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死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數萬八旗軍圍在錦州城外,旌旗招展,刀槍如林,滿人的捍將都圍在一輛華麗的馬車周圍,最裏面是楊古利,豪格,阿巴泰,葉克舒,稍外是譚泰,郎球,濟爾哈朗,而多爾滾,阿濟格,多鐸兄弟三人在最外圍。
馬車裏面的無疑就是滿人的大汗皇太極了,以前打仗皇太極都是騎在馬上,往往還身先士卒,此時他不但坐在馬車裏,還不時傳來咳嗽聲,讓周圍的滿人悍將聽得心驚不已。
皇太極自從歸化城敗回,受到了唐軍火炮的震盪,身體一直不好,而且滿人的境況艱險,他又不得不勞過堪,身子越發差了,現在連馬也不能騎,他心知自己世無多,才想在有生之年再次打敗明軍,|,|甚至有可能的話能攻入明朝的京師,才有了這次出兵之舉。
一隊一隊的傳令兵從馬車的四周出發,滿人已經調整到了最佳狀態,豪格低聲請示道:“父汗,可以開始進攻了。”隨着皇太極沙啞的聲音傳出:“進攻!”滿人的牛角吹響,無數的滿人從西,北兩面發起了對錦州城的總攻,馬步軍對城垣輪番進行攻擊,滿人拖着盾車雲梯冒着炮火向城下衝去,滿人帶來的十多門火炮也開始了怒吼,對準錦州的城牆轟擊。
孫仲壽和何報,何仇三人均身披甲冑,冒着滿人雨一般的箭矢親臨督戰,指揮將士拼力打。城上各種火器一齊發,向城下地滿人傾而去,前排的滿人倒下了。後面的滿人馬上跟了上來。
城頭也不時有明軍被滿人地鐵箭中,慘叫着栽下了城牆,滿人的大炮對明軍傷害更大。一旦被大炮轟擊到的城牆。不但城牆磚石亂飛。附近地明軍也是死傷慘重,滿人地火炮發雖慢,對明軍地實際傷亡不大,但震耳聾的炮聲,嚴重影響了明軍的士氣。
錦州城外,架滿了密密麻麻的雲梯。滿人已開始了爬城,本來這個工作一般是給投誠的漢人來充當炮灰,可是歸化一役,兩旗漢軍死傷慘重。後來的幾年中,滿人又沒有辦法補充,僅有地漢人要為他們耕種糧食,這次皇太極所率的大軍中,漢軍不到五千人,皇太極打算對錦州一鼓而下,乾脆不用漢軍。
城中的明軍拼命用推杆把雲梯推倒,不時有爬在半空中的滿人連同雲梯也一起摔在地上,不過,摔下去地滿人一般都是馬上爬起來,晃了晃腦袋,又重新站了起來,拾起雲梯,繼續爬城,滿人皮厚,又有良的防護,摔上一兩次本沒事。
已經有滿人爬上了城牆,明軍用槍向他們刺去,卻發出“鐺,鐺”金屬的聲音,槍尖本刺不進去,在明軍發愣的瞬間,爬上城牆的滿人獰笑着砍下了發愣的明軍腦袋,衝上了城牆,滿人只進攻了半天,錦州已險象還生。
何報也向一個爬上城的滿人用劍刺去“鐺“的一聲,長劍險些折斷,那名爬上城的滿人獰笑着正要向何報砍去,突然覺咽喉一疼,嘴裏汩汩的冒出血來,他還想“呼嗬“兩聲,卻發現什麼也説不出來,一頭朝城下栽去“砰。”的一聲,賤起了數尺的灰塵,已經死得不能再死。
何報武藝高強,身手捷,又與滿人打過道,劍一刺出,發現不對,馬上轉向了滿人的咽喉,得以一擊致命,其他明軍的身手比何報卻遠遠不如,被衝上來的全身鐵甲的女真人得連連後退,通常要二三條人命填過去,才能殺死一名滿人。
何報大急,拼消耗漫説二對一,就是一對二,錦州城也和滿人拼不過,大聲喊道:“刺他們咽喉。”一邊喊,一邊作試範,從城頭的這一端殺到了另一端,眨眼間,死在何報手下的滿人已有六七人,都是一擊致命。
其他明軍雖然聽不清何報説什麼,但見到何報如此殺人,都是神一振,有樣學樣,很快就將上來的滿人肅清,這些遼東大漢久經戰陣,論武藝並不在滿人之下,只是滿人以前很少用鐵甲軍攻城,才鬧了個手忙腳亂,一旦找到了他們的弱點,少數登城的滿人當然不是對手。
何報,何仇兄弟兩人簡直是殺人的機器,哪裏出現了險情,他們就往哪裏趕,常常對滿人都是一擊致命,孫仲壽看得暗暗吃驚,今天死在他們兄弟兩人手上的滿人恐怕已有五六十人,天漸漸黑了下來,皇太極見暫時攻不下來,吹響了收兵的牛角,滿人水般的退了下去。
城牆上的明軍鬆了一口氣,一股坐在了地上,大口的氣,剛才滿人的攻勢太急,每一個明軍都在透支體力,他們只能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休息,以便恢復體力,以後的戰爭還漫長的很。
城下已堆滿了層層疊疊的屍體,有滿人的,也有明軍的,滿人一天的進攻損失了一千多人,這對滿人來説,已是很大的損失,就連以前堅決反對擴充漢旗的將領也懷念起漢軍的好處來,若是用漢軍來進攻,消耗掉多少人也不會讓他們心痛,可如今他們就是想擴充漢軍,也要先拿下錦州再説。
明軍也是損失慘重,滿人一天的進攻,已讓城中傷亡快達到三分之一,照這樣下去,只要再有三天的時間,錦州的軍隊就要消耗光,可是隻有三天,吳三桂會領兵救援嗎。
吳三桂此時正在寧遠城,從錦州到寧遠,快馬只需要半天的時間,他早已收到了孫仲壽的求援信,只是寧遠兵馬也不過五千,若是從寧遠調兵去救錦州,不要説錦州救不了,就是寧遠也會丟掉,可是不救錦州,滿人攻下城後,寧遠照樣也守不住。
他心中焦急萬分。現在整個遼東地兵馬加起來也就兩萬人,而且分散在上千裏的防線上,如何與滿人的數萬兵抗衡。他仔細地看了看整個遼中的佈防圖,嘆了口氣,誰知道滿人前些年的容忍只是假象。這麼數萬兵掃過來。吳三桂彷彿看到了整個遼東都在滿人地鐵蹄下呻。
他打了一個寒顫,叫道:“來人。”幾名傳令兵應聲而入,吳三桂吩咐道:“傳我命令,將附班所有人都遷入城中,兵力全部集中在寧遠和山海關兩城,帶不走地東西一律燒光。”傳令兵一呆。還是馬上下去了,隨着吳三桂地命令下去,寧遠城門大開,明軍傾巢而出。將附近的居民都強制遷入城中,帶不走的房屋全部燒掉,不但百姓痛哭失,就是明軍也照樣兩眼含淚,這些房屋都是這幾年才搭建起來的,明軍自己也參與了建設,眼看着自己親手搭建的房屋,開墾的農田,又要自己親手毀去,他們又怎能不痛如刀絞。
“啪”地一聲,門開了,吳三鳳闖了進來,急急忙忙地道:“二弟,聽説你要把居民都遷進城中,還要毀了農田,是不是真的?”吳三桂點了點頭,道:“不錯,我軍兵少,不能護得這一方平安,只得把他們全部遷進城中,農田裏的作物正好可以給滿人餵馬,所以也非毀不可。”吳三鳳搖了搖吳三桂的肩膀,道:“不能啊,二弟,你可知道外面地農田有多少是我們吳,祖二家的,這一毀,你讓我們全家明年喝西北風啊,你對得起家裏,對得起舅舅祖家嗎?”吳三桂看着這個每天就知道強取襖奪,不學無術的哥哥,到現在還在拈記着他的田產,又把祖大壽抬了出來,心裏湧起一股厭惡,冷冷的道:“這個你就別管了,至於舅舅那裏我自然會去信解釋清楚,現在不毀,等到滿人來了照樣會毀掉,你可以回去了。”見吳三桂生氣,吳三鳳矮了半截,剛才的氣勢洶洶頓時不見了蹤影,只是跺着腳道:“好,好,我回去。”啪的一聲,重重把門關上走了。
吳三桂已想好了,錦州是不能去救了,否則,遼東處處是漏,一座城也守不了,相反還要利用錦州牽住滿人的時間,趕緊堅壁清野,就算滿人打下了錦州,面對寧遠和山海關兩座堅城,他們也該頭痛。
滿人打仗一般很少帶物質,如今吳三桂把外面全部清理了個乾淨,就是滿人把錦州城拿下,也維持不了多久,到時滿人馬匹沒有了草料,戰士沒有了糧食,看他還怎樣攻城,只是敵人末到,自己先來個大勢破壞,一般的人可能狠不下心來。
這已是滿人對錦州圍攻的第五天了,城下到處是滿人的屍體,滿人的牛角再次吹響,所有的滿人又退了下去,看着黑下來的天空,活着的明軍個個慶幸,又平安渡過了一天。
為攻錦州城,滿人已傷亡了五千人,每次城池就要被攻下時,又被明軍堵上,城中剩下的正規軍只有八九百人,現在參戰的多是普通的青壯,他們久經戰火,自然知道城池被攻下意味着什麼,所以都拼死抗擊,五天來,城中的七八千青壯也剩下不到兩千了,每個人都傷痕累累,不過,與五天前相比,這些青壯都有很大的進步,再也不是剛上戰場的菜鳥,才抵住了滿人一又一的進攻。
守了五天,援兵的一點影子也沒有看到,孫仲壽知道吳三桂多半不會來救,換了自己恐怕也是如此吧,遼東就是傾盡全力也不是滿人的對手,又何必派人來白白送死。可是這話他不能説出來,否則城中馬上就會崩潰。
夜深了,錦州城頭的滿了火把,防止滿人夜襲,孫仲壽和何氏兄弟在城頭上到處查看,碰到累極而睡的士兵也不叫醒,只是把他們身上已滑落下來的覆蓋物重新給他們拉上,五月的天氣,説着涼就會着涼。
天空漆黑一片,送來絲絲涼風,何報把手伸到前面一動不動,覺到晚風的涼意,他臉上一喜,道:“孫叔叔,快要下雨了。”孫仲壽也學着何報伸手,卻什麼也覺不到,他懷疑的道:“真的要下雨。”何報肯定的道:“沒錯,這風中濕氣好大,就是下雨的徵召。”若是下雨,無疑對攻城一方不利,説不定錦州城就能多守上數天,孫仲壽也是一臉喜,果然不到半個時辰,風就越舌越大,即使是最木訥的人也知道要下大雨,城牆上的明軍個個匆忙找地方避雨,城下的滿人更是亂成了一團,拼命加固營帳,防止被風吹走,否則在雨中淋上一夜,不死也要丟上半條命。
雨已經下了,豆大的雨滴打在窗户上“咚,咚“作響,孫仲壽靜靜的站在房中,房內一片漆黑,何報和何仇連叫:“孫叔叔,孫叔叔。”孫仲壽應了一聲,何報忙將房中的燈點上,一絲微弱的光亮劃破了黑暗,孫仲壽怔怔的望着和好友何可綱一模一樣的面容,半響才道:“現在叫你們來這裏來,是想讓你們趁着大雨,偷偷出城,馬上到寧遠搬救兵。”何仇驚訝的道:“孫叔叔,信使不是早就出發了嗎?”孫仲壽道:“是啊,信使已經出發,可是救兵到現在還沒有到,那信使可能並沒有送出信去,所以才讓你們倆人跑一場,這關係到錦州的生死存亡,你們有沒有信心把信送到。”何報只參過數月的軍,何仇更是沒有參加過軍隊,他們哪知道如此重要的軍情,至少會發出三份,本不存在信使送不到的事,何況寧遠和錦州相距並不遠,就是吳三桂沒有收到信也早知道滿人對錦州的進攻,兩人見孫仲壽把如此重要的事託付給自己,心中一熱:“孫叔叔放心,我們一定把救兵搬回來。”當晚,何報和何仇兩人帶着一個小隊,趁着大雨悄悄的溜下了城牆,繞過滿人的大營,朝寧遠而去,兩人在半路上就看見官軍正在到處驅趕人羣進城,何氏兄弟看得疑慮眾生,但因一心想送信,並沒有惹事。
等到了寧遠城,此時的寧遠城已經是人滿為患,到處是從外面遷進來的農民,而且各處都在加固城牆,此時兩人再笨,也知道寧遠城早有就知道滿人來了,只是不知什麼原因,不肯發兵相救,兩人連忙求見主帥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