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由於筆者第一次詳細描寫大規模的戰爭場面,所以用了不少時間,其中又借鑑了別人的寫法,加以學習,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眾人皆去準備不提,山下的公孫兄弟正在營帳中正在商議如何圍剿袁斌的一萬人馬。
本來公孫兄弟一埋伏在城內,一埋伏在城外,打算等袁斌攻城,好裏外夾攻。但派斥侯打探,袁斌把兵屯在了山上,公孫兄弟一商量,遂趁天黑時,派兵將“徐無山”圍困起來。夜晚天黑,不利於騎兵馳騁衝殺,只待天大亮之後,就要攻打。
公孫範對公孫越道:“二哥,我們把大部分兵力都**來,會不會有什麼閃失?”公孫越道:“三弟放心,幽州苦寒,袁紹大軍跋涉辛苦,如果能勝,則一切好説,如果一但失敗,士氣大降,袁紹一定會退兵的。所以,只要我們能抓住這個機會,選消滅了山上的袁斌部,就能轉危為安。而這徐無山共有兩道山嶺,前後各有一條山道可通,袁斌被困,袁紹就得到消息來援,最快也要七天;而袁譚、劉和的援軍路途更遠,大概在十天之後才能到。據斥侯打探,袁斌軍中糧草並不充裕,大概只能用個四、五天,一定等不到援軍的,我們只需固守,防止其突圍即可。”公孫範道:“二哥,何必如此,反正我們的人多,乾脆強攻算了,如果圍困,我恐怕夜長夢多,再有什麼變故。我們兩軍匯合,除去守城部隊,尚有步兵兩萬,騎兵四萬。以小弟之見,不如分兵兩路,一路領兩萬騎兵去後山駐守,防止袁斌逃跑;一路領四萬人攻山,以四萬對一萬,還不是手到擒來。”公孫越道:“即如此,我去後山堅守。”公孫範道:“那我率領其餘的人馬攻山,一定要消滅袁斌,以雪我失地之恨。”辰時(上午公孫越分兵兩萬去後山防守,公孫範在前山攻打,以步兵為前驅,騎兵為後應。
袁斌正在準備,防止公孫兄弟攻山。這時,軍需官劉亮(字治德,淮南成德人,網友蟲型龍的龍套)稟報道:“主公,我軍糧草不足。”袁斌問道:“還可用多久?”劉亮道:“省着點用,可以用五天。但是箭矢不足以支撐大軍的消耗,而且由於準備倉促,用於輔助弩兵進行攻擊的巨石,擂木也沒有蒐集多少。主公看如何是好?”袁斌還未來得及回答,公孫範已經開始攻山了。
公孫範在山下喊道:“大軍給我向上衝,袁斌就在山上,殺死袁斌者,賞千金,官升一級;活擒袁斌者,賞萬金,官升三級!”袁斌見狀,忙把高幹統領的四千弩兵調到前面來,對公孫範的步兵進行擊。而公孫範以前隨公孫瓚鎮壓外族時,依靠的主力是騎兵,所以公孫範手下的騎兵十分良,步兵雖然也有,但是疏於訓練,而且其中夾雜着大量的民夫充數,是一羣烏合之眾。
袁斌手下的兵雖然人少,但對付這羣烏合之眾還是綽綽有餘的,但是敵軍實在太多,而自己這邊又準備的十分倉促,只能依託山勢進行防守,用弓弩對來犯之敵進行還擊。這時候,高幹訓練出來的弩兵,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四千弩兵據守山間險要,不停地向山下敵軍放箭,山下的步兵乃是一羣烏合之眾,本應剋制弩兵的步兵正好被弩兵剋制,再加上山道狹窄,公孫範雖然人多勢眾,但是全部擁擠在山道上,只有少量的士卒才能通行,但是又突破不了高幹弩兵佈下的箭網,一時死傷慘眾。
山下不時有號角聲傳上來,公孫範的步兵聽到進軍的號聲,拼命向上衝,但由於地形的限制,全軍暴在弩箭的威之下,密密麻麻的弩箭遮天蔽,使得向前湧動的人為之一滯,士兵翻滾着向前跌去,後邊向前衝的士兵立刻被絆倒,摔倒在山道上,額頭碰到堅硬的山石,立刻被碰出個大,傷者哼都不哼一聲,立刻斃命。而天上的箭雨傾瀉而下,有的躲避不及,被密集地箭雨中,慘呼一聲腸穿肚爛,有的被後面的人當做盾牌擋住,身上滿了箭支,被身後的人推着向前走。
弩箭發出的尖嘯聲水般從四面八方湧來,數以百計的弩箭暴雨般灑至,驚聲慘叫四周乍起,撕破狂亂的夜幕。
身為先鋒的單經顫聲喝道:“穩住,穩住…”微弱的聲音瞬間淹沒在震天的嘶喊聲中,一蓬蓬血霧在四周飄起,瞬即卷在風中,撲在臉上,驚得兵丁無頭蒼蠅般在林中哭喊奔竄。
鳴鏑尖嘯,又一波弩箭暴雨般撲至,兵丁慘叫着撲跌在地上,單經隨着親兵到處鼠竄,身旁的慘叫聲此起彼伏,弩箭穿透頭顱、咽喉濺起片片血花,狂風中到處潑灑,單經更是膽戰心寒,渾身冰涼如墜冰窟,影影幢幢間四面八方都是敵人,也不知要逃向哪裏,只有胡亂地隨着人羣湧動。不知哪裏來的箭支,中了單經的頭顱,可憐的單經,可憐的“領兗州牧”只好到地府去追隨公孫瓚,當他的兗州牧去吧。
從中午一直廝殺到暮,這是袁斌親身經歷的第一場大戰,他今才體會到戰爭的殘酷,雙方的屍體疊着橫在狹窄的山道上,血成河,斷肢滿地。
而公孫範見步兵初次攻山不利,折損了許多人馬,想起了公孫越的話,決定專心進行圍困,不再攻山。
而袁斌見公孫範沒有了動靜,一邊讓士兵抓緊時間休息,一邊召集眾人開會。
辛評道:“少將軍,我軍糧草不足,而且居於山上,飲水不便,而援軍最快也要七天之後才能趕到,何去何從,請少將軍速做決斷。”張郃道:“少將軍,看來是等不到天黑了,如今之計,唯有迅速突圍,方是上策。”辛評道:“不錯,敵眾我寡,難與爭鋒,《孫子》曰:‘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鋭,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敵軍士氣正盛,我軍兵少,不易與其正面鋒,雖迅速離此險地為上,不過,尚需一大將斷後…”後面的話,辛評沒有再説,大家也都明白,如今形勢非常嚴峻,己方兵少,敵方兵多,留下斷後的人多半會遭遇不測。
袁斌道:“讓眾人飽餐一頓,然後將剩餘的糧草隨身攜帶,我們準備突圍。”張郃道:“少將軍,請讓末將斷後。”高幹道:“不可,你統率的五千人已經損失殆盡,剩下的都是我從青州帶來的鋭,你一時半刻本不能靈活指揮,表哥,還是讓我來斷後吧。”袁斌道:“那怎麼行,如果表弟你有什麼不測,讓我怎麼與父親代。”高幹一揮手道:“表哥,我知道你人好,心腸軟,但是你知不知道,好人在亂世是活不下去的。表哥,有一件事我一直沒有告訴你。其實其他三個表哥都曾暗中派人來拉攏我,我都沒有答應。未出兵時,袁熙也曾派人來説,表哥你此次出兵必遭不測,有命去,沒命回。我只當他是危言聳聽,沒有當真。據現在的情況看來,公孫兄弟之所以能夠匯合,恐怕還是二表哥搞的鬼,你要小心提防他們。”袁斌聽着高幹傾訴着他的心聲,心中動不已,對高幹道:“表弟,你放心,你不會有事的,我馬上回去搬救兵,一定會救你困的。”當下,袁斌與辛評、太史慈、張郃、夏侯蘭帶着一千輕騎兵決定突圍,而高幹則打起袁斌的旗幟來引公孫兄弟兵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