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大戰來臨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獻策不服氣的道:“闖王,大明三百年的基業才是深蒂固,一天沒有推翻大明,闖軍一天都是反賊,而滿人雖強,終久人數太少,只有闖王力圖治,推翻大明,以我漢人的力量還會怕區區滿人不成。”李鴻基看了洪承疇一眼,道:“你也是這麼想的嗎。”伴承疇道:“回闖王,宋大人説得有理,滿人終究成不了氣候,而且滿人現在搶掠的都是朝庭,削弱的都是朝庭的力量,我們雖然不必和他們聯合,但也不用現在就和他們戰。”李鴻基知道闖軍對自己這次放任朝庭的軍隊威脅不管,執意進入草原,許多人心中還有疙瘩,他們那知道李鴻基對朝庭和滿人的兩種心理,朝庭已從上到下爛到了,本就不可怕,自己才一省半地,如今免除田賦之後的税收每月還有近一百萬銀子,而且每月都在增加,而朝庭田賦之外的收入加起來全年才不過四百萬兩,只有自己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朝庭拿什麼去養兵,拿什麼去賑濟。
但滿人不同,滿人此時的勢力看上去不大,只有八旗兵力,加上已組成的天佑,天助兩部漢軍,而蒙古也只是與滿人暫時聯盟而已,但若等滿人將漢軍八旗蒙古八旗全部組成,加上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太極,李鴻基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贏,所有才要和滿人爭奪蒙古人,並找機會削弱滿人八旗。
李鴻基緩緩的説道:“你們這麼想也有一定道理,但在我看來,無論是蒙人,還是滿人,若不投降,就是所有漢人的敵人,所以闖軍可以輸給朝庭也不可以讓異族再次入主中原,蒙古人在中原不過百年,我漢人的文明差點要斷絕,所以這次我們和滿人作戰,不是為了山河,也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保衞我們的文明而戰,滿人現在正在改善他們治下漢人的境況,還要建漢軍八旗,唯其如此,才顯得滿人更為可怕,想當年,若沒有蒙古人組建的漢軍,南宋也不會被滅亡,滿人若不是對中原有了野心,何以會改善漢人的境況,何以會組建漢軍。”兩人恍然大悟,雖然還是認為李鴻基把滿人看得太高,但已看出了李鴻基的用意,宋獻策道:“闖王的意思是不是任由蒙古人圍攻,等到滿人也到了時再大舉殺出,削弱滿人的力量。”李鴻基道:“不錯,我就是把目光放在滿人身上,若我軍現在出擊,就是將蒙古人全部消滅,不但我軍要遭受損失,還會讓滿人知道我軍的實力,若只是為了給蒙古人一個下馬威,那還不如不戰。”伴承疇道:“闖王恐怕是想用我軍的火炮來對付滿人吧,雖然我軍攻歸化時已用了全部火炮,但並沒有逃走一人,無論蒙人還是滿人都不知我軍會帶有如此多的火炮,若能把滿人引入我軍火炮的伏擊圈,重現當年擊死韃首的情況也未必不可能。”李鴻基道:“不錯,我正是如此想,所以,等蒙古人來攻時,我軍的火炮只能用五門大炮,程也要大大縮短,外圍的兩個大營要讓敵軍吃足苦頭,得他們不得不攻城,等他們全體攻城時,我軍數百門大炮一起發,必讓滿人丟盔棄甲,留下一個難已磨滅的教訓。”眾人恍然,難怪北門兩個大營讓闖軍花費如此大力修整,陷井布了一層又一層,防禦比城池還難攻。
巴布石圖看着歸化城中飄着的闖軍軍旗,不知自己部落的婦孺到底怎樣,城中的聖像是否保持完好,心裏雖然發恨,也不得不讓大軍先停了下來,一路上闖軍的斥候只是遠遠跟着,從不和蒙古人派出的小分隊接戰,歸化城也沒逃出一個族人,據一些在闖軍掃蕩時的倖存者彙報分折,闖軍至少有三萬到四萬騎兵,而且其中有蒙古人,至於闖軍到底出動了多少大軍,蒙古人本不知曉,雖然有信心憑藉三萬鐵騎消滅進入草原的闖軍,但對着城池也需小心在意。
巴布石圖對旁邊的額仁沁濟農道:“你看,我軍該如何攻城。”額仁沁濟農皺了一下眉道:“目前敵情不明,我軍遠道而來,還需小心行事,我看先休息一夜,再在附近找一找還有沒有族民,打探一下敵軍的虛實,明再攻。”巴布石圖心中雖然怒火沖天,但到底不是不明事理之徒,聯軍會合後,已趕了數百里路,人馬早已疲憊,不適合馬上攻城,壓下怒火道:“傳令下去,紮營休息,明天再破城。”隨着一拔拔的傳令兵下去,蒙古人各部散開,就在離城十里外紮營。
李鴻基得到蒙古軍到來了的消息,也帶着眾將來到城上觀看,見蒙古人已奔馳了數百里,隊形還不亂,馬上開始紮營,點了點頭,道:“不虧是馬背上的民族,奔馳數百里還有如此力。”孫和鬥比了比手指,道:“十里開外,大炮勉強可以打到,闖王,要不要發幾汾彈歡他們一下。”李鴻基斥道:“胡鬧,我已警告過你,只准用五門大炮,而且不準超過五里的程,否則誤了我的大事,我要你的腦袋。”孫和斗頓時愁眉苦臉:“不讓打炮,要我這個炮兵指揮幹什麼。”斑傑在旁躍躍試,涎着臉道:“闖王,不如我派兵過去衝一下,看看這些蒙古人到底如何利害。”李鴻基想了想,道:“可以,但只准帶五百人,不準接戰,衝一下就回來。”斑傑頓時了氣:“五百人有什麼用,不如帶五千。”李鴻基臉一黑:“你到底去不去,不去我就換人了。”斑傑馬上道:“去,去,當然去,五百人就五百人。”馬上登登跑了下去,過了片刻,歸化城門大開,高傑已領着騎兵衝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