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宴無好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趁着唐軍的首領還沒來,壕強們開始竊竊私語,想先取得統一口徑,達縣有衞、苟、徐、唐、劉姓等壕強,其中最大的壕強為衞家,衞家先祖衞承芳是隆慶二年進士,授知縣,升温州知府,後來一直做到吏部尚書,據傳衞承芳清白自矢,家無積蓄,歸葬之。其子孫賣去田地房屋才辦完喪事。
但在衞承芳死後近二十年,靠他的餘蔭,衞家在達縣卻迅速壯大,成了達縣最大的蠶桑商人,現在衞家的家主為衞賢。
唐思悄悄的碰了一下衞賢道:“衞兄,你看唐軍請我們來是何意?”唐思是唐家的家主,唐家是達縣最大的油桐商人。
沒等衞賢回答,旁邊的劉德全先道:“還有什麼,唐軍到我縣已經半個月了,一直沒有向我們要錢要糧,今天估計是來催要了。”劉德全是達縣劉家的家主,而劉家為達縣最大的苧麻商人,三家在達縣基本上不相上下,所以坐在了一起。
衞賢點了點頭,道:“自古就沒有什麼秋毫無犯的軍隊,唐軍在達縣剛開始的所作所為只不過為麻痹我等而已,否則,你道他們白天把我們叫到城牆觀戰是何意,還不是來一個殺雞駭猴。”説起今天唐軍與官軍的戰,唐思和劉德全心中都是一凜,唐軍在數萬官軍中所向披靡,殺了個三進三出,心中都湧起一股寒意,其實在官軍還沒到達縣,他們這些壕強就與官軍有聯絡,要在城中與官軍裏應外合,殺唐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是家主被請到城牆,這些人的私兵都不敢妄動,否則,劉柱率人出去後,正是他們最好的機會。
達縣物產豐富,盛產糧食、油菜、油桐、蠶桑、苧麻,這也讓達縣的壕強勢力寵大,單這三家加起來的私兵就有千人,若所有壕強都能聯合起來,立馬可以組成一支三四千人的大軍,這也是李過對達縣不放心的原因,出戰前不但把這些壕強的家主都請到了城牆,明為觀戰,實為監視,還要在縣城留下二千人馬防守。
唐思嘆了一口氣,什麼殺雞駭猴,若説官軍是牛,他們只能算一隻雞,唐軍要對付他們,那是用牛刀殺雞,想了想道:“兩位兄長,若等下唐軍要我們出點錢物,萬萬不可拒絕,只要不是太大,我們咬咬牙就是。”其餘兩人都點頭稱是,衞賢補充道:“若唐軍索要太多,我們就先拖上一拖,再組織大家一起想法解決。”三人的談很快傳了下去,大座的數十家壕強心裏都作好了割的準備。
隨着唐軍一聲:“中郎將大人到!”全場馬上啞雀無聲,李過在唐軍的數十名軍官簇擁下走了進來,李過其實才剛剛二十出頭,卻無人敢輕視他,不説李過現在成了達縣的實際統治者,就是李過白天在官軍中連殺多人,端是威風凜凜,在座的這些人白天被唐軍請到了城牆,親眼看到官軍一片片的倒下,生怕一得罪這個將軍,被他喝一聲:“拿下,殺了。”那就哭也哭不出了。
李過見大家都看着他,哈哈一笑,道:“大家都請入座,不用客氣。”軍官們都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這些人一入座都放肆起來,大聲談着白天的戰鬥,整個宴會大廳才重新熱鬧了起來,壕強們才放下了心,重新開始了他們的竊竊私語。
隨着李過吩咐開席,酒菜由軍士水般的端了上來,李過舉行了杯子,道:“諸位,今天是我們的慶功宴,白天我軍大勝秦良玉,為我們的勝利,乾杯!”所有的軍官都站起了身,喊道:“為我們的勝利,乾杯!”那些壕強也只得起身,隨着唐軍軍官的口號喊了起來:“為了我們的勝利,乾杯!”李過飲了三懷,才道:“下面請大家盡情暢飲,不醉不歸!”軍官們都歡呼起來,風捲殘雲般掃着桌上的佳餚,對酒卻很少人再碰,官軍雖然損失慘重,卻並沒有退去,已在達縣外面紮下營帳,李過雖然説了不醉不歸,多半是對那幫壕強説的,唐軍的軍官們誰若敢真正喝醉,那可是自找麻煩。
見到這些唐軍軍官在席間毫無風度,許多人甚至直接用手抓,大塊大塊的往嘴裏送,壕強們都皺起了眉頭,幸虧和他們不同席,否則這副姿態叫他們怎麼下嚥。
李過笑咪咪的看着部下魯的舉動,並不阻止,這些用手抓的多是蒙古人,李鴻基為了拉籠先投奔的蒙古部落,選了一部分蒙古人進了近衞軍,以表示唐王對他們的信任,這些能進入近衞軍的蒙古人多是立下大功,而進入近衞軍越多的蒙古部落,好的牧場都可由他們先挑,因此蒙古人都把能進入近衞軍當成了一種榮耀,立功稍少,本別想進去。
見大家吃喝的差不多,李過拍了拍手,譁鬧的大廳頓時安靜了下來,大家都看着李過,等着他説話,李過掃了下面一眼,唐軍的官軍都昂首軀,眼睛一眨也不眨,而被李過眼光掃到的壕強卻不敢與李過對視,一個個都低下頭去。
李過緩緩的道:“在座的除了是我唐軍的人員外,其他人都是達縣的父老鄉親,我軍剛進入達縣不久,若沒有達縣的父老鄉親支持,我們是不可能在達縣立足的,因此,我提議,在座的軍人們一起向達縣的父老鄉親敬酒一懷,謝他們對我軍的支持。”唐軍軍官都站了起來,一齊端起酒懷,面向眾壕強,齊道:“幹!”衞賢等人連忙站了起來,端起酒懷,一飲而盡,李過見眾人飲下了酒,乾脆端着一懷酒,來到了衞賢等人的身邊,向眾壕強道:“各位,大家在白天都看到過我軍與官軍的戰,大家認為我軍的戰力如何?”衞賢連忙道:“將軍神勇,將軍的部下也是以一當十,真虎熊之士也。”其他人也都道:“是啊,是啊,唐軍戰無不勝,天下無敵。”一時之間馬如。
李過等他們一説完,才道:“我軍雖然英勇無敵,但如今官軍勢大,如果要守住達縣城,才需各位相助才行,不知各位願不願意相助我軍?”眾人心道:“來了,能説不願意嗎?”衞賢道:“當然,貴軍來到我縣後秋毫無犯,老朽活了五十多歲,還未見到軍紀有如此好的部隊,我們相助也是應該的,要錢要糧,還請將軍吩咐下來,我們這些人都薄有家財,一定盡力而為。”李過身邊的一名親兵斥道:“放肆,什麼要錢要糧,你把我們當強盜嗎?”眾人心裏都在想:“你們本來就是反賊,可不是強盜麼。”嘴裏卻不敢説出來,衞賢忙道:“不敢,不敢,老朽確實是對貴軍一片敬意,才願意拿出一些錢糧來勞軍,唐王曾説軍和民是魚與水的關係,貴軍到了達縣,那是我們達縣百姓的福氣,為保得一方保安,我們拿點錢財出來也是應該的。”李過搖了搖頭,道:“諸位誤會我軍了,本人今天請大家來,絕不是為了要大家的錢糧而來,大家放心,我今在此保證,不管外面的官軍會在達縣外圍呆多久,我軍絕不會向大家攤派錢糧。”眾人都惑起來,唐軍又是把他們拉到城頭觀戰,又是把他們請來參加慶功宴,不為錢糧那是為什麼,旁邊的唐思道:“那將軍今請我等來此,究竟是何用意,還請將軍告之,如果我們做得到,決不推託。”李過大笑,道:“好,快。”指了指唐思道:“這位是…?”衞賢忙道:“這是唐軍家主唐思。”李過的親兵在他耳邊悄悄説了兩句,李過道:“原來是唐家主,聽説唐家的桐油生意做遍了天下,了不起。”唐思忙道:“多謝將軍誇獎,做遍天下不敢當,只是唐家在這西南還有幾分面子。”言下之意,也是説唐家在四川的勢力不小,唐軍最好也要留幾分和氣。
李過道:“既然唐家家主問了出來,本將軍也就不再矯情,今晚請各位來此,除了參加我軍的慶功宴外,確是另有用意。”眾人連忙豎起耳朵,聽唐軍的將軍説出什麼話來,李過續道:“那就是讓大家能夠協助我軍守城。”
“守城?”眾人不解,李過道:“不錯,是守城,如今達縣已在我軍手中,若城被攻破,我相信官軍對待各位可不會象我軍一樣和氣,俗話説賊過如篩,兵過如洗,達縣若破,我軍全是騎兵,自然可以拍拍股走人,至於各位會如何,那就不好説了。”眾人都默然不語,達縣若破,官軍肯定會勒索一番,但眾人富貴可以照保無恙,不象現在,不知唐軍什麼時候就會把他們的種種特權剝去,眾人是巴不得官軍能早進城。
見眾人不言,李過知道他們打的是什麼主意,道:“各位或許以為可以破財免災,但你們還是趁早打消此念頭才好,因為你們早已投靠了我軍,明軍對於投靠我軍之人,抓到後向來是寧可錯殺也不可放過。”衞賢等人滿腦子疑問,這些鄉紳什麼時候投靠過唐軍了,但此話卻不能問出了,只得道:“當然,我們都是擁護貴軍的。”又轉向其他人,道:“各位,你們説是不是啊。”眾人心裏暗罵衞賢:“你自己擁護唐軍,幹嗎要把我們扯進來,以後若官軍真打了進來,那我們不是都得倒黴。”但唐軍在旁邊揮眈眈的看着,衞賢的問話眾人又不能不理,都道:“我們當然是擁護貴軍。”李過一笑,知道這些人都是口不對心,他拍了拍手,道:“把人帶上來。”不一會兒,數名唐軍押着一個五花大綁的人走了上來,那人滿臉憤怒,嘴裏卻只能支支唔唔,早已被唐軍用東西住了那人的嘴吧。
衞賢一看那人,腿雙一軟,頓時癱坐在椅子上,那人正是官軍的聯絡人員,秦良玉在渠縣時,就派人混入了達縣,住進了衞家,衞家和官軍的往來,都靠那人居中聯絡,沒想到落在了唐軍手裏,自己明明記得在赴宴前,這個人還好好的藏在家中,怎麼到了唐軍手裏。
這些年來,唐軍雖然一直對四川沒有進犯,但唐軍的情報系統早就通過走私商人,遍佈了四川的大小角落,否則唐軍如何敢用二萬孤軍深入,唐軍進入達縣近二十天,已將達縣摸了個一清二楚,對衞,唐,劉這些壕強早就盯得死緊死緊,只是一直隱忍不發,這時要用到此人,直接從衞府把他擒來。
李過掃了唐思,劉德全一眼,他們也是兩腿哆嗦,這名官軍的探子他們也見過,幾人還一起在衞府密議如何接應官軍,如今探子落在了唐軍手裏,哪還有他們的好。
三人正在想唐軍會如何處置他們時,李過接着道:“大家看清楚了,這人是官軍的探子,潛伏在城中妄想與外面的官軍來個裏應外合,幸虧各位中有人深明大義,報告了我軍,否則達縣將不堪設想。”那人聽了李過的話更是滿臉通紅,狠狠的瞪着眼看着在座的人,李過揮了一下手道:“把人帶下去。”在場的人頓時個個心思不一,衞賢以為必是唐,方二人密,才導致官軍探子被捕,心中暗恨,自己若是死了,必定要命他們墊背,唐思,劉德全兩人卻都以為是衞家自己將人獻了上去。
李過臉上還是充滿了笑容,在座的每個壕強心裏卻都七上八下,再也沒有赴宴時的從容,李過接下來説出來的話卻讓他們大為吃驚:“我軍剛到此地,大家對我軍信心不足,對官軍心存幻想也是難免,我就不追究了,但若以後還有人敢和官軍來往,那就要試試本將軍的刀是否鋒利了。”眾人鬆了一口氣,李過接下來的話馬上又讓他們的心跌入谷底“剛才的探子已經全招了,各位以前和官軍的聯絡我就不管了,我等下會把他放回去,給秦良玉報個口信,説各位心存我軍,不肯再跟着已快亡了的大明,不知各位意下如何?”眾人心想,這能由得他們嗎,衞賢剛剛逃過一劫,連忙道:“當然,當然,我們絕對擁護貴軍,再也不會和大明來往。”其他人也開始表忠心。
李過道:“那好,如今外面官軍圍城,我方全是騎兵,不便守城,我聽説各位家兵甚多,不知可不可以貢獻出來,協助我軍守城。”李過説了半天,此時才真正出了宴會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