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章鏡面農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光飛逝,二十年過去了。這二十年中,水娃和他的夥伴們從三萬六千公里的高度清楚地看到了祖國和世界的變化,他們看到,三北防護林形成了一條橫貫中國東西的綠帶,黃的沙漠漸漸被綠覆蓋,家鄉也不再缺少雨水和白雪,村前乾枯的河牀又盈滿了清…這一切也有中國太陽的一份功勞,它在改變大西北氣候的宏大工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這些年中國太陽還於了許多不尋常的事,比如融化乞力馬扎羅山的積雪以緩解非洲乾旱,使舉行奧運會的城市成為真正的不夜城…

但對於最新的技術來説,用這種方式影響天氣顯得過於笨拙,且有太多的負作用,中國太陽已完成了它的使命。

國家太空產業部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儀式,為人類第一批太空產業工人授勳。這不僅僅是表彰他們二十年來的辛勤而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這六十位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進人太空工作,標誌着太空開發已對所有人敞開了大門,經濟學家們一致認為,這是太空開發產業化的真正開端。

這個儀式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極大注意,除了以上的原因,在普通大眾心中“鏡面農夫”們的經歷具有傳奇彩,同時,在這個追逐與忘卻的時代,有一個懷舊的機會也是很不錯的。

當年那些憨厚朴實的小夥子現在都已人到中年,但他們看上去變化並不是太大,人們從全息電視中還能認出他們。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通過各種方式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有一些人還獲得了太空工程師的職稱,但無論在自己還是公眾的眼裏,他們仍是那羣來自鄉村的打工者。

水娃代表夥伴們講話,他説:“隨着電磁輸送系統的建成,現在進入近地空間的費用,只及乘飛機飛越太平洋費用的一半,太空旅行已變成了一件平常而平淡的事。但新一代人很難想像,在二十年前進入太空對一個普通人來説意味着什麼,很難想像那會是怎樣令他動和熱血沸騰,我們就是那樣一羣幸運者。

“我們這些人很普通,沒什麼可説的,我們能有這樣不尋常的經歷是因為中國太陽。這二十年來,它已成為我們的第二家園,在我們的心目中它很像一個微縮的地球。最初,我們把鏡面上的接縫當做北半球的經緯線,説明自己的位置時總是説在北緯多少度、東經西經多少度;到後來,隨着我們對鏡面的悉,漸漸在上面劃分出了大陸和海洋,我們會説自己是在北京或莫斯科,我們每個人的家鄉在鏡面上也都有對應的位置,對那一塊我們擦得最勤…在這個銀的小地球上我們努力工作,盡了自己的責任。先後有五位鏡面清潔工為中國太陽獻出了生命,他們有的是在太陽磁爆暴發時沒來得及隱蔽,有的是被隕石或太空垃圾擊中。

現在,這塊我們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年的銀土地就要消失了,我們很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受。”水娃沉默了,已是太空產業部部長的莊宇接過了話頭説:“我完全理解你們的受,但在這裏可以欣地告訴大家:中國太陽不會消失!這我想你們也都知道了,對於這樣一個巨大的物體,不可能採用上世紀的方式,讓它墜入大氣層燒掉,它將用另一種方式找到自己的歸宿:其實很簡單,只要停止進行軌道理髮,並進行適當的姿態調整,太陽風和光壓將最終使它超過第二宇宙速度,離開地球成為太陽的衞星。許多年後,行星際飛船會在遙遠的地方找到它,那時我們也許會把它變成一個博物館,我們這些人會再次回到那銀的平原上,一起回憶我們這段難忘的歲月。”水娃突然顯得動起來,他大聲問莊宇:“部長先生,你真的認為會有這一天,你真的認為會有行星際飛船嗎?”莊宇呆呆地看着水娃,一時説不出話來。

水娃接着説:“上世紀中葉,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第一個腳印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人類將在十到二十年之內登上火星。現在,八十六年過去了,別説火星了,月球也再沒人去過,理由很簡單:那是賠本買賣。

“上世紀冷戰結束後,經濟準則一天天地統治世界,人類在這個準則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我們消滅了戰爭和貧困,恢復了生態,地球正在變成一個樂園。這就使我們更加堅信經濟準則的正確,它已變得至高無上,滲透到我們的每個細胞中,人類社會已變成了百分之百的經濟社會,投入大於產出的事是再也不會做了。對月球的開發沒有經濟意義,對行星的大規模載人探測是經濟犯罪,至於進行恆星際航行,那是地地道道的神變態,現在,人類只知道投入、產出。並享受這些產出了!”莊宇點點頭説:“本世紀人類的太空開發仍侷限於近地空間,這是事實,它有許多更深刻的原因,已超出了我們今天的話題。”

“沒有超出,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機會,只需花很少的錢就能飛出近地空間進行遠程宇宙航行。太陽光壓可以把中國太陽推出地球軌道,同樣能把它推到更遠的地方。”莊宇笑着搖搖頭:“呵,你是説把中國太陽做為一個太陽帆船?從理論上説是沒問題的,反鏡的主體薄而輕,面積巨大,經過長期的光壓加速,理論上它會成為人類迄今發過的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但這也只是從理論而言,實際情況是,一艘船隻有帆並不能遠航,它上面還要有人,一艘無人的帆船隻能在海上來回打轉,連港口都駛不出去,記得史蒂文森的《金銀島》裏對此有生動的描述。要想借助於光壓遠航並返回,反鏡需要確而複雜的姿態控制,而中國太陽是為在地球軌道上運行而設計的,離開了人的作,它自己只能沿着無規則的航線瞎飄一氣,而且飄不了太遠。”

“不錯,但它上面會有人的,我來駕駛它。”水娃平靜地説。

這時,收視統計系統顯示,對這個頻道的收視率急劇上升,全世界的目光正在被引過來。

“可你一個人同樣控制不了中國大陽,它的姿態控制至少需要…”

“至少需要十二人,考慮到星際航行的其它因素,至少需要十五到二十人,我相信會有這麼多志願者的。”莊宇不知所措地笑笑:“真沒想到,我們今天的談話會轉移到這個方向。”

“莊部長,二十年多前,你不止一次地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

“可我萬萬沒有想到你沿着那個方向走了這麼遠,已遠遠超過我了。”莊宇慨地説“好吧,很有意思,讓我們繼續討論下去吧!嗯…很遺憾,這個想法是不可行的:中國太陽最合理的航行目標是火星,可你想過沒有,中國太陽不可能在火星上登陸,如果要登陸;將又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會使這個計劃失去經濟上的可行;如果不登陸,那和無人探測器一樣,有什麼意思呢?”

“中國太陽不去火星。”莊宇惑地看着水娃“那去哪裏?木星?”

“也不是木星,去更遠的地方。”

“更遠?去海王星?去冥王…”莊宇突然頓住,呆呆地盯着水娃看了好一會兒“天啊,你不會是説…”水娃堅定地點點頭:“是的,中國太陽將飛出太陽系,成為恆星際飛船!”與莊宇一樣,全世界頓時目瞪口呆。

莊車兩眼平視前方,機械地點點頭:“好吧,就讓我們不當你是在開玩笑,你讓我大概估算一下…”説着他半閉起雙眼開始心算。

“我已經算好了:藉助太陽的光壓,中國太陽最終將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考慮到加速所用的時間,大約需四十五年時間到達比鄰星。然後再借助比鄰星的光壓減速,完成對半人馬座三星系統的探測後,再向相反的方向加速,再用幾十年時間返回太陽系。聽起來是個美妙的計劃,但實際上只是一個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你又想錯了,到達比鄰星後中國太陽不減速,以每秒三萬多公里的速度掠過它,並藉助它的光壓再次加速,飛向天狼星。如果有可能,我們還會繼續蛙跳,飛向第三顆恆星,第四顆…”

“你到底要幹什麼?”莊宇失態地大叫起來。

“我們向地球所要求的,只是一套高可靠但規模較小的生態循環系統。”

“用這套系統維持二十個人上百年的生命?”

“聽我説完,和一套生命低温冬眠系統。在航行的大部分時間我們處於冬眠狀態,只在接近恆星時才啓動生態循環系統;按目前的技術,這足以維持我們在宇宙中航行上千年。當然,這兩套系統的價格也不低,但比起人類從頭開始一次恆星際載人探測來,它所需資金只有其千分之一。”

“就是一分錢不要,世界也不會允許二十個人去自殺。”

“這不是自殺,只是探險,也許我們連近在眼前的小行星帶都過不去;也許我們會到達天狼星甚至更遠,不試試怎麼知道?”

“但有一點與探險不同:你們肯定是回不來了。”水娃點點頭:“是的,回不來了。有人滿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從不向與己無關的塵世之外掃一眼;有的人則用盡全部生命,只為看一眼人類從未見過的事物。這兩種人我都做過,我們有權選擇各種生活,包括在十幾光年之遙的太空中飄蕩的一面鏡子上的生活。”

“最後一個問題:在上千年的時間裏,以每秒幾萬甚至十幾萬公里的速度掠過一顆又一顆恆星,發回人類要經過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才能收到的微弱的電波,這有太大意義嗎?”水娃微笑着向全世界説:“飛出太陽系的中國太陽,將會使享樂中的人類重新仰望星空,喚回他們的宇宙遠航之夢,重新燃起他們進行恆星際探險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