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袁斌看着自己那些在當時來説,算得上是頂尖的“智囊團”成員,問道:“劉備依仗宗親身份,不但割據荊襄,稱王稱霸,近更帶兵入川,恐怕有取川之心,諸位以為如何?”孟建想了想,道:“劉備孤窮客軍,遠道入川,若真有奪川之心,只要劉璋緊守關隘,不發糧草,劉備軍皆餓死矣。”徐庶卻持不同意見,道:“未必,劉備世之梟雄,柔能克鋼,劉璋恐非其敵手。以某度(duo2,猜測之意)之,劉備必取西川。”袁斌問龐統道:“士元有何高見?”龐統道:“主公,諸位大人,劉備主要謀士乃是諸葛亮,臣與其自幼相識,彼名號‘卧龍’,實有經天緯地之才,不知其今番為何如此失策?取川雖能讓劉備擴充實力,但時機不對。統有一策,可令其勞而無功。”袁斌問道:“士元有何妙計?”龐統伸出三手指,道:“臣有上、中、下三策,望主公取之。”袁斌道:“可詳細道來。”龐統道:“劉備身為朝廷任命的荊州牧,又是漢室宗親,主公可以朝廷的名義,降下一道聖旨,令劉備回川。同時送信與張魯,表張魯為鎮南中郎將,漢中太守,令其撤兵回漢中,以防曹。劉備入川的藉口乃是張魯南犯,劉璋求救。如今張魯回撤,劉備自無藉口再滯留蜀中。”田豐道:“此計雖妙,恐劉備野心不小,不會甘心聽命。”龐統笑道:“田兄勿憂,統雖不才,但生平好佈下連環計策,方才一番話,不過是其中一策罷了,田兄不必心急。”龐統頓了頓,接着道:“張魯退兵後,可再以朝廷的名義,加封劉璋為漢皇叔,車騎將軍,綿陽侯。這樣一來,劉璋將位在劉備之上。若劉備敢不顧朝廷的號令,強行取川,則劉璋、張魯,還有屯兵汝南的張郃將軍可三路夾擊劉備,但此乃下策也。”石韜問道:“何為下策?”龐統道:“我軍方與曹對峙,若徵劉備,雖則劉備可滅,但我軍亦會元氣大傷,白白便宜了國賊,故為下策。”袁斌問道:“那中策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