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甘霖大人出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高原來説,此次進軍黃河以北,打擊後金入寇大軍固然是重中之重。但樓草打兔子,囊括整個泰山以東地區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務。而地方政務的順利運轉卻也有利地支援了前線。
看到如似海般運來的糧草和一眼往不到盡頭的獨輪車,不住讓人慨,這次抗擊後金侵略者的勝利還真是依靠山東百姓用手推車一車一車推出來的。
回想起一個月前採購糧食時遇到的麻煩,不讓人有隔世只。對人民羣眾的教育不能放鬆,卻不是一抓就靈,有的時候經濟手段比一切豪言壯語還管用。特別是在陳留錢票在得到市場的認同之後,購買糧草物資、徵用民夫自然變成不是問題的問題了。
隨着對錢票的認同,又因為出售糧草,替陳留軍做腳伕,大量的山東百姓得到實惠,百姓對陳留軍在兗州建立的政權也徹底認同了。實際上,想認同也不成。整個泰山以東,幾乎每個家庭手裏都捏着一大把陳留錢票。雖然有商人過來用現銀套購,但因數量有限,要想將票面白銀變成真正的乾貨,還得依靠陳留駐山東軍政府。
當然,如果陳留軍在山東站不住腳,這些錢票也就只是一種票券,而不是錢。
欠下大量外債的高原偽政權的鞏固和壯大,符合廣大勞動人民的基本利益。事情就這麼簡單,善良淳樸地人民只認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道理。
北征是宣傳隊。宣傳地是陳留軍的現實主義思維。天命和政權的正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的恩澤必須普及到社會的每一個層面,雖然不能做到絕對的公正,但至少要讓大家的能夠看到希望,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北征是播種機,播種下地是重商主義思想和初步的民族主義思維。
至於收穫,目前,暫時還看不出來。但地盤的擴大以及官民的和諧卻是擺在眼前的。
因為想打一場乾淨徹底的殲滅戰。雖然行軍速度極快,卻也達不到急行軍的標準。實際是行,徐以顯地想法是,先以騎兵騷擾拖延敵人地腳步,陳留大軍在後面平穩推進。就目前的態勢而言,這次戰役的勝負在後金東路軍覆滅的那一天就已註定。只要陳留軍不犯錯,必然取得最後的勝利。
所以。他提議高原使用保守的步步為營的戰術。
不過。這個戰術的實施需要明朝通州大軍的配合。問題是,高原是賊,周延儒是官,賊和官自然沒有合作地道理。
這個時候,侯方域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就在陳留大軍出發的同時,一支從彰德出發的明朝大軍來到山東東昌府的臨清城。全軍總共三千人馬,裝備破舊,士氣低落。剛過去地一年,對彰德來説簡直就是一塌糊塗。開封城破之後。大量地皇族子弟落彰德,給地方上造成了極大負擔。明朝對王族子弟一直抱有極大的警惕,王族們不能從事其他職業,只能依靠國家俸祿維持生計。而現在地明朝財政已經徹底崩潰。,可這麼多人又不能眼睜睜看這他們餓死。於是。做為州官的甘霖就不得不負擔起從開封逃出來的眾人的生活。而這些人又全是大爺。惹不起,躲不得。
半年下來。活生生將他折騰得半死。
甘霖這人雖然極其貪婪,是一箇中國式的貪官。可這人有兩大優點,一是膽大,喜歡帶兵;二是非常愛國。
在聽到山東被後金禍害之後,甘霖知府就想帶兵出山東剿賊。而就在這個時候,北京戒嚴,崇禎皇帝也發下手敕讓彰德軍勤王。
可問題是,彰德家裏也沒有餘糧。彰德現在可用之兵有三千,這還是以前從河南戰場逃來的。三千人一出動,又是跨地域的大進軍,至少需要上萬民夫。每走一天,錢糧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已經不是區區一個彰德能夠承受的。正在這個時候,侯朝宗公子來了。他帶了三封信,一封是高原寫給甘霖和周王的,一封是陸鶴寫給周王的,另外一封是江陵郡主給父王問安。
江陵郡主的信,周王只看了一眼就扔到了一邊,並對侯公子説他沒女兒。大概是某個皇家的女子吧,如果高將軍願意,可以讓陳留找人過來下聘,算是給她找一個歸宿。
至於陸鶴的信卻更簡單,上面説自己以後就留在高原身邊過活,不必掛念。周王倒無所謂地一笑,也不怎麼放在心上。
高原那封信是關鍵,信上説,他已帶着陳留大軍出山東戰建奴,為國效力。如果彰德軍願意出兵,陳留軍將給予物資和兵力上的支持。隨信附上五千兩銀票,以壯行。
陳留票在彰德也逐漸免費起來,可以在市面上隨意兑換。見到錢,甘霖鬆了一口氣。不過,他有憂愁地説這點錢只夠開拔用的,到了山東一樣要吃要喝,卻無處籌集。
侯公子笑道“不用,不用,你也不必帶什麼民夫了,將你們那三千人馬拖過去就是。至於供給和物資運送,陳留軍包了。國難當頭,我們是不是該放下官賊之爭,攜手抗敵呢?”聽了侯朝宗的話,甘霖舉棋不定。
見他猶豫,侯公子一急,直接將真相和盤托出。他説,高原大軍這次的目標是全殲後軍入寇大軍,而此戰勝利的關鍵是通州的明軍必須堵住後金北歸的道路。但名義上,高原是反賊,他的話周延儒也沒有答應的可能。敵人的意見我都要反對,這大概是明朝官員最樸素的觀念吧?所以,他需要彰德軍去通州,協同周大人一起將敵人攔住。
最後,周王一拍桌子:“去,怎麼不去。國難當頭,也顧不得其他了。周延儒同我有舊。這樣,我寫一封信過去。就説,我彰德軍準備尾隨攻擊後金大軍,請周首輔在前面阻截敵人。”侯朝宗大喜:“有大王的信自然最好不過,小生也好回去差了。”於是,三千人馬在甘霖的帶領下跟隨侯公子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大軍走的是一條自西向東的路線,過臨彰,越大名府,就進入山東地界。這也是他們所能走的最短的一條行軍道路。一進入山東,立即就有地方官員上來,並帶着大量糧草和民夫。
當時甘霖還很欣地看到山東地方政府良好的動員能力,可瞅了半天卻發覺不怎麼對勁。他虎着臉問那個官員“你是誰,哪一年的進士?”那個官員羞愧地答道:“回大人的話,本人是十一年河南鄉試的舉人。”
“哦,是選派的官員。”
“不是。”那人更是羞愧“我不是户部選派的官員,我在去年年底時同同科二十多個同學一起被高將軍徵用的。”
“啊!”又問了他幾句,在摸清陳留的情形之後,甘霖冷汗淋漓,看來,高原已經不滿足於自己的闖賊身份,開始建設地方政權了。整個山東,即便趕走建奴,也是他高原的大後方據地。高原就像一隻蝗蟲,只要他走過的地方,大明的統治基必然喪失殆盡。長此以往,危也!
不過,他這三千人已經進入高原的地盤,後勤供給徹底掌握在他人之手,卻不敢多説。
不,這支奇怪的隊伍就在運河西岸隨着東岸的陳留軍一同進發。兩軍之間保持着一條運河的安全距離,彼此都不接觸。
甘霖和高原甚至都沒見過一次面。
作為雙方的聯絡員,侯方域則留在了甘霖身邊,做起了行軍參謀一職,只要負責督導糧草供應,策劃行軍路線。甘霖本不擅長軍事,軍中諸將也是草包一羣,又都唯他馬前是瞻。因此,侯公子的意見很受甘霖重視,他自然也幹得起勁。
本次彰德軍最終的行軍目的地是通州,希望到時候能夠協助周首輔一起攔住阿巴泰。在出發時,甘霖和周王都有給周首輔寫信,説彰德勤王軍已到山東,剋將達。請首輔放心,彰德軍必將奮勇殺地,報效國家這便是目前高原軍的基本情況:陳留大軍進擊,甘霖的明軍居中聯絡。
加上通州的周延儒的十萬人馬,一張大網編織而成,朝倉皇逃命的後金入寇大軍頭上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