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四渡沔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竟陵城頭,丁奉一腳踢倒蔡瑁的旌旗,狠狠的將自己的“丁”字的戰旗到城樓上,在丁奉疾如閃電的進攻下,驚慌失措的竟陵守卒甚至沒有組織起一點象樣的抵抗。
不過,象這般輕鬆的就拿下了敵城,倒讓丁奉覺有些不過癮起來。
“***,一個個都是些孬種,老子都還沒到就褲子了!”丁奉提着刀,一邊罵罵咧咧的走下城垣,一邊倪眼看着兩廂垂首而立的俘虜,不氣上心頭。
“承淵,是不是覺得不過癮呀,要不我們兩個練練!”一臉輕鬆的徐盛蹬蹬蹬面過來,老遠就聽見丁奉的罵聲,便取笑道。
丁奉傲然道:“這竟陵城中,最大的官只不過是個都尉,方才被我一刀跺了,難不成劉表麾下就沒有能人了嗎?”
“承淵,你小子剛得意一番,就忘了疼是吧,一旦輕敵,鸚鵡洲的失利就會再次發生,而你也不可能再有那樣的幸運。”徐盛這時神一肅,沉聲説道。
徐盛與丁奉同在高寵帳下,平裏丁奉對徐盛也很是敬重,不想今徐盛這一句話卻是不顧情面,説得很重。
丁奉被説得臉通紅,支吾道:“奉記下了!”丁奉的優點與缺點一樣的鮮明,用得好了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將領,而一旦放任則也可能帶來無法估量的結果,高寵的越級晉升就象一柄雙刃劍,往好處想是極大的發了丁奉的潛能,並由此帶起了一大批下級軍官的信心;往壞處想則使得丁奉的內心慾望膨脹,輕敵已成為丁奉最致命的弱點,從這一點上來看,丁奉需要更漫長的時間來打磨自已。
就在徐盛、丁奉説話之際,擔任偏師統帥的周瑜此刻正眉頭緊鎖,剛剛斥候送來新的消息,蒯越徵發沿河百姓三萬眾,在沔水的各個重要渡口警戒護衞,並設立烽火台,這些蒼促間徵募的民眾雖然戰鬥力很弱,但要解決起來也是麻煩的事。
烽火一旦被點燃,十里一送,很快就會被劉表、蒯越知道己軍的動向。
“蒯越之計毒矣,以百姓為盾,我軍若是屠戳太重,勢必起荊州民眾的忿怒,而若是存一時的仁慈,則行軍轉輾速度就會拖延,這就會給劉表佈防的充分時間。”周瑜的目光忽憂忽喜,口中不住的喃喃自語道。
此次穿至敵後的目的是為了襲擾切斷荊州軍的補給線,現在,敵人設烽火台,並徵募民眾護衞的嚴峻形勢使周瑜不得不改變計劃。
在來回沉思了一刻之後,周瑜的眼神逐漸清澈,他的神也更加堅毅起來:“傳令,速命徐盛、丁奉兩位將軍來見我。”
“是!”傳令的小校應聲催馬向竟陵城中奔去。
片刻,徐盛、丁奉相繼趕到,周瑜沉聲道:“你們兩個領本部沿沔水以東疾進,搶渡葫蘆谷口,然後迅速向襄陽方向突進,遇敵阻擊,破之。”
“都督,要是沔陽之敵出兵截我後路,怎麼辦?”丁奉道。
周瑜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我們本來就不需要後路,劉表要奪去,就由他去好了,不過,等他來時,竟陵城中的一草一木我都不會留給他的。”徐盛、丁奉皆臉凝重,雖然周瑜的話説得很是輕鬆,但他們已聽出了戰局必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不然的話,周瑜不會作出這樣的決斷。
“葫蘆谷口一戰事關重大,必須速戰速決,我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拿下那裏。”周瑜朗聲道。
同時派上徐盛、丁奉,可見周瑜對這一戰的重視,因為他知道萬一久攻不下,全軍就有可能被迅速趕來的荊州軍團團圍住。
“都督,襄陽是劉表的老巢,我們真的要打那裏,太好了,我丁奉到時要第一個登上城頭,將劉表老小子的破旗掀下來。”丁奉咧着嘴笑道。
周瑜搖了搖頭,道:“如果我料想沒錯的話,蒯越的兵力不足,他的手上真正能打仗的部隊不會超過三千人,現在,我軍還沒有拿下襄陽的實力,這一次遠襲襄陽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蒯越的這一支部隊向北增援,因為只有奇襲襄陽,才有可能讓劉表驚惶失措,所以你們二個要不惜一切代價,造成一種強攻襄陽的聲勢,而我們在達到這一目的之後,再行揮師南下,直沔陽。”
“都督放心,我二人決不辜負你的信任。”徐盛、丁奉大聲答道。
“好——,你二人可聽清楚了,這搶渡葫蘆谷口一戰哪個延誤戰機,瑜絕不輕僥!”周瑜説罷,一面催馬揚鞭,一面奮力拔劍出鞘,在他身後,二千丹楊兵如疾奔的狼羣一般,緊緊相隨。
這一時,周瑜的神情肅穆而凝重,就如同一尊屹立在寒風中的傲梅,雖經風霜吹打,卻始終能無懼的面對。
徐盛和丁奉二人對視一望,齊聲斷喝道:“兒郎們,出發!”判斷一個將領是否優秀的標準,就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時,能否及時作出最準確的改變,所謂的臨敵機變就是這個意思。而這一種改變對於將領的考驗是平演練時沒有的,當麾下數千乃至上萬士卒的命都取決於你的一句話時,沒有哪一個將領會到輕鬆自在。
建安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清晨,周瑜率軍突破蒯越設在葫蘆谷口的防線,一舉搶佔了這個沔水中游的渡口,守衞在這個渡口的是一百餘名荊州士卒和一千多個民眾,對於徐盛、丁奉來説,解決這樣的對手當然不在話下。
但是,狼煙突起,在被攻破的一剎那,守兵點燃了設在高處山崖上的烽火,隨着一柱狼煙沖天而起,很快就有接二連三的煙柱騰空而起。
在半個時辰之內,沔陽的劉表就會知道葫蘆口發生的突變。
“焚燬一切輜重,全軍向襄陽方向攻擊前進!”周瑜冷峻的目光掃視着那一行狼煙,大聲命令道。
沔陽,年過五旬的荊州牧、鎮南大將軍劉表被突如其來的軍情氣得惱羞成怒,建安四年的這個冬天,對於他來説,過得並不安穩,自匹馬入宜城平定荊州以來,一直以來都是風得意的他開始到了明顯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