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朝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是不是覺得這幾章有些平淡?過渡章節是這樣子,馬上寫個案子給親們提神,求票票~~)是否在年關前開啓關口貿易這個問題,朝堂上呈兩派,態度迥異,這兩天正吵得不可開。
韃靼位於大胤朝的北部,最開始只是蒙古高原東邊的塔塔爾部落,屬於北方突厥汗國統治下的一個部落。
前朝梁皇朝頹敗,天下大亂,彼時還是一個小小地方亭長的胤朝始祖皇帝揭竿起義。烽火連天之下,草原部落政權也開始出現動盪,突厥的衰亡和回鶻的西遷,一再給韃靼人提供了向西推進的機會,使其逐漸強盛,遂為其他突厥部落所尊,後來這些突厥部落被統稱為韃靼。
韃靼十幾年前與大胤朝那一戰,雖然俘虜了憲宗,但到底也受了一定程度的重創。
韃靼可汗急功近利,在併了突厥部落後,又急於開疆拓土,將目標瞄向了物質富庶的大胤朝。
那一戰的慘烈,至今讓百姓們心有餘悸。
這些年雖然憲宗被扣押在韃靼不得歸,但胤朝擁立新帝,英宗治國有道,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已是國富兵強。而韃靼這兩年入冬便深受雪災之苦,草原上凍死牛羊無數,飢寒迫下,自然是又對大胤朝這片肥美的沃土虎視眈眈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陰山關口的胤朝居民就曾受到韃靼騎兵的攪擾,家園被毀。食糧被奪,造成數萬難民湧入陰山州府。朝廷唯有放糧救濟,又發兵增援陰山關口守衞。小打小鬧的打了幾場邊關戰役。
今年,韃靼那邊又開始小規模的侵擾,陰山百姓為了避禍,又準備舉家遷徙,得人心惶惶。
英宗前在朝堂上提出商討解決之策。
在一番頭接耳後便有人提出來開啓關口貿易。
韃靼之所以近兩年不斷侵擾邊境,是因為他們蒙古高原突發雪災,沒有過冬的食糧。沒有禦寒的衣物,他們不能眼睜睜的坐以待斃,沒有吃的。沒有用的,那就只能發揮他們本來的強擄本,用武力掠奪。
人在瀕臨絕境的戰鬥力是極強的,若是韃靼真的不堪雪災侵害。對中原發動大規模的襲擊。好不容易太平下來的天下,又要重燃戰火,這是朝廷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更是百姓們最不願意面對的事情。
若是能開啓關口貿易,跟韃靼可汗簽署貿易協議,用胤朝的絲綢糧食等物品與韃靼換皮革寶馬,各取所需,又能保持和平。何樂而不為?
英宗這兩天也在認真地思考着這個問題,贊成的聲音不少。但反對的聲音亦是此起彼伏。
以太子少師為首的沈仲便持反對態度。他認為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韃靼侵擾邊境,不給於狠狠一擊,反而還要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拿糧食等禦寒過冬之物支援他們,這是喪權辱國。
韃靼是什麼東西?
一羣養不的白眼狼!
連偌大一個突厥王朝都被他們併了,胤朝在這個時候接濟他們,等他們恢復了元氣,就能反過頭來再要你一口。
然以右相周伯宣為首的文臣,則主張以和為貴。開啓關口貿易,以胤朝多餘的糧草換韃靼血統純正訓練有素的寶馬,實際上是佔了大便宜。
大胤朝騎兵與韃靼騎兵在戰場上鋒,為何屢屢會被韃靼鐵騎壓得死死的?
不是大胤朝的將士技不如人,那是因為馬匹質素相差太大了,直接影響士兵的戰鬥力。
這次順應時機開啓關口貿易,大胤朝一點兒也沒有吃虧,那汗血寶馬,在平時,那是千金難求,説是換,實際上倒是他們大胤朝佔了上風,趁火打劫了。
至於沈仲説的該給與狠狠一擊,與大道理上是沒錯,但誰能保證是他們大胤朝給人家狠狠一擊呢?
在飢寒迫下奮起進攻,那就是虎狼之師鋭不可當。
沈仲被當堂駁了面子,臉上掛不住,跳出來指責周相國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説韃靼是虎狼之師鋭不可擋,那他們大胤朝的士兵就是孬種?是吃素的麼?
贊成與不贊成分成兩個派系,當着皇帝的面兒,就吵得眼紅脖子的,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道,要不是看到皇帝臉黑得像鍋底就待發作,沈仲這個火爆脾氣的太子少師就要起袖子撲上去與周相國一番廝打了。
龍廷軒瞭解了箇中經過後,也蹙起了眉頭。
贊成的理由有理有據,反對的卻也不能説全然不對。難怪父皇會如此煩躁,這是個艱難的決定,若是繼續閉關,一場邊關戰役可以説是一觸即發,陰山的百姓們今年便妄想可以過個好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