,若是有攻縣城者,立斬不饒。”

“是。”

“李守信,袁宗第聽令。”

“在。”

“令你們兩人以李守信為主,袁宗第為輔,全力督辦糧草,兵器,若有差池,唯你倆是問。”

“是。”

“好,今天就到這裏,散會。”

“是。”眾人聽完,全身的血都沸騰起來,在這裏窩了快兩年,終於要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