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冀州鄴城袁紹的鉅鹿侯府中。

袁斌搶先言道:“父親,區區黃巾賊何足掛懷,孩兒願為父親分憂,只需一萬兵馬即可掃平青州。”郭圖見狀,忙使勁捅了袁譚一下。袁譚道:“父親,孩兒身居長子之位,卻不曾為父親分憂,反到是諸位賢弟表現頗佳,孩兒深慚愧。望父親給孩兒一個表現的機會。”袁熙、袁尚見狀,暗恨他們搶先説了,也急忙上前表態願前往青州剿滅黃巾餘孽。

袁紹仔細的望着幾個兒子都爭着要去青州,也不知道要派誰去,單手扶頭雙眉緊皺,沉不已。

袁斌見此,上前一步道:“父親,您不是早有經營並、青、幽其餘三州之心嗎,依孩兒之見,不如趁此良機,以平定黃巾賊之名,入主三州。孩兒去青州平叛,大哥可去幷州討伐黑山賊,父親與二哥、三哥經營冀、幽兩州,如何?”袁紹聽聞此言,目讚賞,朝袁斌點點頭,笑道:“好,就這麼辦,你們各自去挑選一萬兵馬,並自己找與自己相合的將領,回頭把名字報予我知,去吧。”

“多謝父親”聽袁紹如此説,四人躬身施禮,齊聲説道。然後各自快步走出大廳。

袁譚、袁熙、袁尚三人雖非一母所生,但從小一齊長大,雖互相爭鬥,但更排斥新來袁斌。而且最近袁斌鋒芒畢,大搶風頭,倍受袁紹重視。三人遂很有默契的聯手排擠袁斌。三人久在袁紹身邊,自各也有一些文武做自己的班底,不像袁斌要去請那些投誠過來的人。

三人將袁紹帳下的武將中除了保持中立的顏良、文丑,張合、高覽、鞠義外挑了個一乾二淨,想讓袁斌無將可用,知難而退。袁斌對於三人之心看得清清楚楚,只用自己的心腹及那些不被袁氏重用的人(如寒門出身的人,沒有名氣的人,投降過來的人等),再加上誠邀表弟高幹加盟。

袁紹憐袁斌身世,怕袁斌此次出征,稍有閃失,自己悔之不及。乃於親衞之中,親自挑選兩千鋭重騎,加入袁斌的部曲,並拔給袁斌充足的錢糧。

袁斌乃留許攸在鄴城,將袁紹給予的錢糧一半託許攸,並從部曲中挑選出兩千人,讓許攸嚴加訓練,從中挑選組建“夜隼”打探各方勢力的情報。

率領手下文武和心挑選的一萬人馬,望青州而去。袁紹親自於冀州治所--鄴城東門外送行。

袁譚三兄弟站在遠處見袁斌帶着雜七雜八的一羣人上路,冷笑道:“這些人都是臨時聚合到一起的,事緩則相親,若事急則必定離散。我看老四這回要吃大虧了。”袁熙附和道:“大哥所言極是,袁斌雖是父親所生,但到底是個庶出”話未説完,袁尚不樂意了,道:“二哥,你這是什麼意思,庶出怎麼了。”袁熙一時嘴快,忘了袁尚也是偏房所出。其母雖已扶正,但這是袁尚心中的忌諱。雖説是自己一時失口,但也拉不下面子道歉,忙拉着袁譚左言右顧,三人本就不和,袁譚報着看熱鬧的態度,暗中幫着袁熙與袁尚高聲吵鬧。

且不説他們兄弟三人在那吵鬧,袁斌以華雄為先鋒、夏侯蘭為副將,率兩千重騎,相機剿滅沿途的黃巾賊寇。趙雲率一千輕騎隨後接應,袁斌率領着其餘的步兵一邊搜剿漏網、潰散的黃巾餘孽,一邊保護糧草輜重沿漳河東進。一路剿滅大小黃巾十餘股。

到高唐後渡過黃河,已深入青州腹地,放眼望去,焦土千里,荒無人煙。眾人來到一個廢棄的村莊,武將們安排好人馬紮營休息後,袁斌則帶領眾人尋了一個僻靜的所在,展開商議。

袁斌道:“諸位,如今漢室傾頹,臣竊命,主上蒙塵。某不度德量力,用干鏚以濟世,如今以在青州境內,馬上將要面對黃巾賊寇,諸位有何良策?”劉子惠上前言道:“主公,臣對兵事不,不敢虛言妄論,將軍用干鏚以濟世,趙雲等將軍久經沙場必有克敵之策,不過臣以為,前者曹出兵剿滅黃巾餘孽,專以殺戮為能,反損兵折將,後撫為主,反而收得黃巾,以充實力,兗州之亂平定,曹前車之鑑望主公鑑之。”袁斌知道劉子惠説的確是實話,劉子惠讓他處理政務,文案還可以,碰上兵法韜略,他們的確是幫不上什麼忙,轉而望向趙雲、華雄等人。

趙雲拱手道:“主公,此次奉旨前來平定青州之亂,如今非當年黃巾起義時的賊寇,大都非生而樂亂,百姓被裹與賊軍之中,乃是無奈之舉也,而非真心從賊。如大軍圍剿,彼恐夷滅,必併力死戰。最終雖能平定,但損失亦會很大。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依雲之見,不如徐喻以恩德,容其悔改,可不煩兵而定也。”夏侯蘭道:“子龍之言,不敢苟同。我等初來此地,人地兩生,素無恩信,如今強敵環側,都盯向青州。我軍糧草運輸不便,遷延時,對我軍不利,不如對其施以霹靂手段,斬草除,”華雄道:“主公若信得過元霸,給我五千兵馬,必可掃平諸縣,殄滅亂匪。”袁斌微笑安撫華雄道:“元霸勿急,待商議停當,定下一個穩妥的計策,出兵未遲。”轉過頭來看向李歷。

李歷見袁斌看了過來,急忙道:“少將軍不以臣等卑鄙,猥自枉屈,上門求教,臣等由是。臣以為,青州富庶之地,可以為基,冶山為銅,煮海為鹽,此齊國九匡諸候之策。為今之計,應平賊以據青州。”袁斌道:“若要平賊,當用何策?”耿武(字文成)道:“趙雲將軍所言乃老成謀國之言,需尋一德才兼備,於青州廣有威信之人,前去勸降亂匪。”袁斌道:“文成之言,甚合我意。若遣人安撫賊寇,只是我等皆初到此地,此事需一悉青州,兼智勇雙全之人才可。未有合適之人選啊!”關純(字伯典)上前道:“主公,此間有一人,姓王名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與某素來厚。昔為青州牧焦和別駕,現於青州隱居,為人清直有威嚴,青州多受其恩惠,可以為使,待屬下修下書信一封,遣人召他來此。”袁斌:“即如此,伯典可速召此人前來,與我相見,若果是人才,必當重用。”次,袁斌整頓軍馬,前往青州治所―――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先收到兗州黃巾被滅的消息的臧霸、管亥等大股賊寇本就心中畏懼,聞朝廷大軍至此,紛紛遁入山林,據險自守。袁斌派趙雲、華雄率三千兵馬為前部,四處掃蕩小股黃巾賊,其自統大軍隨後進發。

,關純領王修前來拜見袁斌。

袁斌急忙出,長揖道:“唉呀,久聞先生大名,今一見,足平生。”王修還禮道:“哪裏,虛名何足掛齒。”

“先生過謙了,還請先入內敍話。”袁斌將王修到屋裏。

“今袁斌奉朝廷旨意,前來平定青州,如今正為此事發愁,不知先生何以教我?”袁斌説道。

王修道:“所謂黃巾亂匪,皆是大漢百姓,只因上有天災,下有**,百姓走投無路,才淪為盜匪,將軍當遣人安撫,使之還家,然後發放農具種子,使之勞作,則亂匪即成良民矣。”袁斌道:“還有一事,尚需與先生商議。如今百姓離散,田地荒蕪,廩庫空虛。先生有何高見,可安百姓,足衣食,豐府庫,享太平?”王修道:“青州昔乃富庶之地,今因戰亂,才致荒蕪,將軍奉朝廷之命,統領青州,聚八方之英傑,奮四世之餘烈,以振袁氏聲威。青州之之局面,始在黃巾,若黃巾平,則百姓安,百姓安,則税賦足,税賦足,則廩庫實。然後將軍可下榜求賢,委以州郡之任,以安青州之民望也。”袁斌急忙站起,長施一禮:“聽公之言,如撥雲見,公有伊尹、呂望之才,承德願早晚聆聽先生教誨,今袁某奉旨牧守一方,先生何不相助於某,上可報國家,下無愧家門。”

“少將軍快快請起,山野之人,不敢當此大禮,承蒙不棄,修願效犬馬之勞。”王修其誠摯,遂投入袁斌帳下。

袁斌通過此與王修的談話,接受了王修的建議,暫時定下了安撫賊寇,召募民,深固本,以守青州的策略。如此,袁斌方邁出了他稱霸三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