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章火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來李守信和高傑兩人帶着四萬多人在山西穿城而過,最先發現的是萬山縣縣令,小小縣城一下子湧進四萬難民,可把他嚇得夠嗆,而且這四萬人大部分是青壯,更是不敢殆慢,一旦民變可就不得了,又是施粥又是搭棚,採人向上急奏。

李守信,高傑他們吃着官府準備的稀飯也是不自在,明明自己有充足的糧食也只能吃個半飽,山西巡撫宋統蔭接到有四萬多青壯災民也嚇壞了,趕緊要求各縣賑濟並查清災民主要是來往哪裏,可是這批人主要是以不沾泥和王嘉胤的俘虜為主,這兩人在陝西和山西到處亂竄,各處的人都有,每個地方的鄉音都不同。

闢府也實在查不清了,好在他們在各地也不久留,只是待上一兩天就走,各地賑濟的官府都如蒙大赫,也顧不得查了,反正離開自己的轄區就好,李守信他們只有到野外時才可能自己生火做飯,這樣一直半飢半飽,到最後真的和逃荒的人一樣了。

看到李守信高傑他們都平安到來,李鴻基很是安,看來自己當初讓他們走山西是走對了,對着李守忠和高傑道:“你們辛苦了,先休息幾天,養養身體再説。”李守忠和高傑應了一聲就下去了,李鴻基看到高傑的臉都瘦了一圈,這次是吃了不少苦頭。

等眾人休息幾天之後,李鴻基先把工匠都出來,這次帶過來的鐵匠有四百名,基本上是金縣的全部鐵匠了,又掉了五千青壯加入鐵廠,再加上一千人採礦,圍繞整個鐵廠竟然有七千人,馬維興和高傑他們不知道李鴻基要幹什麼,紛紛反對,李鴻基也不答,只是表示過幾天他們就知道了,眾人見李鴻基鐵了心,只得等待,幾天後不能讓大家滿意再反對就是。

李鴻基決定生產出燧發槍來,以前在金縣沒有條件,商洛可是各種條件都具備,對於一個特種兵來説,最悉的就是槍支了,若不是各種先進槍支的子彈要用機器,對他來説各種步槍,機槍都可以做出來,不過這個時代有燧發槍也可以了。

由於原先有幾個人會製造火槍,經李鴻基一指點,燧發槍很快就制了出來,這種槍支用了改進過的火葯後,已經可以擊到三百步外的目標了,槍一出來,李鴻基就拉着眾人到外面試槍。

當李鴻基一槍將二百步外的一個木板擊穿時眾人都傻傻的發愣,馬維興更是滿臉通紅,張大了嘴吧,聽到李鴻基想發展火槍部隊時反對最烈的就是馬維興,説還沒等到用槍的人點火就被人殺了,當聽到李鴻基工人就要用七千人時更是反對。

李鴻基碰了碰馬維興:“好了,嘴別張那麼大,小心合不擾。”馬維興忙跪下,心服口服得道:“原來火槍經大人一改,變得如此利害,末將不明,請大人治罪。”李鴻基將馬維興扶起道:“不知者不為罪嗎,不能你明知我是錯的,也不反對那就遭了。”

“大人,有此火槍可比訓練弓箭手容易多了,有此利器我軍步兵實力將猛增數倍。”馬維興興奮的説,又一轉道:“不過發一次就要裝一次彈,不能連續擊,否則騎兵也撈不到便宜,有點可惜。”

“以後會有可以連續擊的火槍,但現在用另一種方法也可以達到連續擊的效果。”

“什麼辦法”一旁的高傑連忙問道,一直以來高傑都對騎兵情有獨鍾,一見可能對騎兵造成威脅的步兵,怎能不詳細問清。

“那就是三連擊了,這樣能連綿不絕的保持擊。”接着李鴻基又向眾人詳細解釋了什麼是三連擊。

“大人,一定要讓我的部隊配上這種武器。”李守忠一聽有如此妙法剋制騎兵,馬上就忍不住了,李守忠為人沉穩,對步兵一向喜歡。

斑傑,李萬慶,馬維興他們還是啥不得騎兵那種來去如風的覺,高傑還是遲疑得問道:“大人,騎兵好象不適合裝上火槍,馬上不好裝彈。”

“當然,這種槍在馬上本不能裝彈,不過可以到達目的地後再下馬作戰。”李鴻基回答道。

“下馬,那騎兵不是變成了步兵。”馬維興問道。

“不錯,這樣的士兵既有騎兵的機動,又有火槍的強大火力,我叫它快速反應縱隊。”李鴻基毫不客氣的把後世的理論變成自己的成果。

旁邊的幾個人聽了這話都在沉思,這樣的部隊只是少了一個騎兵衝擊力而已,但對上現在的軍隊只要火葯足夠,基本上可以説立於不敗之地。

邊的李萬慶一直沒有開口説話,這時也不由躍躍於試:“大人,我想任這樣一支部隊的指揮官。”李鴻基大笑:“好,好,以後你們都會有機會使用它。”必去之後,眾人見到了這隻火槍的威力,對兵工廠的事都熱心起來,並形成了一個共識,所有東西都優先供應兵工廠,不過要生產火槍,還差得遠,廠房要新建,鍊鋼爐要新建,採礦力度要加大,除了小批量的先生產一點外,離大規模生產起碼也要一年時間。

李鴻基不能常在這裏,後續的事還得馬維興他們來做,李鴻基才匆匆忙忙做出了這支火槍,為的就是要讓手下的將領看到這種武器的效果,否則他們不願意,就是再有二年也生產不了槍支出來。

除了六千多人的兵工廠外,李鴻基又新建了軍服廠,鞋帽廠,糧食加工廠,等等,另外山中本來還有幾個採金廠和採銀廠,李鴻基都讓其擴大了規模,一下子移來的四萬人就瓜分完畢,人手緊張起來,不過山中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糧食生產的人不能少,所以也暫時不能招人做工。

目前商洛的糧食還勉強能夠自給自足,但隨着工業的發展,糧食一定會越來越吃緊,必須引進那些高產的旱地作物才是,李鴻基不知道土豆,番薯等作物沿海一帶有沒有種植,若是沒有那麼只得高價向胡商收購了,那樣即使能夠得到這些作物也不是短時就可以的。

李鴻基已把目光對準了商洛山的各個縣城,若非本身實力還不夠,不讓引起官府的注意,整個商洛自己一聲令下就可以拿下了,現在卻還只得忍耐。

等到搭建好各個工廠的框架,已經是一個月了,李鴻基必須返回金縣,否則有什麼急事高立功,周風梧處理不過來引起榆林府的懷疑就不妙了,自從李守信他們到來後,李鴻基已經把高一功,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蠍子塊等人都調來。

這時這些人都已經知道李鴻基跟朝庭不是一條心了,但都願意橫下心來跟李鴻基幹,這一年多來李鴻基的表現已經令眾人心服,何況現在看到這幾年來災荒不斷,朝庭又賑濟不力,各地反賊多如牛,朝庭剿不勝剿,眼看亂世就要來臨,而官兵的軍響又經常拖欠,一些官兵為了吃飯有時比土匪還有兇殘,各人也末必沒有登高一呼,從者如雲的心思。現在能聚在李鴻基的旗下也都覺得大有前圖。

走之前,李鴻基把眾人招聚起來分排任務,兵工廠給李守信和袁宗第兩人管理,金礦和銀礦都給了高一功,其它軍服廠,鞋帽廠,糧食加工廠等都是給原先向馬維興投誠的地主壕強經營,作為補償他們因減租帶來的損失,至此原先那些投誠的地主壕強的怨氣也沒有了,而政務則給了王長順他們,軍務重中之重,馬維興為主,高傑,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蠍子塊每人負責一隊人馬。

李鴻基又待好每五天要派人通一次信外才安心離開,一路經過米脂時在家待了一天就返回金縣。

此時已是崇禎三年的十一月了,皇帝朱由檢籌措滿志,眼看整個大明朝在自己的手中已經要中興了,自己繼位以來,兢兢業業,每天只睡不到三個時辰,頭一年就掃平了危害天下數年之久的魏忠賢,贏得天下一片讚揚,眾臣紛紛上表慶賀。

去年滿清竟敢直入京城,鎮守邊關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被自己以“謀叛”大罪論死。雖然現在好象有人認為袁崇煥是冤枉,但自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管袁崇煥是否與滿清有勾結,袁崇煥都不能不死。

想當初自己對袁崇煥也是寄予厚望的。當初袁崇煥入都,先奏陳兵事,自己召見平台,勞甚至,諮以方略。對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自己聽了大喜,許曰之“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綁來,袁崇煥又道:“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自己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自己悉從之,賜崇煥酒饌而出。”可是三年了,袁崇煥卻辜負其信任,滿清十萬鐵騎來到京師。

最讓自己不能容忍的是不經請示即誅文龍,文龍雖為地方軍閥,實力也一般,但天啓以來,本朝對其頗為倚重“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皮島如內地。”而且從戰略上考慮,文龍以海島為基地,以游擊戰術出擊,確實起到了牽制清兵的作用。儘管文龍部有貪功,冒餉、不肯受節制,難以調遣等問題,但小疵不能亂大謀,即使要殺也先該稟報自已才對。

有了這許多,這袁蠻子是非殺不可了,殺了袁崇煥後滿清再也不敢入關進攻京師了,而山西的反賊高祥已被延安總兵俞忠霄團團圍住,呈報不久就會剿滅,看來明年子可以好過一點了。自己終不會辜負了祖宗的山河。此時的崇禎不知,自己一生最大的敵人李自成已經在商洛立下了據,一旦發難,整個大明王朝將搖搖墜。

為闢耳目,李鴻基先悄悄回到家中,此時邢秀娘正坐在院子裏看書,李鴻基一走就是一個多月,自己身為將軍夫人,為了不讓人發現李鴻基不在金縣,自己只得整天躲在家中,真是百無聊奈,心中只覺得空空蕩蕩的。

李鴻基一進院子就看到邢秀娘嬌懶的躺在椅子上,盡展全身的曲線,連忙向李過吩咐先離開,自己悄悄地走了過去,一把抱住邢秀娘,笑道:“小娘子是否寂寞難耐,小生過來陪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