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袁斌走後,甄堯對甄儼道:“二哥,你怎麼就看上這個袁斌了?要是他當不成世子,得不到袁氏家主之位,我們支持他,豈不是虧本了?”甄儼微微一笑,道:“三弟,無論做人也好,經商也罷。眼光都要放長遠一些。袁家四世三公,袁紹虎據河北,乃天下第一大族。如不出意外,他其必統一天下。其四子為爭奪世子之位分為四派,底下的謀士、武將也各依其主。袁譚身為長子,得之人望;次子袁熙保持中立,居中觀望;三子袁尚原來最得袁紹寵愛,四子袁斌出身雖然低微,但其如今最得袁紹寵愛,且最有才華。”甄儼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見甄堯還是一臉惑,繼續解釋道:“表面上來看,除袁譚外,其餘三子被立為世子的機會很小『古代立儲的方法是立嫡、立長、立賢、立愛,就是説正生的兒子是首選,既始他很小,而妾室生的兒子年齡很大,那也要立嫡;如果正無出,也就是沒有後代,那麼要立長,也就是從妾室們生的兒子裏選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如果上述兩條都不能滿足,那麼要立最有才能的;最次才是立君王或君主喜愛的兒子。按上述條件來看,袁譚被立為世子的機會很大,因為無論立嫡還是立長都是他,而立賢的話,則是袁斌,立愛則是袁尚,而袁熙則哪個條件也不滿足』,但袁紹為人優柔寡斷,其四子如今手握重兵,各據一州。如今,青州袁斌手下兵糧足,猛將眾多,前些,平定青州之亂,救徐州,退曹,乃登上世子之位,最有望的人選。適才袁斌道,袁紹來提親,到時我們稍加引導不難將四妹嫁於袁熙。我們甄家與他們二人聯姻的話,勝算以在七成以上。”

“袁紹袁熙娶五妹,換成四妹,他怎麼能答應。”

“袁紹是想將我們甄家與他袁家聯姻,更快的掌握冀州,具體是五妹,還是四妹都不甚重要。何況,將五妹嫁與袁斌,袁紹怎能不答應?甄家也將在我的手中發揚光大,哈哈哈哈。”甄堯也笑道:“還是二哥有辦法。”已經離去的袁斌是不可能知道甄儼想要腳踏兩隻船的想法。

袁斌一邊回府,一邊想到:“應該怎樣跟父親去説呢?父親問我的時候,我很硬氣地説了‘大漢不安,何以家為’的話,沒想到,轉眼之間,就要去求父親上甄家提親。這還沒什麼,最糟糕的是父親已經把甄宓許給二哥袁熙了,我這算不算是橫刀奪愛啊?在未來時,看那些肥皂劇,覺得主角去橫刀奪愛很平常。沒想到,來到三國,我也要來這一招。唉,還是去找許攸商量下再説吧”想到這裏,袁斌與夏侯蘭,太史慈撥馬,轉去許攸府上。

到了許攸府,袁斌講今之事悉數告與許攸。

許攸手攆鬍鬚,思索半天,對袁斌道:“公子,勿需煩惱。公子娶甄宓小姐,而甄家也同意將其妹許與公子,那麼公子只需待主公派人往甄府提親失敗後,前去懇請主公即可。”

“哦,子遠先生,這是為何?”

“主公之所以命公子三人各娶冀州三大家族的小姐,乃是為了籠絡世家大族,安撫冀州。只要能與三家結親就可,至於其女俊醜賢愚,則非主公考慮之列。只要公子説明,公子與甄家小姐相互愛慕,以主公對公子的寵愛,必定不會拒絕的,區區一個女子,對主公來説,不過是換件衣物罷了。不過…”袁斌聞言,本已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緊張地問道:“不過什麼?”許攸沉道:“倒是甄儼,不但熱情好品德公子,還將其妹許與公子,並且明言要極力支持公子。以甄家之明,能有今天的家業,可見其經商之成功。他支持公子,不過是讓公子幫助其成了冀州第一大族,但是這得公子登上世子之位才可。他怎麼就這麼肯定公子能登上世子之位呢?這其中之奧妙,攸也不甚明白,待攸細思之,容後告與公子。”聽到許攸這麼説,袁斌無法,只能告辭,回府去了。

,鄴城,崔琰府。

崔琰微笑道:“孝起賢弟,多不見,今送來聘禮,不知為何啊?”陳震答道:“季硅(崔琰字)兄,我家主公聞得季硅有一小妹,才華出眾,正當妙齡,與我家主公之四公子年齡相當。因我家主公久慕先生乃海內人傑,求令妹為兒媳,兩家永結秦晉之好。故而差在下前來做月老,不知季硅意下如何?”崔琰笑道:“哈哈…,孝起(陳震字)賢弟,先在客廳奉茶,容我商議後再議。”陳震點了點頭道:“如此多謝,季硅兄你且去不妨,我在此處等候。”崔琰將陳震留在客廳喝茶,自己親到後堂,命婢女將崔琳喚來。

崔琰道:“琳妹,袁紹派陳震前來替他的四子袁斌向為兄提親,你覺得如何啊?”崔琳一聽,想起袁斌那威武英俊的面容,心中又羞又喜,自己心中雖然千肯萬肯,但是這麼羞人的話,怎麼説得出口。崔琳紅着臉,低着頭,一聲也不吭,不斷着玩着自己的衣帶。

崔琰見崔琳小兒女的神態,笑道:“同不同意,你倒是説句話呀,孝起還在前廳等候迴音。”崔琰留着四尺長的鬍鬚,垂至小腹,説起話來,鬍鬚一飄一飄的。

這時,崔夫人聽説此事也來到後堂,一進門就對崔琰道:“老爺,你也真是的,這種羞人的話,讓我們琳妹怎麼好説出口,昨咱妹子回來不停誇獎袁公子,今他來提親,咱妹笑而不答,心中定是願意的啦。”崔琳羞紅着臉急道:“嫂子…”説着,跑回自己閨房去了。

崔琰對着崔琳的閨房,高聲道:“妹子,那我就去跟提親的人説,同意這門婚事了。”然後大笑着向前廳走去。

崔夫人趕忙喊住崔琰道:“老爺,你真同意讓小琳與袁家的四公子結親?”崔琰道:“我聽説那個袁斌長得一表人才,也極有才華,如今為青州牧,昨琳妹又被他所救,雖然我與袁紹不和,但是為夫自幼父母雙亡,是我照料撫養琳妹長大。我與妹妹雖名為兄妹,但情為父女啊。不能因為我與袁紹政見不和,而耽誤了妹妹的終身幸福。”崔夫人道:“那袁斌只是第四子,袁紹百年之後,那世子之位也輪不到他。我崔家與他聯姻,能有什麼好處,如果他們兄弟禍起蕭牆,豈不是要連累我們崔家。”崔琰道:“夫人此言差矣,我崔家已是冀州望族,本身富貴已極,何苦不知足,‘即得隴,復望蜀?’我只有這麼一個妹妹,只要她以後幸福,我就知足了。再説,以我崔家在冀州的地位,只要立身持正,不捲入袁家的爭鬥,誰能撼動我崔家的地位。好了,陳孝起還在前廳等我消息呢,我先去回覆他。”崔琰來到前廳,對陳震道:“孝起兄,請你回去稟告袁大人,就説我崔琰同意這門婚事了。”陳震大喜道:“唉呀,真是太好了,季硅兄,到時候可別忘了請我吃一杯喜酒啊!告辭了。”崔琰道:“一定,一定,慢走,不送。”袁紹聽陳震回來稟報,崔家同意了這門親事,心中非常得意,心想:“崔琰這個老匹夫,情素來古怪,多次頂撞於我,後來竟稱病在家。本以為此次提親,他會多方刁難,給我難堪,想不到他這麼痛快就答應了,是個好兆頭,索趁勢把熙兒的事也一齊辦了,三個兒子的婚姻大事都有了着落,我心頭的石頭也算落下了。”想到這,馬上派陳琳去甄家為袁熙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