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94章鬼火焚魂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吳聃看了看這佈局,皺眉不語。我見狀上前問道:“師父,你看出什麼沒有為什麼要挑選這些神獸代表正平衡”吳聃搖頭道:“我看未必。”説着,吳聃先一步邁進那龍王廟裏。我跟着進去,見大殿為檐下安裝雕刻細的門窗,殿內塑有東海龍王敖廣。在中國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説東為陽,故此東海龍王排第一是理所應當的,很多龍王廟裏設的神像也就是這傢伙。我打量了一下那龍王,覺得沒啥特別,便繞道殿後門,見裏面竟然有一層小院落,小院子裏建一座六角亭,亭頂高聳,六條邊脊陡峭,獸頭、滴水,做得很是緻。

但是更特別的是,圍繞那個小亭子有一座小池子,好像在旁邊還有老式的爐子,只是現在已經廢棄不用了,大概很多北方農村的童鞋知道,蜂窩煤爐子,很簡陋的那種。那水池的水清澈無比,似乎有潺潺水聲,讓我倍覺奇怪。池水很少是活水,除非是山泉匯聚而成的。很多寺廟其實都放的自來水,定期換水,這地方好像沒有這設置。

村長解釋説,這爐子是他還年輕的時候建議設置的,因為那時候村子裏人多,附近村子來拜龍王的人也不少,有時候也有外地旅遊的,偶爾來龍王廟看看。這一年下來龍王廟的人也不少,曾經香火鼎盛。可山路遙遠,現在還好,可到了酷暑六月,爬山上來拜龍王的人就會覺得一路乾渴無比,因此村長在這設置了個燒開會的爐子,取用的就是這池子裏的山泉活水,那時候四方善人或者親眷也有來此居住的,就住在後院的廂房裏。這樣的話,他們就能晝夜為過往行人義務燒開水之用。多少年來,每逢農曆六月,全縣乃至周邊各縣的拜會村人就雲集於此。有時候人多了,就有人自備柴火燒開水,盛在三個大木桶裏,過往行人不花一分錢,任何時候都可喝上温熱適度的開水。這一義舉叫做“伏里舍湯,功德無量”也暗和着龍王廟這意思。

我聽到這裏,略覺動,心想當年人煙旺盛的時候,這裏也算是一處民風淳樸的世外桃源了。可惜現在好人沒好報,怎麼落得個村毀人亡的結局,老天不開眼啊。這時候我無意間瞥到龍王正殿後門旁,那兒好像有一石碑。我湊過去一看,果然是古人建造的時候留下的碑文。古代人就這德行,喜歡留點字跡表明是自己建的。我湊上去一看,見那碑文裏説道:“永樂元年,永嘉久旱不雨,劉道長率眾於龍王廟祈雨,事畢,天降甘,廣施人間,聖上為神恩,特令黃淮重修龍王廟,以圖永嘉風調雨順。”我靠,竟然沒寫到底是誰建造的,劉道長,八成是劉伯温那老不死乾的。本來傳聞他被朱元璋和胡惟庸死了,可現在看來這貨躲過一劫,而且隱姓埋名給朱棣繼續打工。我就不信他建立這龍王廟是為了風調雨順。不過黃淮是誰歷史上好像沒這號人似的。龍王廟內氣場紊亂,我的手機信號也不是很好。我想查查黃淮何人,於是走到那龍王廟外面一段路,去搜黃淮的資料。但是網上對於這個古人的描述竟然極少,只有區區幾行字:黃淮13671449,字宗豫,號介庵,浙江永嘉人現温州市鹿城區人,是“永嘉黃氏族系”始遷祖黃中794887字大本,號潛夫,於唐太和八年甲寅834自南京遷居永嘉左廂南郭育材坊定居之第十七世裔孫。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擦,這等於沒説啊,唯一的覺就是這貨應該是出身名門望族,而且是跟劉伯温一起來的。看來就是温州當地人,所以朱棣派他來建造這龍王廟。目測最後應該沒落什麼好,或者沒成為朱棣的心腹,沒機會升職加薪,當上ceo,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巔峯了。不然歷史上不會寥寥數筆帶過去。

我回到龍王廟正殿的時候,見吳聃正盯着那龍王神像出神,一旁的林宇凡不解地看看吳聃又看看龍王神像,問道:“吳叔,您在看什麼呢”吳聃摸着下巴,琢磨道:“這龍王哪兒有點眼呢”我聽他這麼説,便順着吳聃的目光看去,見正殿一座很巍峨高大的敖廣雕像,通體塗成赤金,顯得很是威武霸氣。這龍王的形象也跟電視啊網上什麼的差不多,龍角,人臉,長鬚,身材魁梧。比較有特的是,這個龍王坐在寶座上,腳下不是祥雲,而是金的好像是火焰一樣的東西。龍王手上還握着一把劍,入地下那團火焰裏。神像後頭的牆壁上浮雕着黃的祥光和一片碧波大海。

“這把劍有點眼”吳聃突然説道,冷不丁將背上的揹包取下來,從裏面出那把包了一層棉布的古劍。我湊過去一看,果然嘿,這把古劍的樣式跟龍王手中的一模一樣,只是龍王手中的劍身雕塑要大得多,上面的字跡因此也清晰得多。

“師父,果然是一樣的。”我詫異道。這把古劍是從困龍局的水下找到的,怎麼會出現在龍王廟這裏難道這廟宇真的是掛羊頭賣狗本就是幌子地下難道是斷魂橋想到這裏,我對林宇凡説道:“你不是有那什麼羅盤儀器麼給探測下啊”林宇凡苦着臉説道:“不成啊,這地表好像有什麼磁場在干涉信號,探測不到完整的地下情況。但是這龍王廟下應該有一座像是王陵規格的古墓。”

“靠,你剛才發現有古墓為什麼不説”我怒道。

林宇凡説道:“不是我不説啊,是你們沒問,而且這信號也時有時無的,我也不敢確定是不是真有。”我翻了翻白眼,狗技術宅,在涉及到這種神鬼之道的時候,高科技還不如祖傳方法有用。

吳聃此時攀着那龍王神像的底座就想爬上去看看那把古劍什麼樣。村長在下面猶豫道:“這個,吳先生啊,就那樣踩着龍王爺的神像是不是不好”吳聃笑道:“放心,龍王他老人家大人大量,不會介意的。”説着,吳聃三兩下地躥上神像底座。我在一旁看着心想:這胖子明明動作迅捷,但是遇到跑腿還是爬來爬去的事兒卻總使喚我。

我見吳聃站在那底座前對着那古劍,才驚覺這神像之高大。吳聃身高大概一米七八多一點,但是那把古劍雕像居然差不多跟他齊平。可見這坐着的龍王雕像得有三四米高,真特麼大手筆的土豪建築。

吳聃將那古劍上的文字用手機拍了下來,之後從底座上跳下來走到我們跟前,説道:“古漢字,我認識的也不多,因為這都繁體,誰懂這寫了什麼”我湊過去看了半晌,就看懂一個“月”字。其他漢字,估計他們認識我,我卻對他們相見不相識。於是我將吳聃的手機遞給林宇凡,説道:“天才技術宅,你給看看。”林宇凡接過去看了看,説道:“老師曾經教給我們一些花體古漢字,我覺得這劍刃上寫的是:”鬼火焚魂,斷月斬星。”

“這麼大口氣“我訝然道。

吳聃皺了皺眉,嘆道:“這下牛吹大了。本以為這地方是有什麼東西導致連年乾旱,現在看來是一個歷史高人留下的局。劉伯温的名氣太大了,他設下的東西不好輕易就破了。唉。”村長一聽吳聃這麼説,頓時愁眉緊鎖:“這樣下去,我們村子是不是就會徹底消失”吳聃想了想,説道:“咱們先回去,讓我好好想想辦法。”於是我們幾個又原路返回。路上,吳聃沉默不語,搞得我心情也沉重起來。

回了村長家後,吳聃將我跟趙羽喊道一旁,説道:“剛才我仔細看過那龍王廟的地形,六個神獸的雕塑,不是什麼陰陽制衡,正互制的,而是利用兩股相反的法力屬,在那龍王廟周圍形成一個氣場的循環,就好像是個偌大的圓圈一樣,阻擋住地下的陰魂不説,還讓這陰魂世世代代受這個氣場的折磨。”吳聃説到這個,我突然想起那古劍上的一句話:鬼火焚魂,難道這氣場就是用來灼燒魂魄的難怪想要挖走石堆的人會被燒死。

於是我問吳聃是不是這麼個道理,氣場就跟火葬場一樣,就為了灼燒陰魂的。

吳聃説道:“沒那麼簡單。不只是那龍王廟之下有陰魂,那六個石堆下也有,我懷疑是六座古墓圍繞着龍王廟,而這六座古墓裏的人不就是枉死就是被活埋的,並且不能投胎怨氣很盛,因此更能困住龍王廟下古墓,或者説斷魂橋裏的幽魂。這就形成一種奇特的天象,也就造成了這個羅垟古村的連年乾旱甚至是火災。我想劉伯温當年也是預見到了這一點,才給當年的朱棣進言,建造了這座龍王廟。可這龍王廟一方面確實是求雨壓制火的,可另一方面怕是鎮住陰魂用的,那把古劍就是這意思,不過我有點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之前沒事,千禧年之後就頻發火災所以一定是廟中某個東西被動了,所以才出事。可我剛才卻沒發現問題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