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鑑寶會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良辰等人從青猴兒受傷後,就老老實實呆在客棧,連練武的時間也減少了不少,這讓監視他們的情報部人員放心了不少,加上上面又沒有什麼特別指示,監視漸漸鬆了下來。

趙財倒是很活躍,他派人到處打聽唐軍鑑寶大會的情景,想知道唐軍在大會上還會展出什麼寶貝,好先下手為強,他嫌銀子笨重,帶來了十幾萬兩黃金,想着能全部花出去,買到自己喜愛的物品,他這種上竄下跳的行為,唐軍倒是一點也不理會,除了之前公佈的一批珍寶,其它東西趙財一點也打聽不到。

趙財之所有敢在唐軍境內一點顧忌也沒有,是因為他曾和唐軍做過大量生意,他甚至一次就走私過十萬石糧食到唐軍境內,還得到了唐王的嘉獎,發過一枚三級銅製鄖章給他,讓他視若珍寶,遇到唐軍檢查,他就會拿出這枚鄖章來晃動,唐軍士兵對他馬上會客氣許多。

銅製鄖章不同於鐵製鄖章,除了在軍隊中要斬首一定數量可獲取外,其它除非對唐軍作出了重大貢獻才可以授予,更是很少能授予商人。

唐軍的鑑寶大會已準備的差不多了,李鴻基令人將原先收剿的一個壕強大院改建成後世拍賣會的形式,外面一兩銀子就可以讓人隨便參觀,但到了內堂,那就要收取一千兩銀子的保證金才可入內,許多珍寶在外面展覽完一天後,就會搬到內堂進行拍賣。

在唐軍已公開的珍寶中,最讓趙財心動的是一棵翡翠大白菜,翡翠本來備受商人青睞,它温潤的質,青翠滴的綠引着無數人熱衷地追求,唐軍的這棵翡翠大白菜高達四尺,寬二尺五,厚一尺,重達八百餘斤,真正可稱得上翡翠白菜之王。其中主體大白菜高三尺五,上寬二尺二,下寬一尺二,其葉子深綠,葉片白中透綠,澤鮮豔,幾隻綠的昆蟲還悠閒地在上面匍匐。陪襯的葫蘆瓜果,藤蔓纏綿。總體寓意“百財福祿到家。”這棵翡翠大白菜是秦王最為心愛之物,據傳當初雲南王沐英從緬甸得到這顆翡翠白菜的原石時,重達數千斤,為了這個巨大的翡翠,緬甸的土司你爭我奪,死傷近千人,後來緬甸王把它獻給了沐英,沐英請了數十名技藝湛的工匠,花費了兩年時間才把它雕刻成一棵翡翠白菜。

此寶太過貴重,沐英不敢自藏,刻好後將它獻給了朱元璋,把它作為朱元璋七十大壽的賀禮,朱元璋得到這件珍寶後,足足欣賞了一天一夜才捨得離開,後來,怕自己沉於此,將它賜給了秦王,成為秦王府世代傳最為珍貴的寶物。

唐軍一公開這顆翡翠大白菜會出售,趙財就心動了,他才會帶如此多的黃金過來,讓他沮喪的是這些天趙財得知還有許多富商對這顆翡翠大白菜垂涎滴,有數名財力還雄於他的海商,趙財才想改弦易撤,看看還能不能找到其它寶物,可惜唐軍保護的太嚴密,不讓別人知道的一點口風也沒有出。

而讓讀書人為之瘋狂的莫過於唐軍公佈的三件貼了,三件貼一件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寫的叫《快雪時晴帖》;第二件是他的兒子王獻之寫的叫《中秋帖》;第三件是他的侄子王珣寫的叫《伯遠帖》。

而又以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最為珍貴,王羲之書法廣為傳,保存下來的卻沒有幾件,《快雪時晴帖》篇幅不大,全文僅二十八個字,寫的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據傳唐太宗得到《快雪時晴帖》時,對上面的書法痴不已,死時要求用《快雪時晴帖》陪葬,卻被一個畫工偷樑換柱,用雙鈎填廓法臨摹按制了一張一模一樣的《快雪時晴帖》將真跡換了出來,雙鈎填廓法是用一張透明的薄紙或是塗了蠟的紙,鋪在原作上描出輪廓再將它描在要複製的紙上,然後按原樣用墨填寫。這樣的複製品幾乎與原跡一樣,保持了原作的神韻,太宗不察,竟被騙過,這《快雪時晴帖》才得已保留下來。

在萬眾矚目下,唐軍的鑑寶大會終於開始了,這天,西安城裏萬人空巷,在展覽館的外面人山人海,唐軍出動了數千名兵丁維護秩序,一兩白銀的價格只是進去看一眼,卻也擋不住眾人的熱情,對於普通百姓來説,這些珍寶若不是在唐軍手裏,不論花多大價錢也休想看到,現在只要一兩白銀,值。大不了一個月縮衣節食,總能省得出來。

許多人卻沒想過這個鑑寶大會整整有十天,每天展出的珍寶都不相同,若有人想每件都看到,至少也得花十兩銀子,十兩銀子足可以讓一人逍遙的過上大半年了,普通的老百姓也只能看一天就捨不得,因此第一天的人特別多,大家都想爭睹那翡翠大白菜的容顏。

唐軍準備的這個大院足可以容納數萬人,裏面還是擠的滿滿的,李守忠親自帶着户部的官員在門外收銀子,看着一筐筐的銀子被抬了下去,李守忠笑眯了眼,這一下子收進門費就收了幾萬兩啊,等到晚上拍賣時又不知會有多少銀子入帳,對唐王想出這個法子掙錢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以前空有那麼多珍寶壓在手中,靠賀珍一點一點的往江南賣,幾年下來還不到一百萬兩銀子進帳,李守忠估計十天下來,進門費就能抵得上賀珍販賣所得的一大半了。

唐軍每一件珍寶前面都有數名士兵守衞,嚴有人用手觸摸,防止被人損壞,翡翠大白菜面前圍的人最多,裏三層,外三層,好在這翡翠大白菜夠大,隔得遠遠的也能看見,趙財靠着護衞的幫助,擠在了最裏面,望着這晶瑩剔透,宛如真物的翡翠,心中一個聲音狂喊:“它是我的,它是我的。”知道自己再也放不下這件東西了。

突然肩上被人拍了一下,趙財正要翻,扭頭一看,見是周府的管家周忠誠,連忙堆滿了笑容,道:“周管家也來了,你們家小姐在麼。”這個周家是突然崛起的嶺南大財閥,在十年不到的時間中,周家從一個小吏之家發展到有海船上百艘,礦山數十座,商鋪數千間的大商家,其周家家主更是依靠雄厚的財力,由十年前廣東一個小縣的縣丞升為現在的廣東巡撫,周家子弟更是遍佈廣東各個要害部門,把持着廣東的軍政大權,儼然是廣東的一個土皇帝,朝庭卻毫無所察,崇禎反而因廣東本是一個窮省,卻能連年不拖欠賦税而多次嘉獎,據傳朝庭有意讓周家家主擔任兩廣總督,條件是每年上賦税番一倍。

可是這個周家對外主事之人卻是一個女人,周家的大小姐周碧,這周碧從十歲開始就顯出做生意的才華,各種費夷所思的生意手段都是周大小姐想出來的,讓周家財源滾滾,生意不斷擴大,在周碧十五歲起,媒婆就踏破了周家的門檻,人人都想娶到這個財神爺,可週家卻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男方須由大小姐親自選定,還須入贅,這把許多有條件和周家攀親的人嚇跑了,因此這個周大小姐直到二十歲還雲英未嫁。

趙財做糧食生意也少不了與周家打道,周家的財力非他能比,見周府管家也在這裏,生怕周大小姐會和他爭奪這翡翠大白菜,那他就毫無希望了,連忙打聽周家的大小姐是不是也來到。

周忠誠道:“我們大小姐在那邊,是我見了趙東家,所以過來打個招呼。”見趙財滿頭大汗的樣子,周忠誠道:“你放心,我家小姐不會和你爭奪這翡翠大白菜的,我們大小姐看中的是那三件貼。”趙財鬆了一口氣,朝三件貼旁邊的展台看去,只見許多壯的護衞圍着一個俊俏的少年郎,見他望來,點了點頭,趙財連忙哈了一下,討好似的笑了笑,那名少年郎沒有再理他,低頭細細的欣賞着那三件貼。

趙財見過周碧幾次,知道那就是周家大小姐,對周忠誠道:“大小姐書法高深,自然喜歡那王右軍的真跡了,在下祝大小姐早得到三件貼了。”趙財倒也不是不學無術之徒,知道三件貼的珍貴,但他自付財力不及,自然不會去打它的主意。

周忠誠道:“若不是那三件貼,還真沒有什麼東西能引起我家小姐的興趣。”趙財道:“當然,當然,周家什麼會沒有,哪需要千里迢迢的來這裏。”周忠誠和趙財打了招呼後,就再未理他,回到了周碧的身邊,回報道:“大小姐,那趙財只是痴於翡翠大白菜,無意要三件貼。”周碧點了點頭,她從進來就一直站在這三件貼旁邊,已瞧出這都是真跡,讓她痴不已,下決心要得到它,周碧雖然財力雄厚,自負無人可比,卻不願意花大價錢買下此物,她用錢的地方多的是,不能只顧自己的喜好多費錢財,因此讓周忠誠先給那些有財力購買三件貼的財東打招呼,表示周小姐對三件貼勢在必得,讓他們打消竟爭的意圖,才能讓她以最小的代價買下這三件貼。

等到了晚上,參觀的人已離去了,李守忠數了數收上來的銀子,樂得合不籠嘴,竟然有十萬一千五百多兩銀子,也就是説,西安城差不多每一户人家就有一人來參觀過一次,這當然是不可能,其中外地人就佔了三四成左右,現在院中只剩下了不到千人,他們都是了上千兩保證金,準備參加晚上拍賣會的財東和他們所帶的家人。

人少了,他們更能近距離的觀察到展品,許多人連飯都捨不得出去吃,他們明白,以後這些東西到了別人手中,除非是知好友,恐怕就再也見不到了,唐軍對這些可能的買主也大方了許多,除了不能觸摸外,可以細細的近前觀看。

今晚參加拍賣的就一百餘件物品,最為珍貴的是有一件戰國龍耳虎足方壺,這口壺高二尺四寸,口徑五到七寸,腹徑一尺一寸,重達五十多斤,壺上有冠,中空,四壁鏤出蟠虺紋。壺冠下沿四邊各有獸首邊四個,使壺冠不易落,侈口,弧頸,頸側有雙龍環耳,垂腹,長方形圈足,圈足下有雙虎承託。是戰國時楚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的器物,其造型飄逸灑,動靜結合,已有許多財東打定了主意要買下它。

書畫中最有名的就是《芙蓉錦雞圖》,仍是北宋宋徽宗趙佶的作品,此圖所畫錦雞,飛臨於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轉頸回顧,翹首望着一對連彩蝶翩翩舞飛。畫上有徽宗題詩:“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翳。”其它珠寶,瓷器比起這二件物品都差了不少擋次,翡翠大白菜,三件貼這幾件東西卻是要連展十天,在第十天結束時才會被拍賣。

院中的這些人都是一方的大富壕,彼此之間就是沒有生意往來,也聽説過對方。其中鄭家也派了鄭鴻逵來參加,鄭鴻逵和周家很不對路,雙方為了壟斷海上貿易,爭鬥了數次,鄭家還吃了小虧。

本來鄭家見與周家相持不下,想起要與周家聯姻,卻被周家所拒,讓鄭家大失顏面,無奈鄭家無論是在官場憊是在商場,對上週家卻完全沒有優勢,雙方才彼此約束,現在鄭家壟斷了與本和朝鮮的貿易,而周家卻壟斷了與南洋的貿易,雙方有點各守其位的樣子。

唐軍的這次鑑寶大會幾乎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讀書人被那無數的名家書畫引,商人被古玩珍寶所引,野心家更是被和氏璧所引,鄭鴻逵就是聽説了和氏璧才趕來的。

酉時整,唐軍的拍賣會終於開始了,院中的展品都收了起來,等到拍賣時才會拿出來展出,許多人都是最後一次看見這些珍品,畢竟每一件珍品的主人只可能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