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對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晚李鴻基看到了張誠,一隻臂膀已經垂了下來,臉上烏一快,紫一快,身上還有多次煬傷,那悽慘的情形讓李鴻基口要罵的話縮了回去。

他道:“你先去休息,讓軍醫看一下。”張誠下了戰場就記起了李鴻基的吩咐,心裏忐忑不安,生怕李鴻基責怪,聽到此話,大喜,連身上的傷好象也不痛了,連忙下去。

李鴻基這次行軍帶來了四名大夫,上次和不沾泥戰後請到軍中的大夫一個也沒有放回去,李鴻基編成了一個軍醫隊,有一百多人,這次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只帶來了四名,但這四名大夫已幫了大忙,上次傷亡的二百多人最終只死了五十一人,其它都救活了過來,而官軍其它營受傷的死亡率可高過八成以上。

今天張誠的一陣猛攻又帶來的近百人的傷亡,這四名軍醫今夜可有得忙,第三天的進攻開始了,李鴻基讓張誠養傷,這次讓李過帶隊進攻。

李過可比張城聰明多了,見官兵大部分箭支只能在一百步以內,選出軍中的強弓手二百餘人在一百步外向城牆擊,這些人以前都是獵户,在軍中又經過嚴格的訓練,箭可比義軍強多了,在城下竟然把城牆上的弓箭手壓制的無法抬頭,城上的義軍竟然只能躲在城牆後往下扔石頭來阻止官兵的登城,但還是不時有人被中,發出陣陣慘叫聲。

幸虧這兩百餘人的官兵只能壓制一小段城牆,側面的弓箭手還是可以擊到爬城的官兵。不能這一小段就要讓官軍突破了,王自用很快也注意到這邊的情景,然大怒,城上的人箭竟然被城下的人壓制,那還了得,調來了五十名老兵,住城下去,畢竟城上城下的差距太大,雖然是一比四。但這一次對義軍還是很快佔了上風,李過無奈,只得轉移。

李過轉移一個地方後,乾脆前方只留弓箭手,又故施重技,很快又把一段城牆的義軍壓制的抬不起頭來,城下正在攻擊的官兵,突然沒有了城上沒完沒了的箭支和石塊,大喜,拼命的住上爬,前頭的十幾個人竟然一下子上了城牆,官兵都歡呼起來,但很快這先上去的十幾人就被義軍成了刺蝟,畢竟這時的官兵已經失去了掩伏,要站在城牆上的官兵還是很容易,官兵的歡呼很快便變成了啞然。

王自用見此情景又忙讓剛才選出的五十名手趕過來,和官兵對,李過見沾不到便宜,馬上又轉了個方向,城上的義軍見此也連忙跟着轉移,這樣兩隊人在城上城下象捉藏一樣轉來轉去,先是李過先到一個地方,把城上的義軍壓制,官兵便能輕鬆的攻上去,但馬上城上的那隊弓手便會過來,接下來就是攻上的官兵倒了大黴,一個個都被成刺蝟,李過又轉一個地方,義軍跟着轉移。

王承恩也看到了這隊士兵,畢竟李過轉來轉去的,不引人注目都難,忙向部下詢問:“這是那一隊人馬。”身旁的人卻一個個搖頭,見王承恩的目光轉向了後面,李鴻基不得不出來回答:“總兵大人,這是屬下的親兵。”王承恩看了李鴻基一眼,道:“你的手下很滑頭,不過效果還是有,就不懲罰你了。”李過此舉其實已經違反了軍令,王承恩已經對李鴻基看重,加上李過的辦法殺傷了大量的義軍,王承恩才輕輕放過。

李鴻基只得回道:“多謝總兵大人。”以前官兵的弓手壓制都是平均分配,每個地方都有,雙方對,互有傷亡,王承恩看到這心中一動,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去統計一下,中軍總共有多少弓箭手。”親兵答應了一聲,馬上翻看起來,不一會就道:“稟總兵大人,中軍其有二千二百名弓箭手。”王承恩點了點頭,吩咐道:“傳令,收兵。”旁邊的宗元摸不到頭腦:“總兵大人,天還沒有黑,此時收兵是否過早。”旁邊的一個幕僚碰了他一下,然後道:“總兵大人,是否有妙計破城。”王承恩得意的點了一下頭,道:“此事可行與否,還要看明天的成果再説。”這時官兵的嗚金聲響起來,官都如同大赫,一會兒就撤了個乾淨。

城上的義軍都歡呼起來,今天又一次打退官兵了。

王自用滿臉興奮,剛才因那一小隊官兵弓箭手引出的不快一掃而空,見官兵都已退下,吩咐道;“趕緊收拾,明天再給官兵一個教訓。”隨即帶領親兵向城下走去,王自用剛剛回府時,畢忠已跟了過來,這畢忠見王嘉胤不是成大事的料,這些天都一直都在討好王自用,王自用已經瞭解了上次畢忠背主逃跑的事,對畢忠一點好也沒有,不過即然王嘉胤原涼了他,自己也就不好追究。

這時王自用見了畢忠也沒好臉,道:“你不去你主子那到我這兒幹什麼。”畢忠也不生氣道:“大統領這次命統領為主,自然也是我是上司,屬下有事向統領彙報。”王自用掃了他一眼,道:“有什麼事,大驚小敝的。”畢忠笑道;“統領知道今天為何官軍提早收兵。”王自用奇道:“官軍怕了唄,傷亡那麼大,攻不下就自然只有收兵了。”一副問這麼簡單的問題,你簡直是白痴的表情。

畢忠假裝沒看到,道:“不然,從昨天官軍的攻勢來看,大有不計傷亡也要拿下此城的架勢,決不會因為傷亡大而收兵。”

“那你説官兵為什麼收兵。”

“官兵今無原無故收兵,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想出了破城的辦法,官軍才不願再傷亡,乾脆收兵。”畢忠斬釘截鐵地回答。

王自用搖了搖頭:“你們文人就喜歡説大話,官兵能有什麼辦法。”説罷不想再理畢忠,轉身就進府去。

畢忠大驚,連忙跟進了王府。

王自用不悦得道:“你跟着我幹什麼。”畢忠連忙道:“大人,請聽我説完,大人可否注意到今天一直沿着城牆向我軍箭的那隊士兵。”王自用點了點頭道:“這隊士兵也是鋭,我軍今天的傷亡有一半是拜此隊人所賜,不過我已經吩咐弓箭手壓住他們了,雖然明天還會搗亂,但於大局無用。”畢忠道:“區區一兩百人自然無用,但若有幾千人同時在一個地方箭呢。”王自用縱然動容:“你是説明天他們會把所有弓箭手聚中起來一起壓制我軍。”畢忠道:“十有八九會如此。”王自用大驚:“如此一來,明天我軍豈不危已。”畢忠道:“今夜若不準備,明天便是城破之。”王自用誠心向畢忠拜了拜,道:“軍師有何妙計破了官軍此法。”畢忠見王自用終於對自己重視起來,大為得意,道:“要想破此法也不難,統領只需照今天此法便可行。”王自用為難起來,道:“我軍大部是新兵,要想找出今天這樣的士兵五百也難,怎麼和官軍數千弓手相抗。”畢忠喜道:“我軍居高臨下,加上有投石機可使用,五百人馬已經足夠了。”王自用馬上發出命令,把軍中的弓手集中起來,明天統一行動,看官兵攻那裏,再與官兵對

王承恩收兵後,把方法一説,眾人馬上馬,道:“總兵大人真是天縱之才,想出如此妙法,明天必定破城等。”當天官兵就將弓箭手集中起來,其中有二千零五人,其餘弓手已在攻城中陣亡,又從軍中選出善之人組成三千人的龐大弓手隊伍,單等明天就給義軍一個教訓,要把箭能到過的地方都變成死亡之地,一時官兵信心大增。

愛谷城中這時也是信心滿滿,這裏與山西界,大山很多,也有不少獵户,王自用本然以為有五百弓手就不錯了,沒想到從中挑出了近一千善之人,畢忠又獻了一計,明天不必和官兵對,單等官兵完箭後必定會從那裏主攻,到時在後面埋付這一千弓箭手,無論官兵上來多少都有死無生。

兩邊都信心滿滿,單等明天的到來。

這是第四天了,王承恩望了望前面整整齊齊的三千弓箭手,充滿了信心,小小的府谷城,今天一定要把他拿下來。

王承恩手一揮“擊鼓”雄壯的鼓聲響了起來,三千弓箭手排成六隊,每隊五百人,踩着鼓點整齊地往前行,到了離城一百步時鼓聲一變,整個弓隊停了下來,王承恩看了看城頭,發現今天城頭上的人員好象有點少,但也沒有在意。

“預備”隨着這一聲音,所有的弓手都搭上了長箭。

“發。”弓手一鬆,三千支長箭一起向府谷這段只有數百米的城牆飛去,天上彷彿飛來一片黑雲,將整個陽光都庶住,只見卟卟的聲音,剎時整個城牆都滿了長箭,城上傳來了一陣陣義軍的慘叫聲。

隨着預備,發的聲音再次響起,又一輪箭雨下來,躲在後面的義軍看得頭皮發麻,以這樣的密度,城牆上恐怕一隻螞蟻也會被死,三輪箭雨之下官軍已延長擊,城牆上除了有義軍的慘叫聲外沒有一點反應。

這時官兵已經出擊了,水般的人朝段城牆衝去,王承恩看到官兵一直到城下,義軍都沒有反應,滿意極了,看來這三輪箭雨城上的人都死光了才會如此。

這時王承恩已經看到最前面的人已經上了城牆,大喜,對身邊的宗元説道:“看來今天城就要破了。”宗元連忙怕道:“大人英明,只有大人才能想起如此妙計。”突然他口中傳來了一聲“咦”的聲音,彷彿看到了什麼奇怪的事。

王承恩連忙向城頭噍去,原來先上去的官兵站在城頭一動不動,好象在發呆,王承恩大為惱怒:“怎麼回事,怎麼不往前衝。”卑聲一完,見上頭的士兵突然全都翻身朝城牆下跌去,渾身滿了箭支,王承恩還沒來及驚訝,只見漫天的箭雨從城頭飛來,正在攻城的官兵當中,這時城下這段幾百米的城下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官兵,這一頓箭雨下來頓時就象一塊整整齊齊的豆腐被人用鐵錘砸了一下,中間空了一塊。

王承恩醒悟過來,中計了,馬上吩咐退軍,否則幾千名官兵擠在一起,被義軍一次齊就要死幾百人,官軍哪受得了。雖然王承恩醒悟得快,但官軍退軍時又捱了三頓箭雨,幸虧義軍也怕官兵的弓手,不敢上前擊,否則這幾千官兵回來的不知有幾人。

饒是如此,官兵在這次打擊中損失慘重,只這幾輪箭雨已傷亡了千人,王承恩大怒,命令弓手馬上向城中發,但義軍躲在後面,官軍只能空耗箭支。

王承恩無奈,又組織了幾次進攻,都沒有效果,只能鬱悶的結束了第四天的攻擊。

原來官兵剛爬上去時以為城頭上定是佈滿了屍體,哪知上去一看,只見密密麻麻的箭支都在空地上,牆上只有廖廖幾具屍體,官兵一時摸不清情況,只得站在城頭髮呆。

這時躲在後面義軍的弓手發威了,如此近的距離,自然是一一個準,清除了城上的官兵後,馬上向城下擊,這時城下正是人員密集的時候,義軍的箭支效果異常的好,幾乎沒有費。

本來十拿九穩的事有如此結果,回帳后王承恩臉鐵青,將營中能砸的東西都往地上砸去,眾人知道總兵大人正在翻,也無人敢相勸。…----…----多謝各位支持本書,希望能更加支持,把本書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