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差點兒摔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謝謝大家耐着子看完前面那一大段,下面説點輕鬆的,關於主角。程宗揚並不是那種散發着王霸之氣的人物,他更像一個平常人。有一點小小的野心,但更喜歡安逸。有時喜歡偷懶,有時候熱血上頭,也幹一點冒險的事。他不是橫行無忌的霸者。
也不是個濫好人,對於便宜,抱着不沾白不沾的心態,但也有自己的原則。總之,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像我們大多數人。不平凡的是他來到另外一個時空。有一種量子理論認為,每一次原子分裂,都有無窮多的可能,構成與我們宇宙相似或者相異的平行宇宙。
在無窮多的平行宇宙中,有無窮多的可能。我們會在某一個宇宙中長生不死,獲得超人的力量,目睹到英武的半人馬,斬殺八歧大蛇,或者與秦王對飲,聽李師師唱:“纖手破新橙,錦帷微温,獸香不斷,相對坐吹笙…”程的優點是有自知之明,自己可能比這個平行世界的人多一點現代的知識,但並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做他們的導師。我們很容易把知識當作智力,其實這是兩碼事。在智力水平上,我們與古人並沒有什麼區別,區別在於我們接觸到的資訊。
老子五千言,一張報紙就能印完,但自從報紙誕生以來,也沒有印出第二部道德經。所以程宗揚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或者有必要去寫道德經,與秦皇漢武爭天下。他更多的是想享受生命。他想有很多很多錢,但錢不是目的。
他有很多朋友,但並不想成為領導者。他會為美而動心,但並不想生一大堆孩子。掙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守財,就像招
的目的並非傳宗接代一樣。
當然程宗揚也不逃避責任,當秦檜説出:“猛虎依深山,願得松柏長,客行依主人,願得主人強”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去保護身邊的人。
於是懷着掙更多的錢,在時空的漩渦中生存的夢想,他去了筠州。命運的蛛絲織起來,又向未知的遠處伸去。***糧戰之始筠州位於宋國西南,在宋國的政治版圖中並不醒目。
然而江州之戰爆發,使筠州成為西線軍事運輸的中樞,由臨安運來的大批物資從沅水上岸,經陸路轉運至筠州城南的倉庫,再由民夫送往前線。
四百餘里的路程和烈山的阻隔,使劉平軍戰敗的消息對遠在後方的筠州幾乎沒有影響,反而由於軍資、人員彙集,市面愈顯繁華,來自各地的輸糧官、押運官、督軍官不下數百人,一到午間,城中的酒肆便高朋滿座,一片喧譁。程宗揚憑欄而坐,對面是筠州布行的老闆孫益軒,一個幹的中年人。
“接到雲蒼峯雲三爺的吩咐,我用王團練的名義購了一處鋪面,兩前已經安排妥當。”孫益軒道:“有心人想查鋪面的底細,有王團練的招牌也不好查下去,”
“這個人可靠嗎?”
“王團練是筠州本地人,管着筠州的鄉兵。膽子大,敢撈錢,這些年與我們打過不少道。”孫益軒笑道:“只要有錢可撈,就靠得住。”
“筠州那兩家糧鋪怎麼樣?”
“兩家糧鋪的老闆都是殷實商人,做的也是本分生意。宏升糧鋪老闆姓馬,上月剛過的五十大壽,昌行的老闆姓周,三十五歲,接掌糧行沒幾年。”
“他們手裏有多少糧食?”
“宏升糧鋪家底雄厚一些,每年進出都有幾萬石。昌行規模雖小,倉中五六千石總是有的。”孫益軒頓了一下説道:“沒想到公子來這麼快,三爺籌措的本金還要兩天才能到。公子若是急用,先從小的布行調用一筆。”程宗揚空着手來的筠州“你的布行有多少本金?”
“本金的出息有兩千銀銖,櫃上寄賣的有五千多,本來年關要結清的,料想公子要用,小的已經推到明年。”程宗揚笑道:“那我也不客氣,先拿六千銀銖來用。”孫益軒恭恭敬敬説道:“三爺已經待,一切聽憑公子吩咐。”程宗揚喝了口茶“我記得筠州離沅水有兩三天路程?”
“兩三天到不了。到沅水碼頭快則五六天,慢則七八天。”自己從晴州到江州的時候,和臧修他們一道走過這段路,用了三天時間,換成運糧的隊伍,一天走七八十里已經很快了。
“幹活的人好招嗎?”孫益軒笑道:“往年這時候人都回家過年,最難招募,如今前線在打仗,每都有民夫往烈山去,回來時候有盤纏、口糧不足的,都聚在城外,每
總有幾千人。一天的工錢一二十錢便夠了。”程宗揚心裏默算,如果從宏升糧鋪和
昌行購來一萬石現糧,每石三百三十銅銖,加上到沅水四百里路程,每石添四十銅銖,合三百七十銅銖,時間要六天以上,再經水路運到倉儲地,來回至少要半月,這樣的效率實在太慢了,秦檜道:“筠州附近似乎有條浮凌江?”
“秦爺倒知本地風土。”孫益軒道:“筠州在浮凌江上游,下游是宋國和昭南之間的蠻荒之地,稱之為荊溪蠻。”昭南是六朝之一,定都麟趾,由於地處蠻荒,一直蒙着一層神秘的面紗。浮凌江下游谷深林密,宋國曾在荊溪設立縣治,但多年前早已廢棄。秦檜道:“不知是否能行船呢?”孫益軒想了一下“小的見過有荊溪的蠻人乘獨木舟到城中
易,不過很少有人往浮凌江下游。”程宗揚立刻道:“會之,你去看一下浮凌江的水路,如果能行船,把所有能買的船隻都買下來。”水路的運輸效率遠勝陸路,如果能在浮凌江下游找到倉儲的地方,用來轉運糧食便無後顧之憂了,敖潤道:“我跟老秦一道!”
“好!”程宗揚道:“馮大法,一會兒老祁咱們一起去拜會宏升糧鋪和昌行的兩位老闆。”宏升糧鋪馬掌櫃抱病在身,由他的管家出面接待。雪隼傭兵團已經派人先來接洽過,雙方沒費什麼事就達成兩千石的
易。
按照約定的價格,一共是六千六百銀銖,程宗揚痛快地拿出三千銀銖,其餘部分糧食入庫後再行支付。
來到昌行,掌櫃周銘業親自出來見面,聽到這位年輕的公子哥一下就要買兩千石糧食,不
有些意外。
“兩千石,敝行也拿得出。”周銘業道:“不過年關將近,時間只怕倉促了些。”祁遠道:“周爺説的是,敝東家也知道貴行有為難處,只要周爺備好糧食,我們自行搬運就是。周爺放心,糧價一文也不敢短的。”周銘業連忙道:“兩位這就見外了,這樣吧,每石糧食再去十文,三百二十銅銖。”程宗揚笑道:“石團長早説周老闆仁義,果然不假。那就再添五文,明天我遣人前來搬運。”周銘業一口答應,然後親自添了茶,笑道:“公子快人快語,周某佩服。只不知公子為何索購如此之急?”這位周老闆年輕幾歲,果然耐不住子,語言間試着打探自己的底細。
程宗揚道:“不瞞周老闆説,敝處急需糧食。周老闆手裏只要有糧,在下全都要了,價錢好商量!”周銘業傾過身“公子需要多少?”程宗揚一笑“多多益善。”周銘業道:“難道公子要上萬石糧食?”程宗揚微笑道:“周老闆若有萬石糧食,三萬五千銀銖立刻奉上。”周銘業臉上不動聲,眼睛卻微微一亮,過了會兒説道:“三萬五千銀銖,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如今正是青黃不接時節,過完年,糧價只怕還有波動。”自己開出的價碼比一般糧價已經高出五千銀銖,昌行一年的利潤也不過如此。
周銘業這會兒只是討價還價,程宗揚道:“只要儘快拿到糧食,價格再高一成也可以商量。”周銘業沉片刻,然後放下茶杯“不知程公子何時要貨?”
“越快越好。”程宗揚道:“十之內最好。”離開
昌行,祁遠忍不住道:“程頭兒,這個價錢着實高了些。如果是現錢
易,一般要降半成,何況這麼大的
易,三萬銀銖
昌行也有得賺。”
“三枚銀銖一石,昌行頂多把庫存的糧食賣給我們五千石,留一千石糧食應急。多出這幾成,周老闆就會想盡辦法從其他糧商手裏調糧。他做糧食生意,盡有路子,總比我們自己去買划算吧?”程宗揚道:“這點錢用不着省,就讓他們去賺好了。”祁遠想了一會兒也笑道:“他若真是十天之內賣我們一萬石,看到後來的價錢,只怕連覺都睡不着。”程宗揚一邊看着筠州的街市,一邊道:“鋪面安排妥當,便掛出牌子,以每石四百銅銖向外收購,十天後漲到五百銅銖,先把筠州市面的餘糧全部收盡,往後越漲越買。”馮源在旁邊道:“做生意我不懂,可買東西越便宜越好,幹嘛要買貴的?”程宗揚笑道:“所以這是做生意,不是買東西來自己用。有時佔便宜,未必便好。”馮源若有所思地琢磨了一會兒“你這一説我倒想起來了,我祖師爺以前做過織機生意,也是吃了便宜好用的虧。”
“你們平山宗不是玩火法的嗎?怎麼還做織機的生意?”
“我祖師爺可是個人物。師父説,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點子多如牛,江湖上有個綽號叫工程師。”程宗揚腳下一晃,差點兒摔倒“什麼!”馮源訕訕道:“這名頭確實不大響亮…我聽着也覺得稀奇,有火法師、御法師、劍術師,還沒聽過工程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