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做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望着眾人疑惑不解的眼神,李鴻基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是能把機器用在這裏,這些巨大的水車本不需要,還有那些需數十上百人一起動手的工作,只需一台機器就可以輕鬆帶動,那效率馬上就是數倍,數十倍。”洪承疇等人這才對機器的功用真正有了解,齊聲對李鴻基道:“殿下之才可比月,我等不及。”李鴻基笑道:“行了,不用拍馬,孤王今天帶你們來這裏,就是要讓唐軍上下都對以前的所謂奇巧技重視起來,需知有許多東西一旦發明,就可以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若沒有奇巧技的發展,我們現在也穿不上綢衣,用不上瓷器,也不會有刀劍,更不會有大屋,這一切都是依靠奇巧技,人類才能發展。”眾人都沉浸在剛才所看到的鋼廠中,想象着若是把機器用到上面,又會提高多少效率,陳貞慧越看越是震驚,難怪唐軍能夠崛起如此之快,只此一個鋼鐵廠,朝庭再怎麼追也追不上,他的心理也茫起來,難道大明再也不可挽救嗎。
陳貞慧突然到手臂被人碰了一起,側臉看去,方以智關切的望着他,道:“定生,怎麼啦,是不是呆了,我第一次到來這裏也是如此。”兩人故意和其他人拉開一段距離,因還在鋼鐵廠中,燥音很大,陳貞慧不怕被人聽到。他低聲地道:“密之,你在這裏可有進展。”方以智道:“定生,放棄吧。朝庭不可能是唐軍的對手,再過幾年,唐軍勢必可取代大明。”陳貞慧大為吃驚。道:“密之。你決定向唐軍效力了嗎。”方以智道:“不效力又如何。我們連擋車的螳螂都不如,何況現在地工作正是我所喜歡的。”陳貞慧親耳聽到好友此話,彷彿青天霹靂在他耳旁炸響,當初兩人可是説好潛入唐軍營入替朝庭效力,沒想到一年不到,自己一事無成。而好友已經改弦易轍,若不是旁邊還有許多人,陳貞慧幾乎要跳起來,大聲對方以智責問。
看到陳貞慧的臉不對。方以智道:“定生放心,不管你地選擇如何,我不會向唐軍告密。”陳貞慧心亂如麻,一方面對前途悲觀,一方面又對好友地背叛到痛心,他大步甩開了方以智,走到了人羣中,方以智知道陳貞慧一時三刻必定不能原諒自己,自己跟了過去,卻不方便再説話,他是擔心陳貞慧若是不聽自己相勸,早晚會被唐軍發現,那時他也無力營救,只能徒呼奈何。
李鴻基發現孫元化突然又不見了,忙向袁宗第問道:“初陽先生呢?”袁宗第苦笑一聲道:“初陽先生説剛下殿下提地幾條建議很好,他要趕緊去改過來,殿下有那麼多人陪,就不用他一個老頭子了。”李鴻基倒是瞭解孫元化這種態度,道:“那就不用打攪了他。”當先走出了鋼鐵廠,眾人覺一陣輕風吹來,頓時輕鬆了許多。
鋼鐵廠太熱,又有了大量的水汽,讓人待著極不舒服,剛才眾人是頭一次看到如此練鋼,一時看呆了沒注意,出來後才到渾身輕鬆。
洪承疇不由向袁宗第問道:“袁大人,鋼鐵廠如此悶熱,工人可受得了。”袁宗第道:“洪大人放心,鋼鐵廠實行兩班倒,工人只需要上半天班,總共不超過二個半時辰,(相當於五小時)其他各廠的工人還都羨慕他們呢。”洪承疇沒相到唐軍這方面考慮的如此周到,他今天對唐王所言雖然沒有采納,但看到唐軍實力如此強大,心中也是振奮,唐軍實力越強,取得勝利的時間也會越短,到時逆賊的頭銜自然沒有了。
李鴻基和眾人在商洛停留了下來,由袁宗第派人帶着眾人蔘觀,眾人花了五天時間才把各個工廠,礦山看了一遍,袁宗第已開始讓鋼廠全力生產鋼軌,按照規化,先在鋼鐵廠前鋪設一段十里長地鋼軌,機器改進成功後可以帶動車廂時,先要用鋼軌把各個礦廠和鋼鐵廠連起來,到時所有的原料都可以用蒸汽機來運送,商洛鋼鐵廠將會來又一次騰飛。
李鴻基卻沒有辦法也跟去,從商洛起兵以來,李鴻基還是第一次在商洛停留,孫元化哪肯放過這次機會,以前鑽研時遇到的難題自然要讓李鴻基來解答,通過安尼和安多兩名葡萄牙人,唐軍和西方建立了一條通道,西方的一些基礎科技都翻譯了過來,而且許多東西都已整理成冊,開始在唐軍地各個學府得到傳授,但李鴻基給孫元化的東西有許多都超出了那些基礎知識,孫元化解答不了,其他人更是解答不了。
可有些東西李鴻基也忘得差不多了,每天面對孫元化的提問,李鴻基恨不得這場商洛最好沒來,孫元化現在還對李鴻基當初編的瞎話深信不疑,李鴻基留下的東西尚且如此深,若是能找到李鴻基當初的師傅和他所帶的書籍那讓孫元化少活十年也值,見李鴻基答不上來時,更恨不得馬上見到李鴻基虛構出來的那個師傅。
這些天孫元化不時盤問李鴻基師傅的情況,得李鴻基不得不編着瞎話來堵以前的漏,有時還端出唐王的架子,偏偏孫元化較起真來,對眼前的這個唐王也沒有一點應有的尊重,李鴻基被孫元化纏得實在煩了,甚至和孫元化吵起來,孫元化也毫不放棄,兩人一爭吵,李鴻基的親兵暗呼孫元化大膽,卻不知所措,李鴻基對這種覺好象也習慣,從來沒有因爭吵處罰過孫元化。
這天。孫元化地問題總算告一段落,讓李鴻基鬆了一口氣,看到一個美麗的身影在幫孫元化忙改造做下手。不由有點慨,那是孫元化的女兒孫幼蘩,孫幼蘩長得亭亭玉立。在這個地方絕對是一道美麗地風景。
李鴻基對孫幼蘩的事情不由好奇起來。對身邊的賀景道:“問問你們地情報人員。這個孫幼蘩和袁宗第有什麼關係,袁宗第怎麼讓她做個官。”孫幼蘩這些天一直幫孫元化做記錄,與李鴻基接觸多了起來,李鴻基對自己手下多了一個女人不官倒不在意,只是好奇袁宗第為什麼會提一個女官出來,從袁宗第第一次介紹孫幼蘩時。李鴻基就知道兩人關係肯定有點不簡單。
賀景一干人對唐軍多了一個女官也好奇得要命,只是見李鴻基完全是見怪不怪地樣子,以為是唐王特意提地,聽到李鴻基這麼一説。賀景也大為好奇,高興起來“屬下馬上去辦。”賀景手下人員的情報能力還真是突出,賀景只去了一會兒功兒,就將袁宗第和孫幼蘩的情況搞了個一清二楚,賀景又添油加醋的對李鴻基説了一遍,李鴻基聽得“嘿,嘿”笑起來:“好你個孫元化,竟然捧打鴛鴦,我偏要將他們撮合,也報一報這幾天的仇。”賀景在旁邊聽到李鴻基的笑聲有點骨悚然,只聽李鴻基道:“去,把袁宗第找來。”賀景應了一聲,心裏替袁宗第悲哀,不知等下唐王會拿袁宗第怎樣開涮,袁宗第見賀景親自來請,以為李鴻基有什麼重要地事,匆忙趕來。
一見袁宗第到來,李鴻基開口道:“好你個袁宗第,竟敢假公濟私,你説,本王該如何罰你。”袁宗第駭了一跳,連忙跪下,道:“殿下,不知屬下犯有何事。”賀景在旁邊忙道:“你擅自提拔一女子為官,還敢説沒罪嗎。”袁宗第納悶起來,這事怎麼早不問,現在問起來,他偷偷朝李鴻基瞄去,見李鴻基嘴角全是笑意,頓時知道唐王恐怕不是真為此事生氣,忙低頭道:“屬下知罪,請殿下責罰”李鴻基嘴角的笑意更是明顯,道:“好,那孤王罰你馬上娶孫幼蘩。”袁宗第“啊。”了一聲,差點跳了出來:“殿下,此事不可。”李鴻基道:“有何不可,難道你不喜歡她,還是認為她配不上你,我可是聽説孫幼蘩就是因為你才至今未嫁。”袁宗第黯然的道:“是臣無福,臣早已成家,初陽先生不願讓他女兒嫁給臣為妾室,臣向初陽先生求過幾次親了,初陽先生都沒有應準。
李鴻基滿不在乎的道:“那簡單,把你地那個子休了不就成了。”袁宗第吃了一驚:“如何使得,有道是貧賤之不可忘,糟糠之不可棄,何況臣的子尚可稱賢,又為臣生了一兒一女,如何能休了。”李鴻基道:“也好,那本王就給孫初陽下道旨意,讓他把女兒嫁給你做妾,諒他也不敢不從。”袁宗第忙道:“多謝殿下好意,初陽先生耿直無比,我怕殿下的旨意適得其反。”孫元化這些子和李鴻基每天都有爭執,袁宗第也有耳聞,若是孫元化拒不接旨,不但讓唐王下不了台,他的事更是沒有指望。
李鴻基惱怒起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是存心不讓孤王幫你了。”袁宗第聽得呆了起來,那還有幫人還有硬要幫的道理,不過他嘴上可不敢如此想,道:“臣多謝殿下好意,是臣沒有福份,不能得到孫姑娘為。”李鴻基道:“放,你有子有女,卻擔擱人家一個如此美麗的姑娘終身,還有臉説沒福份,不行,你一定要娶了她。”袁宗第心裏大叫,不是我不想娶,是人家不鬆口嫁女兒,只好道:“臣已無法可想,請殿下不必為臣的閒事心。”李鴻基卻突然道:“有了,孫初陽不是不讓女兒嫁給你做妾嗎,那你娶不就可以了嗎?”袁宗第忙道:“殿下,臣不能休再娶。”李鴻基敲了敲袁宗第的腦袋,道:“笨,笨死了,誰讓你停再娶了,男人嗎,不是有三四妾嗎,你來個兩頭大,娶兩房不就得了嗎。”袁宗第倒是愣住了,他這個想法倒也有過,只是一直不敢説出來,懷疑的道:“這能行嗎?”李鴻基道:“這樣,你明天就再去提親,不,現在就去,就説是我的意思,看他孫初陽還怎麼拒絕。”袁宗第扭捏了一下,磨磨蹭蹭起來,李鴻基在他身上踢了一腳:“還不快去。”袁宗第只好起身,先要回家準備聘禮,李鴻基又對賀景道:“你跟着,別讓那小子逃了。”賀景笑着起身,跟了上去,當晚孫元化和孫幼蘩兩人剛到家門口,看見門口堆滿了用紅布裹着的一挑挑賀禮,袁宗第和賀景站在門外一動不動,看樣子來的時間不短,袁宗第已到孫家提過二家親,都被孫元化趕了出去,他的家人當然也知道,不肯放袁宗第進門。
孫元化板着臉,道:“你死心吧,我不會把女兒嫁給你作妾。”孫、幼蘩卻站在旁邊一動不動,臉發白,也不避開。
賀景在旁笑道:“非也,袁大人是奉唐王旨意來娶孫小姐為的,非是作妾。”孫元化一愣:“你要把子休了,那更不行,我不會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無情無義的男子。”賀景道:“也非如此,唐王殿下有旨在此,孫元化接旨。”孫元化只好跪了下來,賀景將李鴻基的旨意念完,笑嘻嘻地道:“怎麼樣,還是殿下高明吧,如此一來,豈不兩全其美。”孫元化站了起來,向女兒看去,見女兒雙眼含淚,説不出的楚楚可憐,想起這幾年女兒的堅持,道:“你是一定要嫁那小子。”孫幼蘩臉上雖然一紅,但還是堅定的點了點頭,孫元化道:“罷了,老夫也總不能讓你永不出嫁。”走進了院中。
袁宗第傻傻的看着,不知是什麼意思,賀景踢了他一腳,道:“初陽先生同意了,你還不把聘禮抬進去。”袁宗第才反應過來,吩咐家丁:“快抬進去,抬進去。”孫幼蘩這時才想到害羞,跑進了家裏,躲進了自己的房間,心裏“砰,砰”亂跳。
本卷完,第七卷博奕馬上會上傳,唐軍越發強大起來,而朝庭更是一天比一天衰弱,可是唐軍在草原上對蒙古人的步步進,讓剩下的蒙古人不得不向北轉移,與當時正在進入西伯利亞的哥薩克火槍手相撞,唐軍,蒙古人,哥薩克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又有一番怎樣的爭鬥,皇太極這位野心的女直酋長決不會甘心失敗,他在息隱了三年後,又有怎樣的作為,唐軍重開陸上的絲綢之路,引起西方各國紛紛窺探,而唐軍現在還沒有一個出海口,李鴻基會先打下一個出海口嗎,這一切都將在下一卷博奕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