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零章乾的漂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個億,我要你萌人15%的股份,你在羊城這邊的麻煩,我幫你擺平!”這就是沒後台的下場。
萌人影視發展勢頭太過迅猛,外行看到的是其強大金能力,內行眼中則是其創造財富的巨大潛力。
國內和國外都一樣,企業做大的過程中,必定會不停尋求靠山、培養利益代言人,在政治方面得到支持和保障。
政治和商業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在標榜自由民主的西方國家,政治獻金一説由來已久。每次大選、小選背後,其實是各大財團之間的角逐,財力比拼。一旦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勝出,就可以在未來幾年內,獲得相應的政策偏向和巨大利益。
華夏不玩兒這套虛的,沒有政治獻金一説,卻也有一種符合華夏國情的、特有的鏈接方式——人脈。
但凡手眼通天的民營商業大佬,無不人脈廣泛,朋友遍天下。對於一些朋友,他們相當樂意慷慨解囊,而當他們的生意遇到麻煩,這些朋友也會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光發熱。
萌人影視成立時間不長,發展的太快,又沒有經營出自己的人脈大樹。麥小余認識的最大的官,不過是王長貴這個朝陽分局局長。
這就有點像孩童抱重金過鬧市的覺,豈能不引來別人垂涎的目光?
最早的時候,還在天地影視擔任投資總監的石昊,就曾提出用200萬華元收購萌人35%的股份;後來老羅同志也曾開價一億,收購萌人25%的股份,並且承諾將來幫他運作公司上市。
到現在,劉軍豪開價三億,換取萌人15%的股份…本來他想要20%,見識到麥小余剛才的狠辣後,臨時調低了5個點。
15%也罷,20%也罷,都足以證明萌人影視這些年取得的長足進步,還有自身擁有的巨大潛力。
而擁有潛力的公司,不就是被大型企業、集團入股或者併購的嗎,資本市場從來不缺類似案例。
還有一個説法叫戰略投資者,針對的是上市公司。
然而對於缺少大樹庇廕、不停下金蛋的萌人影視來説,軍豪集團可以算作戰略投資者。
至少軍豪集團入股後,憑藉他們的龐大人脈關係網絡,和通天的能力,能夠保證萌人影視不會輕易被別的資本強行參股或者併購,算是為萌人提供了一層保護。
將來擎天要是再想針對萌人下黑手,先得考慮考慮軍豪集團的反應。
除此之外,劉軍豪開出的價碼也算有誠意:3個億換15%的股份,相當於認同萌人20個億的資產規模,而事實上萌人現在的資產沒那麼多;他也願意幫助麥小余擺平羊城羊羔,這種事軍豪集團‘’作起來,比麥小余容易的多,也穩妥的多。
有心入股萌人影視的,可不止軍豪集團一家。
不説別的資本集團,僅僅是華龍影業的其他股東方,也都有這種想法,不然不會把麥小余的背景經歷調查的那麼透徹。
只是因為幾次歪打正着的巧合,搞得許多人不敢貿然動手。
比如説萌人當初先一步拿出《亮劍》劇本,像是早就收到消息,廣電總局要拿正當紅的警匪劇開刀似的。
又比如説《星‘花’園》播出後,央視《新聞聯播》不點名正面報道,又契合互聯網協會發布《文明上網自律公約》、國家大力整頓網絡‘’神文明建設。
還有年初萌人單挑整個p2p行業。如果沒有高層授意,誰會吃飽撐的以一己之力,對抗風頭正盛的一個行業,最後還證明他是對的?
種種巧合,不能不令垂涎萌人的大鱷們深思——萌人影視上面到底有沒有人?
覺得大鱷太謹小慎微?
那你來解釋解釋,麥小余從拘留所出來後,至現身燕京創建萌人影視,其中消失的三年,人在哪兒?又在幹什麼!
沒人查得到。
三年時間,足夠發生許多事,也足以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那期間,可是有多位省部級大佬上調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