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儘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回白蓮庵吧,”太后垂眼看着錦瑟冷冷的説道:“這件事,哀家以後不想再從別人口中聽到半個字。”既然錦瑟對悦兒始終念念不忘,現在又將那個謠言當了真,錦瑟便不能再留在宮裏了。
“娘娘!”錦瑟死死攥着太后的衣袖,不可置信的瞪大雙眼,“奴婢説的都是真的,娘娘不在郡主身邊娘娘不知道,奴婢貼身侍候郡主,奴婢最瞭解郡主和卿鸞皇后”為什麼她將郡主有胎記的事都説了太后仍舊不相信她的話,為什麼太后還着太后聲淚俱下,“奴婢不能走啊!奴婢得替郡主守着,卿鸞皇后還會回來的”
“閉嘴!”太后的忍耐力到了極限,看着錦瑟的目光中甚至帶着幾許殺意,“哀家正是顧念悦兒同你的情分,才容忍你在哀家面前説出這些糊塗話,你若仍舊不知好歹,就別怪哀家容不下你!”太后這番言辭,如疾風驟雨、如利刃刀鋒,使錦瑟靈靈打了一個寒戰。她鬆了攥着太后衣袖的手,頹然的癱坐在地上,微張着嘴神惶惶的看着太后,卻説不出一個字來。
“哀家這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太后面冷寒,“今你對哀家説的話,不許再對任何人提及。”她説着對候在遠處的綠絛等人揮手,之後低頭對錦瑟繼續道:“哀家現在就派人送你回白蓮庵,以後,你好自為之吧。”待綠絛帶着宮人來到近前,太后對他們如此這般的吩咐下去,綠絛聽命後親自將錦瑟攙扶起來,卻是不敢詢問,甚至連勸也沒敢勸上一句,便命兩個小太監將錦瑟攙扶下去了。
“綠絛,叫你乾孃過來一趟,哀家有事找她。”太后沉着臉吩咐道。
綠絛躬身應是,後命兩個女官好好侍候太后,她親自去請紅箋。
紅箋雖然不常在太后跟前伺候,但也住在宮中。不肖多時綠絛和紅箋一起進入慈寧宮內室,太后便只留了紅箋一人,綠絛帶着所有人退了下去。
“你可還記得佛光寺的雲空大師?”太后看着紅箋直入正題。
紅箋深知太后這麼急着召她前來定是有要緊的事,但聽到太后忽然提起佛光寺雲空大師,還是有些驚訝。
佛光寺並不是皇家寺院,甚至在皇室,佛光寺是要避諱的詞彙。
四、五十年以前佛光寺還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小寺院,因為地處偏僻,又沒有出過什麼得道高僧、或者奇聞異士,所以連香客都很少。
就在這個時候雲空大師一夜成名,成名的原由是因為一句話。
那時先帝還沒有登基,身為太子的先帝爺行路途中與還是佛光寺小沙彌的雲空偶遇,雲空看着先帝爺大喝:“豎子吳王,敢與同謀!”説完了這話便拔足狂奔,先帝爺命人去追也追他不上。
吳王是先帝爺的三皇兄,一直對先帝爺十分支持。先帝爺能夠順利被立為太子,得到了他很多的助益。
雲空的話在先帝爺心中紮了一刺,先帝爺始終耿耿於懷,回宮後命人暗中查證,竟發現吳王果然圖謀不軌。於是將計就計,將吳王一黨斬草除。
那個時候先帝只是太子,並不是皇帝,吳王之死最終歸於病逝。因而云空此人,以及他説的那句話,也只能歸於謠傳。
不過雲空也是個人物,能在先帝的忌諱之下繼續活着,也十分不簡單。
雖然先帝有意將這件事模糊抹滅,但太后那時是太子良娣,對這些事情又格外注意,因而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查探得十分清楚。
所以之後,太后才會派她悄悄去佛光寺,尋找雲空大師,只為得到雲空大師的讖語。
“娘娘可是有何煩難之事?”紅箋驚疑不定的看着太后。若不是到了萬分為難之時,娘娘怎麼會想起佛光寺,想起雲空大師?
太后輕輕搖頭,“這件事,哀家只同你説,”她説着越發壓低聲音,“錦瑟説,新寧郡主身上也有新月胎記。”
“什麼!”錦瑟驚得直接從小杌子上站了起來,見她面前的太后對她蹙眉擺手,她才稍稍冷靜,慢慢坐下去,聲音顫顫的問道:“能作準麼?
甚至忘了身分、忘了謙卑。
“十有八、九,”太后説道:“哀家召你來,就是想讓你再去一趟佛光寺,找到雲空大師,再問問他。”紅箋緩緩點頭,垂眼思忖了一番,才猶疑着説道:“會不會只是巧合?”難道前段時間宮裏傳的話並不是謠言,而是真的?新寧郡主真的是卿鸞皇后的轉世重生?否則怎麼她身上也有新月胎記?
但錦瑟深知太后對這件事的忌諱,本不敢直言,只好委婉的尋問。
“即便有也定是巧合。”太后十分肯定的説道:“究竟有沒有,哀家會叫人查證,你儘早去一趟佛光寺吧。”
“是,奴婢遵旨。”紅箋説道。
待紅箋離去,太后並沒有召綠絛等人進來,而是長舒了一口氣之後歪在臨窗大炕的大引枕上。
如果新寧那丫頭沒有相同的胎記倒也罷了,如果她有,她和阿琛的親事該當如何呢?司禮監那羣太監行事沒有那麼快,她要不要將這件事攔下來,等紅箋回來再做定奪呢?
離雲空大師説那句話,已經快要三十年了吧?雖然同樣擁有鳳印,但今時不同往,宮中格局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更何況太子已經定親,如果“鳳印”一説不小心傳揚出去,指不定會使哪一個皇子又動了不該有的心思。聽説前兒個四皇子還向皇帝求旨來着。
若是再因此而掀起什麼風,就必定是你死我活的奪嫡之爭了。她不能眼睜睜看着她的孫子們陷入這樣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綠絛!”思忖至此,太后已然拿定了主意,待綠絛進門,她神冷峻的吩咐道:“你去,叫方業走一趟司禮監,阿琛和新寧賜婚那道旨意,叫他們上點心,儘快!”只有儘快將那小丫頭嫁掉,才能斷了旁人的非分之想。所以無論紅箋回來得到什麼讖語,都無關大局了。
“青俤啊,”待綠絛聽命而去,太后整個人都放鬆下來,對她身邊另一個女官吩咐道:“你去告訴你紅箋姑姑,哀家吩咐她的事,不急在這一時,讓她慢慢辦吧。”跟了她這麼多年,紅箋也上了年紀了,凡事,還是得悠着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