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章賢者之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啥也不説了…超級盃具,硬盤損壞,資料全拿不出來,到現在電腦還在維修店裏不知生死…二天沒更新,今天五章奉上,希望能彌補一下我心中的歉意!
蕭儒手握聖王硃筆,一臉自信的笑道:“原來姬老已成賢者,無怪能將諸般儒術融會貫通,結成一朵真理之花來,但是,天地萬物,非真理獨存,禮儀規矩、天法律條亦不可不敬!”姬常一出手,意境宏**嚴,非是人間術法所能勝出,這一朵真花握在他手中,隱然化身為世間諸般真理,天可崩、地可裂,真理豈可泯滅?
到得這一步,姬常已晉入儒門大賢境界,蕭儒同樣是一個儒門大賢,哪裏還不知道厲害?
蕭儒手掌輕輕一番,聖王硃筆放出一股靈花,在虛空中大書‘禮、儀、規、矩’四個大字,文明之始,乃是文字之始,禮儀之始,方是人族昌盛之時,這四個大字道盡天人共諧之妙,森嚴壁壘,凜然難侵。
“無禮則廢,無儀則亂,無規則混,無矩則沌。”蕭儒劃出四字,一臉肅穆的朗聲道:“無禮儀,人族隕滅,無規矩,天地重回混沌,姬賢者,真理雖重,重不過天地宇宙,真理雖強,強不過永恆至道,且讓我這一朵繼承人族興衰的文明之花試一試真理重量!”禮儀規矩四字在虛空中相互凝結,赫然化出了一朵潔白純淨的文明之花來。
這一朵白花,聚攏人族興亡之重,深藴天法律條之威,氣息幽遠深遂,莊嚴聖潔,令在場所有儒士慨然讚歎:“文明、真理,人族基,二位賢者妙悟至道,非常人所能及!”蕭儒手指輕輕一彈,空中的文明之花緩緩向姬常撞去,姬常也同樣姿勢,彈出真理之花,了上去。
兩朵氣息可怕的至理之花在空中猛的撞在一起,真理、規矩,諸般文字俱都化為千軍萬馬,相互展開慘烈廝殺,兩朵花兒綻放出來的符錄文字不斷新生,不斷消亡,鬥到最後,已是難解難分。
真理、真律孰輕孰重?
二賢者相鬥,與其它教門修士大不相同,看起來像是互相展示儒家學術之妙而非生死拼殺!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捫心自問,連楊南也被這兩位不世出的儒門大賢提出問題所引:儒門真宗雖已沒落,但真理並未沒落,真宗主張一切復古,民風淳樸,君王無為而治天下。
但蕭儒顯然更勝一籌,律法規矩,自人族大興之際便已相伴而生,上古之際,無律法規矩,世間各族將天地打得分崩離析、九洲碎裂,自第二次封神大戰之後,人族興起,天律人法應運而生,九洲自此安定,天人兩界和平。
真理雖重,卻比不上定三界六道、世間諸族的禮儀規矩!
一代興、一代亡,世間真理雖永生不滅,但諸世紀變幻更替,姬常所在的真宗崇尚的無為天下已不可能實現,他的真義之道雖強,但終是差了一絲順應時勢的心境。
蕭儒面含淡笑,頂上白花越長越大,姬常的真理之花光芒漸漸被掩蓋,到得這一步,已是儒門賢者比拼境界的關鍵時刻,任由姬常境界再高也無法阻止文明之花佔了上風!
白花挾天地之重慢慢壓倒了姬常的真花。
勝敗不過是一瞬之間便有分曉,重量越來越重的文明之花氣勢大盛,綻放出捨我其誰、獨尊宇內的強烈氣息,將真理之花壓得寸寸碎裂、花瓣凋零,直到泯滅不見…
姬常一聲悶哼,張口連吐鮮血,那莊嚴肅穆的氣勢瞬間消失,仿若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滿是疲憊蒼老。
他抬起頭來,黯然神傷的道:“此一敗,世間再無真宗一門,不過,真理卻永不消亡!”蕭儒雖然獲勝,依舊一臉敬意的拱手道:“賢者至道,晚輩敬慕非常,得罪之處,尚請見諒。”姬常之敗,不是敗給了蕭儒,而是敗給了真宗教義!
他的真理之花意境宏大,卻欠缺本,世間真理豈是立身不正、教義不明的姬常所能道盡的?
蕭儒以一朵意境稍遜的文明之花,以純破雜、以正破,輕而易舉的敗了姬成!
但是,他只是擊敗了真宗教義,並非擊敗了真理,這一點,蕭儒心知肚明。
姬常抹去口角鮮血,長鬚抖動,哈哈大笑道:“我修儒百來年,今方知我真宗一門沒落確有其因,如非冥頑不靈、止步不前,不會順應時勢變化而更改自身,真理真義也會變成腐木爛泥,朝聞道…夕可死矣…”姬常笑聲猶在殿中盤繞,臉上兀自帶着明悟的神,卻自此寂然不動,姬良心中痛極,大叫道:“兄長…光復真宗大業未成,你何忍棄我而去?”一代儒門賢者逝去,蒼穹上空一顆文星瞬間泯滅,在場所有儒士,不分敵我,同時臉悲憫,口中嘆息不止。
教義之爭,勢如水火,蕭儒無意殺死姬常,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姬常知道自己畢生崇敬的真宗大義竟是過時、腐朽之道,如何還有顏面再苟活世間?
真宗雖投效楊蘭,但本意同樣是為了天下蒼生,儒士修身,向來便是穩居正義,姬常與蕭儒境界比拼之中,已悟到真宗勢微、儒教統一的必然,自詡正義的姬常忽然間發現自己成了阻礙天下大義的絆腳石,放棄已是最好的選擇!
姬常的身軀頹然倒下,三千黑袍儒士伏地痛哭失聲,儒門大賢乃是一門中的靈魂人物,一朝逝去,令所有真宗儒士如喪考妣。
賢者一去,真宗自此無能為矣,蕭儒望着痛哭不止的真宗諸人,黯然嘆惜道:“姬常賢者乃是儒門大賢,一朝逝去,在下心痛萬分,姬宗師,若真宗願意,從今往後便併入教門,為天下正名、為蒼生出力,不知姬宗師意下如何?”姬良收住哭聲,眼眸森寒的厲叫道:“蕭儒,今我兄長幼弟皆折於此間,全是拜你所賜,你還有臉惺惺作態?我真宗雖敗,但聖王卻未敗!從今往後,世間儒門再無真宗字號,唯有我黑袍儒門!你我之仇不共戴天,他我黑袍儒門定會誅絕儒教,以雪今之恥!”姬良痛失兄長、幼弟,心中已將蕭儒和儒教恨之入骨,哪裏會受到蕭儒一片真誠?
他口中的聖王,便是楊蘭,楊蘭以國士待他,他便也以國士相報!
士為知己者死,蕭儒縱然想平息儒教之爭,但姬良絕不會更換門庭…
蕭儒搖了搖頭,暗暗嘆了口氣,楊南冷笑道:“姬良,如今你門中已無賢者,拿什麼跟儒教鬥?你已經輸得一敗塗地,卻兀自在這叫囂,豈不可笑可悲?”姬良站起身來,哈哈大笑道:“不錯!今我真宗一敗塗地,拼不過你們,但你們雖忘了,儒門勝敗,不在有多少高手,而在於誰掌握了天下!蕭儒、楊南,你們雖然兇橫難敵,但想就這般容易主宰社稷神器,那是妄想!
百萬雄師…三教高手,挾天下羣雄之威,可敵得過人皇神印麼?”
“什麼?你的意思是説…楊蘭已握有人皇印?”楊南、蕭儒、言錢等人齊齊變,一臉驚駭的望着姬良,大勝真宗的喜悦蕩然無存!
人皇印,人間界威力最大、神通最強的無上法寶,上有九龍紐、始祖手書,神印一出,威嚴莫匹,這件可令天下各教各派俯首稱臣的神印絕非尋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十六個字鐫刻在神印底部,代表着創世始祖無上威能,代表着人間界至高無上的權威,得到人皇印承認的帝王便是人界至尊、應世聖王!
不過,想得到人皇印的承認,並非一件易事,人皇印永恆不滅,座鎮長安未央宮神印殿,歷代帝王經不起它的考驗,失權離位者比比皆是,不得人皇印,想坐穩龍椅那是休想!
在蕭儒等人心中,楊蘭心術不正、行事陰毒,這樣的人物如何能夠得到人皇印的承認?
姬良望着在場眾人臉上的驚疑之,冷冷一笑道:“大元太子即將登基,即位之後將禪讓皇位於聖王楊蘭,人皇印自古便是有德者居之,聖王懷四海、德被蒼生,接掌九洲必然為天下百姓帶來一個太平盛世,誰正誰,成王敗寇,後自見分曉!”姬良帶着三千黑袍儒中水般退去,滿殿儒教中人無不面各異,猶自在思量姬良吐的言語。
蕭儒面沉重的望着楊南道:“楊兄,依你之見,姬良所言可是屬實?”蕭儒這句話,幾乎是代殿中所有儒教宗師問了出來,楊蘭若真的掌握了人皇印,天下人心,他便可佔去一半!
得人皇印者得天下!
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更是眾所周知的規矩!
這個規矩已在人心中生發芽,如今更為統一天下大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楊南眸中智光潔然,仔細思索了一會兒道:“楊蘭如無人皇印,真宗絕不會效忠於他,但楊蘭如有人皇印,他又何必躲在長安之中收斂鋒芒?依我看來,人皇印已有一半屬於他了…”