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章形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林麒當了回媒婆,心中卻不甚快樂,但看到三百鐵嘴鵜鶘的時候,就快樂了起來,河伯倒也守信,給了他個鐵哨子,教了他如何驅策三百鐵嘴鵜鶘,又將那鵜鶘的頭呼喚來,對着林麒拜了三拜,算是認了主人。
河伯極力挽留林麒等喝了喜酒再走,林麒卻説死了也不待下去,直言有事,河伯將他和無相送到黃河對岸,河伯如此對待林麒,比起月老用完他就理也不理強上許多,林麒也是心中不忍,將個紅繩的事仔細説了,河伯聽完,沉默許久,長嘆道:“這就是命,誰也逃不掉,如此也好,總算是遂了小女的心願,以後的事,長不長久,都不是咱們能管得了的。”林麒見他黯然,好言勸,還説等辦完了事若是還需要他幫忙,派個小鬼去找,定然前來,河伯搖頭苦笑,不再多提此事,兩人敍了會子話,林麒帶着無相告辭而去,林麒得了三百鐵嘴鵜鶘,心裏有了底氣,帶着無相翻山越嶺,回到應天。
到了應天去找朱元璋,卻見朱元璋愁眉苦臉的正在備戰,林麒驚訝問之,才知道他走之後,竟然發生瞭如此多的事,龍灣大勝之後,朱元璋聲名赫赫,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朱元璋並未見好就收,很快佔據了長江上要地安慶。安慶本來是陳友諒手下勇將趙普勝堅守,由於此人被陳友諒誘殺,將領皆有怨心,趙普勝手下將張志雄向朱元璋投降。盡告安慶城守詳情,帶着朱元璋軍隊一舉攻克安慶。但不久,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率軍突襲,又把安慶奪回。
朱元璋覺得火候差不多。決定親征陳友諒。他親乘鉅艦,自率水師進攻安慶。安慶城堅,數攻不下。劉基進言,要朱元璋舍安慶不取,直接進攻陳友諒的老窩江州。朱元璋從之,立刻率兵西上。
經小孤山時,陳友諒大將傅友德、丁普郎主動率部投降。朱元璋早聞傅友德的勇名,大喜過望,立刻把他擢為大將,派他去江西招諭諸郡歸附。由於朱元璋行動迅速。陳友諒本不知道對方徑來江州施行攻擊。
忽然之間。陳友諒發現朱元璋大型水師艦隊在江州城外江面上密麻麻一大片。真如神兵天降。陳友諒倉猝間不能成軍,只得攜子率親隨逃奔洪都。苦心經營幾年的老據地,一朝為朱元璋所據。
大軍乘勝。又攻克蘄州、黃州、興國、黃梅、廣濟等地。不僅如此,形勢人之下,為陳友諒守洪都的胡廷瑞見風使舵,派人向朱元璋約降。不廢吹灰之力,洪都又入版圖。雖然後來小有反覆,洪都仍為朱元璋牢牢掌握。
此時此刻,陳友諒與朱元璋掉了位置。朱元璋一方咄咄人,陳友諒頻頻招架,疆域蹙。憤恨之下,陳友諒大整水軍。命人制作上千艘鉅艦,皆高數丈,丹漆塗飾,上下三屋,每層可以馳馬,又置馬柵於其間。樓船下方,“設板房為蔽,置艫數十其中,上下人語不相聞”更驚人的是,陳友諒巨船皆以鐵皮包裹,極其堅實。他糾結六十萬兵馬,盡載其家屬官員,空國而來,直衝洪都,準備先拿下這一重城。
陳友諒輕躁,大軍甫出,卻徑自去洪都,想攻陷此城。洪都守將乃朱元璋親侄朱文正和心腹大將鄧愈。朱文正派出各將校分守洪都各門後,自提兩千兵,往來指揮、策應。
陳友諒相中了看似容易進攻的撫州門,親自指揮兵士進攻,並立於船上督戰。守撫州門的正是猛將鄧愈。漢兵準備很充分,各人手舉箕狀竹盾牌,矢石不能傷,加上威脅巨大的撞牆機,一下子撞毀城牆二十餘丈,漢兵吶喊湧上。關鍵時刻,鄧愈守軍一排人從牆後忽然站起,個個手持火銃,槍聲響處,衝在前排的漢兵全被打倒。如果是箭弩,威力即使比火銃大,也嚇不住漢兵。眼見敵人手持噴火冒煙的怪傢伙,聲音震耳聾,漢兵很少有人見過這東西,登時膽落,滾而去。
一頓狂轟後,陳友諒督戰隊斬殺漢兵數人,剩下的活人咬咬牙,又重新衝向城邊。守城兵士在城門處和城牆倒塌處一直爭豎木柵,漢兵爭先恐後攻擊,朱文正督諸將死戰,在佘鈴鐺帶領的丐幫羣雄相助下,且戰且築,連夜把被撞毀的城牆又重新修整完畢。
酷戰之中,洪都城內李繼先、牛海龍等數名將領皆戰死。
見撫州門難以遽破,陳友諒又督軍轉攻新城門。守城猛將薛顯更出人意料,率領鋭卒突然先發制人,守城部隊大開城門,首先向漢軍發動進攻。陳友諒猝不及防,手下平章劉震昭被斬殺,死傷數千人,乃退。
情急之下,陳友諒增修攻具,想破柵後從洪都水關攻入城內。他下達死命令,退後者皆斬,於是漢兵冒死撞衝。
朱文正派兵士手持長槊,隔柵刺殺漢兵。漢兵此次有準備,幾個人抱住長槊尖頭,死命往回拉,奪槊後,漢兵又發動新一輪猛攻,使得近戰中洪都守兵被殺不少。朱文正命令士兵把長槊槊尖放入鍛鐵的火岸中燒紅,再伸出柵外刺敵。漢兵奪槊,一時間皮焦爛,哀嚎遍地,加上冷謙三千猴兒軍固守,終不得進。陳友諒用盡攻擊之術,但城中備禦萬方,漢軍被殺傷嚴重。
見洪都攻不下,陳友諒分兵陷吉安、臨江,把俘虜的幾個守將殉於洪都城下,朱文正等人絲毫不為所動。陳友諒惱急,又揮兵猛攻官步、士步二門,朱元璋手下勇將趙德勝中伏弩身亡。
洪都被圍攻,內外隔絕,音信不通,朱文正在派遣千户張子明赴建康告急的同時,又派出一名外號“捨命王”的士兵出城詐降,訴稱稍緩幾,城內主帥要降。陳友諒無謀,信以為真,馬上緩其攻勢。到了約定“投降”,洪都城上旗幟一新,殺聲動天。陳友諒恨極,命人把詐降的“捨命王”捆在城前碎剮。
當時的朱元璋,正親自率兵去解救安豐被張士誠攻擊的小明王和劉福通。張士誠並非有意和陳友諒相互響應牽誘朱元璋,純粹是一時興起。戰中,劉福通戰死,朱元璋趕到,打敗了張士誠大將呂珍,“救”了小明王。至此,“皇帝”韓林兒變成朱元璋手中之物。
張子明報告陳友諒猛攻洪都,朱元璋嚇了一大跳,問:“陳友諒兵勢如何?”張子明答:“陳友諒兵勢很盛,但攻城中戰死不少。現今江水轉涸,很快就不利於巨舟泊行。其師出已久,兵糧馬上也會成問題。如果有援兵至,裏外夾攻,必可破敵!”朱元璋沉片刻,林麒讓他等待,但還是犯了冒進的錯誤,如今陳友諒勢大,還未動用他手中的人頭鰲,水猴子,想必也是想着與他決戰再用,如此也只能是等林麒回來,就對張子明説:“你回去告訴文正,讓他再堅守一個月,我將親自率兵前往破敵!”張子明得命而還。行至湖口,被陳友諒巡邏兵抓住。
陳友諒親自審問,説:“如能為我誘降,不僅不殺你,高官厚爵任你選。”張子明假裝答應。
轉天,漢軍押張子明至洪都城下,守城將士皆憑城往下觀望。
張子明站定,仰頭高呼道:“主上令諸公堅守,大軍馬上就來!”朱文正等人聞言,守志益堅。狂怒之下,陳友諒又在陣前剮殺張子明。
至此,陳友諒整整包圍洪都八十三天,雖殺掉朱元璋十四員大將,仍未能克堅城。
朱元璋左等林麒不來,右等還不來,只能是調兵遣將,他立命正圍攻廬州的徐達、常遇還兵,共集水陸兵二十萬,與自己一起共徵洪都。進至湖口後,朱元璋先遣一萬軍屯於涇江口,又派一軍屯於南湖嘴,準備一戰全殲這個宿敵。
恰也在這時,林麒回到了應天,朱元璋見到林麒回來也是鬆了口氣,雖然林麒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不要怒陳友諒等他回來,但那時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何況朱元璋勢小,一味堅守,對他並不利。卻沒想到,陳友諒反撲勢頭如此兇猛,若不是侄子朱文正指揮過人,將士用命,更有冷謙三千猴兒軍,和一眾丐幫弟子相助,後果不堪設想。
林麒也不懂這些個戰略的事情,見回來的正是時候,也就放下心來,對朱元璋道:“總算回來的及時,沒耽誤事,我已有了對付人頭鰲和水猴子的辦法,還差一物,元帥再等上兩,等我回來後再發兵,與那陳友諒決戰。”林麒所説的這一物,就是當初被陳友諒扒皮筋的青蛟冤魂,他剛回來,還沒見到佘鈴鐺,也不知道鐵錐取沒取回來,若是沒有,就只能靠河伯給他的后羿遺落下來的羽箭,加上青蛟的冤魂,必然能取了陳友諒的命,這才開口讓朱元璋再等待兩。
朱元璋沉一下,這許多天都撐過去了,在堅持兩也沒什麼,點頭答應。
謝:6157打賞100起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